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晓非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112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座椅,所述座椅的支腿上设置有刻度线,且座椅的扶手上安装有收线盘,所述收线盘的中心轴上固定有摇杆,所述座椅的支腿一侧设置有弧形滑座,且弧形滑座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绳与滑块,所述弧形滑座的内侧面设置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的顶部设置有脚踏板,所述弧形滑座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侧面安装有滑轮,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限位套管与活动杆,且活动杆的侧面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摇动摇杆收起连接绳,从而带动滑块在滑槽的内部发生滑动,使得患者的腿部实现弯曲与伸直的康复训练,实现了患者的单独训练,实际使用效果好,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神经内科
,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在神经内科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通常都需要借助特殊的训练装置。目前在进行腿部的康复训练时,通常都需要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进行手动的按摩和引导,来实现康复训练的目的,这种方式导致患者不能够单独进行康复训练,实际使用效果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通过摇动摇杆收起连接绳,从而带动滑块在滑槽的内部发生滑动,使得患者的腿部实现弯曲与伸直的康复训练,实现了患者的单独训练,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座椅,所述座椅的支腿上设置有刻度线,且座椅的扶手上安装有收线盘,所述收线盘的中心轴上固定有摇杆,所述座椅的支腿一侧设置有弧形滑座,且弧形滑座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绳与滑块,所述弧形滑座的内侧面设置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的顶部设置有脚踏板,所述弧形滑座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侧面安装有滑轮,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限位套管与活动杆,且活动杆的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表面固定有若干第一定位块,所述限位套管的侧面固定有定位座,且定位座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固定有固定座,且固定座上贯穿有活动插杆,所述活动插杆的侧面固定有挤压片,且挤压片的一侧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活动插杆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侧面固定有两个第二定位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弧形滑座的另一端焊接连接有直角板,直角板通过螺栓与座椅的支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杆与活动插杆均为矩形杆,且活动插杆的另一端穿过定位槽的内壁面并延伸至定位座的外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套管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脚踏板安装在活动杆的顶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滑块栓接连接,且连接绳的另一端穿过滑轮栓接在收线盘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缩弹簧套接在活动插杆上,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件,所述脚踏板的一端设置有后跟托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的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通过设置刻度线、收线盘、摇杆、弧形滑座、滑槽、连接绳、滑块、脚踏板、固定块和滑轮,通过摇动摇杆收起连接绳,从而带动滑块在滑槽的内部发生滑动,使得患者的腿部实现弯曲与伸直的康复训练,实现了患者的单独训练,实际使用效果好。2.本技术的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通过设置限位套管、活动杆、凹槽、第一定位块、定位座、定位槽、固定座、活动插杆、挤压片、压缩弹簧、连接板和第二定位块,利用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的互相挤压,实现了脚踏板高度的调节,使得不同身高的患者均可以使用该装置进行康复训练,显著的扩大了训练装置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固定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限位杆固定结构示意图。图中:1、座椅;2、刻度线;3、收线盘;4、摇杆;5、弧形滑座;6、滑槽;7、连接绳;8、滑块;9、调节机构;10、脚踏板;11、固定块;12、滑轮;13、限位套管;14、活动杆;15、凹槽;16、第一定位块;17、定位座;18、定位槽;19、固定座;20、活动插杆;21、挤压片;22、压缩弹簧;23、连接板;24、第二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座椅1,座椅1的支腿上设置有刻度线2,且座椅1的扶手上安装有收线盘3,收线盘3的中心轴上固定有摇杆4,座椅1的支腿一侧设置有弧形滑座5,且弧形滑座5的内部开设有滑槽6,滑槽6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绳7与滑块8,弧形滑座5的内侧面设置有调节机构9,且调节机构9的顶部设置有脚踏板10,弧形滑座5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块11,且固定块11的侧面安装有滑轮12,调节机构9包括限位套管13与活动杆14,且活动杆14的侧面开设有凹槽15,凹槽15的内表面固定有若干第一定位块16,限位套管13的侧面固定有定位座17,且定位座17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18,定位槽18的内部固定有固定座19,且固定座19上贯穿有活动插杆20,活动插杆20的侧面固定有挤压片21,且挤压片21的一侧设置有压缩弹簧22,活动插杆20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23,且连接板23的侧面固定有两个第二定位块24。其中,弧形滑座5的另一端焊接连接有直角板,直角板通过螺栓与座椅1的支腿固定连接。其中,活动杆14与活动插杆20均为矩形杆,且活动插杆20的另一端穿过定位槽18的内壁面并延伸至定位座17的外侧。其中,限位套管13与滑块8固定连接,脚踏板10安装在活动杆14的顶部。其中,连接绳7的一端与滑块8栓接连接,且连接绳7的另一端穿过滑轮12栓接在收线盘3上。其中,压缩弹簧22套接在活动插杆20上,活动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件,脚踏板10的一端设置有后跟托板。在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使用的时候,首先需要根据患者的小腿长度来调节脚踏板10的高度,具体如下:搀扶患者坐在座椅1上,并调整患者腿部的位置,使得患者的膝盖位置正好处于座椅1座板的端部,并使得患者腿部自然弯曲,此时,患者的小腿与大腿呈九十度夹角,然后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向上抬动脚踏板10并手动拉动活动插杆20,从而带动挤压片21沿着定位槽18的方向滑动,压缩弹簧22收缩产生弹性,此时,第一定位块16与第二定位块24相分离,然后即可向上或向下调节活动杆14的位置,直至患者的脚步可以顺利的搭在脚踏板10上,然后即可撤销作用在活动插杆20上的拉力,在压缩弹簧22的弹力作用下,挤压片21恢复到原位,即第一定位块16与第二定位块24重新结合到一起,使得脚踏板10的高度不会因患者脚步的重力而下降,此时,患者可以根据刻度线2上的刻度记下自身训练时脚踏板10的高度,以便在下一次训练时能够快速的调整好脚踏板10的位置,然后患者即可手动摇动摇杆4,将连接绳7缓缓绕接到收线盘3上,由于连接绳7是与滑块8相栓接的,因此滑块8会沿着滑槽6发生滑动,在此过程中,患者腿部也需要自身发力,以配合脚踏板10的作用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滑轮12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的支腿上设置有刻度线(2),且座椅(1)的扶手上安装有收线盘(3),所述收线盘(3)的中心轴上固定有摇杆(4),所述座椅(1)的支腿一侧设置有弧形滑座(5),且弧形滑座(5)的内部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绳(7)与滑块(8),所述弧形滑座(5)的内侧面设置有调节机构(9),且调节机构(9)的顶部设置有脚踏板(10),所述弧形滑座(5)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块(11),且固定块(11)的侧面安装有滑轮(12),所述调节机构(9)包括限位套管(13)与活动杆(14),且活动杆(14)的侧面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的内表面固定有若干第一定位块(16),所述限位套管(13)的侧面固定有定位座(17),且定位座(17)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18),所述定位槽(18)的内部固定有固定座(19),且固定座(19)上贯穿有活动插杆(20),所述活动插杆(20)的侧面固定有挤压片(21),且挤压片(21)的一侧设置有压缩弹簧(22),所述活动插杆(20)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23),且连接板(23)的侧面固定有两个第二定位块(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的支腿上设置有刻度线(2),且座椅(1)的扶手上安装有收线盘(3),所述收线盘(3)的中心轴上固定有摇杆(4),所述座椅(1)的支腿一侧设置有弧形滑座(5),且弧形滑座(5)的内部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绳(7)与滑块(8),所述弧形滑座(5)的内侧面设置有调节机构(9),且调节机构(9)的顶部设置有脚踏板(10),所述弧形滑座(5)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块(11),且固定块(11)的侧面安装有滑轮(12),所述调节机构(9)包括限位套管(13)与活动杆(14),且活动杆(14)的侧面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的内表面固定有若干第一定位块(16),所述限位套管(13)的侧面固定有定位座(17),且定位座(17)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18),所述定位槽(18)的内部固定有固定座(19),且固定座(19)上贯穿有活动插杆(20),所述活动插杆(20)的侧面固定有挤压片(21),且挤压片(21)的一侧设置有压缩弹簧(22),所述活动插杆(20)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23),且连接板(23)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晓非张鹭周晓燕张盈盈陈梅徐梅
申请(专利权)人:彭晓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