一种药品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17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品包装盒,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药品储存壳和药品保护壳;药品储存壳呈筒状且两端均为开口,药品储存壳内通过分隔板分隔成位于第一端的第一储存仓和位于第二端的第二储存仓;药品保护壳设置有第一保护盖和第二保护盖,第一保护盖套设在药品储存壳的外部且密封所述第一储存仓的开口,第二保护盖密封所述第二储存仓的开口,两个保护盖相互对接;将一个药盒分为两个药仓可以减少患者随身携带药盒的数量,解决多种药品不方便携带的情况,其中一个储存仓可以用于泡发药品,为泡发冲剂药品带来便利;在部分药品配方中,需要多种配伍成分一起服用,而组成配伍某些成分不宜在服用前长时间混合,本包装盒即解决这一类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品包装盒
本技术涉及药品包装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包装分开成两组配伍但需同时服用的药物的药品包装盒。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人们对中医药保健作用认识的提高,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但是由于某些药物由多种成分配伍组成,而这些配伍成分中,有些药物不宜与其它组分提前长时间混合在一起(如中药中的紫河车、阿胶、蛤蟆油等物品,本专利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文件中所列举的品类)。服用这类成分的药物时,目前医疗机构作法是需要患者同时携带两种分开包装的药物,这种情况一方面导致患者不得不携带多个药盒,同时也容易导致患者因疏忽而遗漏服用其中的配伍组分。另外,某些中药在服用之前需要用水泡发,泡发的药物的用水量必须准确控制才能使药物泡发到最佳状态,如蛤蟆油等,但患者往往无法精确加水的计量,可能会影响药品的药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药品包装盒,以解决多种药品不方便携带及药品不方便泡发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药品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药品储存壳和药品保护壳:所述药品储存壳呈筒状且两端均为开口,所述药品储存壳内通过分隔板分隔成位于第一端的第一储存仓和位于第二端的第二储存仓;所述药品保护壳设置有第一保护盖和第二保护盖,所述第一保护盖套设在所述药品储存壳的外部且密封所述第一储存仓的开口,所述第二保护盖密封所述第二储存仓的开口,所述第一保护盖和所述第二保护盖相互对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储存仓的开口和所述第二储存仓的开口均设置有密封膜。优选地,所述第二保护盖内设置有凸起的第二止档环,所述第二储存仓的开口处形成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能够卡持于所述第二止档环与所述第二保护盖的底壁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止档环的截面为弧形;和/或,所述第二翻边的与所述第二止档环接触的面为平面。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盖内设置有凸起的第一止档环,所述第一储存仓的开口处形成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止档环能够与所述第一翻边接触,并阻挡所述第一翻边越过所述第一止档环继续移动。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盖还设置有第三止档环,所述药品储存壳外还设置有阻挡板;所述分隔板从所述药品储存壳内向外延伸形成凸缘,所述第三止档环能够与所述阻挡板接触,所述阻挡板能够卡持于所述第三止档环与所述凸缘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盖包括端盖和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筒状壳体,所述端盖的表面为弧面,所述端盖与所述筒状壳体相互对接。优选地,所述筒状壳体与所述第一储存仓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盖与所述第二保护盖的对接处靠近所述第二保护盖的底壁。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盖上设置有毫升标识刻度线。(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一个药盒分为两个药仓可以方便患者减少随身携带药盒的数量,以解决需要同时服用的两组分药品不方便携带的情况,并且其中一个保护盖可以用于泡发药品,从而为泡发冲剂药品带来便利,以提升患者的使用体验;在部分药品配方中(特别是有些中药配方),既需要多种配伍成分一起服用,同时,组成配伍某些成分又不宜在服用前长时间混合,本药品包装盒即解决这一类实际问题。而且,通过药盒配合两个药盒保护盖,使得药盒的两个药仓都可以达到密闭保存的效果,从而可以很好地维持药品的药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图2的A-A处剖面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药品储存壳;11:第一储存仓;12:第二储存仓;13:第一止档环;14:第一翻边;15:第二止档环;16:第二翻边;17:分隔板;18:阻挡板;19:第三止档环;20:药品保护壳;21:第一保护盖;22:第二保护盖;23:筒状壳体;24: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提供一种药品包装盒,包装盒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药品储存壳10和药品保护壳20(参见图1和图2);药品储存壳10呈筒状且两端均为开口,药品储存壳10内通过分隔板17分隔成位于第一端的第一储存仓11和位于第二端的第二储存仓12,分隔板17将药品储存壳10分成两部分,使得这两部分存放的药品互不干扰,同时也达到了在一个药品包装盒中存放多种药品的目的,以解决需要同时服用的两组分药品不方便携带的情况,并且其中一个保护盖可以用于泡发药品,从而为泡发冲剂药品带来便利,以提升患者的使用体验;在部分药品配方中(特别是有些中药配方),既需要多种配伍成分一起服用,同时,组成配伍某些成分又不宜在服用前长时间混合,本药品包装盒即解决这一类实际问题。药品保护壳20设置有第一保护盖21和第二保护盖22,第一保护盖21套设在药品储存壳10的外部且密封第一储存仓11的开口,第二保护盖22密封第二储存仓12的开口,第一保护盖21和第二保护盖22相互对接,通过药品储存壳配合两个药盒保护盖,达到药品储存壳中的的两个药品储存仓都可以达到密闭保存的效果,并且,第一保护盖21与第二保护盖相互对接,从而使得药品储存盒10整体都能够进入药品保护壳20中,达到保护药品保护壳的目的,进而保证在受到挤压变形等外力影响的收,药品储存仓10中的存放的药品不会受到损坏。进一步地,第一储存仓11的开口和第二储存仓12的开口均设置有密封膜。两组不同的药品分别存储于第一储存仓11和第二储存仓12后,在第一储存仓11和第二储存仓12的开口采用专用密封膜密封,以使药品能长时间保持良好的药效。在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参见图2和图3,第二保护盖22内设置有凸起的第二止档环15,第二储存仓12的开口处形成有第二翻边16,第二翻边16能够卡持于第二止档环15与第二保护盖22的底壁之间,进而使第二保护盖22能够卡持在第二储存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药品储存壳和药品保护壳;/n所述药品储存壳呈筒状且两端均为开口,所述药品储存壳内通过分隔板分隔成位于第一端的第一储存仓和位于第二端的第二储存仓;/n所述药品保护壳设置有第一保护盖和第二保护盖,所述第一保护盖套设在所述药品储存壳的外部且密封所述第一储存仓的开口,所述第二保护盖密封所述第二储存仓的开口,所述第一保护盖和所述第二保护盖相互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药品储存壳和药品保护壳;
所述药品储存壳呈筒状且两端均为开口,所述药品储存壳内通过分隔板分隔成位于第一端的第一储存仓和位于第二端的第二储存仓;
所述药品保护壳设置有第一保护盖和第二保护盖,所述第一保护盖套设在所述药品储存壳的外部且密封所述第一储存仓的开口,所述第二保护盖密封所述第二储存仓的开口,所述第一保护盖和所述第二保护盖相互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存仓的开口和所述第二储存仓的开口均设置有密封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盖内设置有凸起的第二止档环,所述第二储存仓的开口处形成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能够卡持于所述第二止档环与所述第二保护盖的底壁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档环的截面为弧形;和/或,所述第二翻边的与所述第二止档环接触的面为平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友
申请(专利权)人:幸福哇北京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