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00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磨刀器,包括由第一半壳、第二半壳拼合而成的壳体,壳体包括磨刀部、手柄部,第一半壳、第二半壳之间通过定位柱结构进行定位固定,定位柱结构包括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第四定位柱;磨刀器还包括套设于第一定位柱与第四定位柱上的第一磨刀支架、套设于第二定位柱与第三定位柱上的第二磨刀支架、第一磨刀条、第二磨刀条,第一磨刀支架、第二磨刀支架交叉分布形成可夹紧刀刃的X型夹角结构;第一磨刀支架上端设有第一轨道槽,第一磨刀支架下端设有第一弹簧腔,第一弹簧腔内设有第一弹簧上;第二磨刀支架上端设有第二轨道槽,第二磨刀支架下端设有第二弹簧腔,第二弹簧腔内设有第二弹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刀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磨刀器具的
,特别涉及一种磨刀器。
技术介绍
现代磨刀器与传统的磨刀器具相比,具有磨刀速度快,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外形美观等优点,是一种科学、实用、高效、便捷的磨刀器具,适用于厨房刀具、户外刀具、大马士革刀、陶瓷刀等各种刀具,其特点是使传统的单面磨刀转为双面磨刀,使磨刀的方法、角度、效率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磨刀效率得到大大提高,现代磨刀器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刀具的刀片一般包括刀背、刀身、刀刃三部分,刀刃的夹角各有不同,刀刃夹角往往是根据用途等来具体设定的,现有的磨刀器的磨刀口的磨刀夹角一般都是固定式磨刀夹角,并不具备调节功能,不能适应不同角度的刀刃,往往只是把刀刃夹角强硬打磨成磨刀器的磨刀夹角,无法保留刀刃自身的夹角,影响了刀片的使用效果。另外,现有的磨刀器的内部结构比较繁琐复杂,加工及组装工序繁多耗时,组装效率较低,导致生产效率难以提高,导致生产成本难以降低。因此,如何实现一种结构新颖简单,具有适应刀刃并自动调节磨刀角度的功能,为刀刃量身定做成合适贴合的磨刀夹角,灵活性高,保留了刀刃自身的夹角,确保刀片的使用效果,适用范围非常广,通用性强,且定位柱结构具有双重作用,一物多用,结构设计巧妙,有效简化产品结构,简化加工及组装工序,组装简便快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磨刀器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磨刀器,旨在实现一种结构新颖简单,具有适应刀刃并自动调节磨刀角度的功能,为刀刃量身定做成合适贴合的磨刀夹角,灵活性高,保留了刀刃自身的夹角,确保刀片的使用效果,适用范围非常广,通用性强,且定位柱结构具有双重作用,一物多用,结构设计巧妙,有效简化产品结构,简化加工及组装工序,组装简便快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磨刀器。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磨刀器,包括由第一半壳、第二半壳拼合而成的壳体,壳体包括带有磨刀口的磨刀部、方便人手握持的手柄部,第一半壳、第二半壳之间通过定位柱结构进行定位固定,定位柱结构包括位于磨刀口左侧上端的第一定位柱、位于磨刀口右侧上端的第二定位柱、位于磨刀口左侧下端的第三定位柱、位于磨刀口右侧下端的第四定位柱;磨刀器还包括套设于第一定位柱与第四定位柱上的呈Z字型的第一磨刀支架、套设于第二定位柱与第三定位柱上的呈Z字型的第二磨刀支架、设于第一磨刀支架内侧处的可进行磨刀操作的第一磨刀条、设于第二磨刀支架内侧处的可进行磨刀操作的第二磨刀条,第一磨刀支架、第二磨刀支架交叉分布形成可夹紧刀刃的X型夹角结构;第一磨刀支架上端设有可沿第一定位柱进行移动的第一轨道槽,第一磨刀支架下端设有套设于第四定位柱外的第一弹簧腔,第一弹簧腔内设有套设于第四定位柱外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末端分别固定于第四定位柱、第一磨刀支架上;第二磨刀支架上端设有可沿第二定位柱进行移动的第二轨道槽,第二磨刀支架下端设有套设于第三定位柱外的第二弹簧腔,第二弹簧腔内设有套设于第三定位柱外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末端分别固定于第三定位柱、第二磨刀支架上;刀刃卡插入X型夹角结构时掰开第一磨刀支架、第二磨刀支架,刀刃对第一磨刀支架、第二磨刀支架具有朝向两侧的作用力,第一磨刀支架上端的第一轨道槽沿第一定位柱移动,第一磨刀支架下端移动并对第一弹簧施力从而使第一弹簧收缩,收缩状态的第一弹簧对第一磨刀支架具有回复力使第一磨刀支架内侧的第一磨刀条紧密夹贴于刀刃侧面上从而使磨刀器适应刀刃并自动调节磨刀夹角,同时,第二磨刀支架上端的第二轨道槽沿第二定位柱移动,第二磨刀支架下端移动并对第二弹簧施力从而使第二弹簧收缩,收缩状态的第二弹簧对第二磨刀支架具有回复力使第二磨刀支架内侧的第二磨刀条紧密夹贴于刀刃侧面上从而使磨刀器适应刀刃并自动调节磨刀夹角。优选地,第一磨刀支架与第一磨刀条之间、第二磨刀支架与第二磨刀条之间均通过卡合方式进行卡合固定,第一磨刀支架内侧设有与第一磨刀条适配并卡合的第一卡槽,第二磨刀支架内侧设有与第二磨刀条适配并卡合的第二卡槽。优选地,第一磨刀支架的第一弹簧腔处设有可与第一弹簧卡合固定的第一弹簧卡槽,第二磨刀支架的第二弹簧腔处设有可与第二弹簧卡合固定的第二弹簧卡槽。优选地,第一半壳、第二半壳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进行卡合固定,卡扣结构包括设于第一半壳上的若干卡扣座、设于第二半壳上并可与卡扣座卡合固定的若干卡块。优选地,壳体底部设有若干防滑垫。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一种结构新颖简单,具有适应刀刃并自动调节磨刀角度的功能,为刀刃量身定做成合适贴合的磨刀夹角,灵活性高,保留了刀刃自身的夹角,确保刀片的使用效果,适用范围非常广,通用性强,且定位柱结构具有双重作用,一物多用,结构设计巧妙,有效简化产品结构,简化加工及组装工序,组装简便快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磨刀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磨刀器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磨刀器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磨刀器的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磨刀器的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之二。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至图4,提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磨刀器的一实施例,包括由第一半壳101、第二半壳102拼合而成的壳体,壳体包括带有磨刀口103的磨刀部104、方便人手握持的手柄部105,第一半壳101、第二半壳102之间通过定位柱结构进行定位固定,定位柱结构包括位于磨刀口103左侧上端的第一定位柱106、位于磨刀口103右侧上端的第二定位柱107、位于磨刀口103左侧下端的第三定位柱108、位于磨刀口103右侧下端的第四定位柱109。磨刀器还包括套设于第一定位柱106与第四定位柱109上的呈Z字型的第一磨刀支架110、套设于第二定位柱107与第三定位柱108上的呈Z字型的第二磨刀支架111、设于第一磨刀支架110内侧处的可进行磨刀操作的第一磨刀条112、设于第二磨刀支架111内侧处的可进行磨刀操作的第二磨刀条113,第一磨刀支架110、第二磨刀支架111交叉分布形成可夹紧刀刃的X型夹角结构。第一磨刀支架110上端设有可沿第一定位柱106进行移动的第一轨道槽114,第一磨刀支架110下端设有套设于第四定位柱109外的第一弹簧腔,第一弹簧腔内设有套设于第四定位柱109外的第一弹簧115,第一弹簧115的两末端分别固定于第四定位柱109、第一磨刀支架110上。第二磨刀支架111上端设有可沿第二定位柱107进行移动的第二轨道槽116,第二磨刀支架111下端设有套设于第三定位柱108外的第二弹簧腔117,第二弹簧腔117内设有套设于第三定位柱108外的第二弹簧118,第二弹簧118的两末端分别固定于第三定位柱108、第二磨刀支架111上。刀刃卡插入X型夹角结构时掰开第一磨刀支架110、第二磨刀支架111,刀刃对第一磨刀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半壳、第二半壳拼合而成的壳体,壳体包括带有磨刀口的磨刀部、方便人手握持的手柄部,第一半壳、第二半壳之间通过定位柱结构进行定位固定,定位柱结构包括位于磨刀口左侧上端的第一定位柱、位于磨刀口右侧上端的第二定位柱、位于磨刀口左侧下端的第三定位柱、位于磨刀口右侧下端的第四定位柱;/n磨刀器还包括套设于第一定位柱与第四定位柱上的呈Z字型的第一磨刀支架、套设于第二定位柱与第三定位柱上的呈Z字型的第二磨刀支架、设于第一磨刀支架内侧处的可进行磨刀操作的第一磨刀条、设于第二磨刀支架内侧处的可进行磨刀操作的第二磨刀条,第一磨刀支架、第二磨刀支架交叉分布形成可夹紧刀刃的X型夹角结构;/n第一磨刀支架上端设有可沿第一定位柱进行移动的第一轨道槽,第一磨刀支架下端设有套设于第四定位柱外的第一弹簧腔,第一弹簧腔内设有套设于第四定位柱外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末端分别固定于第四定位柱、第一磨刀支架上;/n第二磨刀支架上端设有可沿第二定位柱进行移动的第二轨道槽,第二磨刀支架下端设有套设于第三定位柱外的第二弹簧腔,第二弹簧腔内设有套设于第三定位柱外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末端分别固定于第三定位柱、第二磨刀支架上;/n刀刃卡插入X型夹角结构时掰开第一磨刀支架、第二磨刀支架,刀刃对第一磨刀支架、第二磨刀支架具有朝向两侧的作用力,第一磨刀支架上端的第一轨道槽沿第一定位柱移动,第一磨刀支架下端移动并对第一弹簧施力从而使第一弹簧收缩,收缩状态的第一弹簧对第一磨刀支架具有回复力使第一磨刀支架内侧的第一磨刀条紧密夹贴于刀刃侧面上从而使磨刀器适应刀刃并自动调节磨刀夹角,同时,第二磨刀支架上端的第二轨道槽沿第二定位柱移动,第二磨刀支架下端移动并对第二弹簧施力从而使第二弹簧收缩,收缩状态的第二弹簧对第二磨刀支架具有回复力使第二磨刀支架内侧的第二磨刀条紧密夹贴于刀刃侧面上从而使磨刀器适应刀刃并自动调节磨刀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半壳、第二半壳拼合而成的壳体,壳体包括带有磨刀口的磨刀部、方便人手握持的手柄部,第一半壳、第二半壳之间通过定位柱结构进行定位固定,定位柱结构包括位于磨刀口左侧上端的第一定位柱、位于磨刀口右侧上端的第二定位柱、位于磨刀口左侧下端的第三定位柱、位于磨刀口右侧下端的第四定位柱;
磨刀器还包括套设于第一定位柱与第四定位柱上的呈Z字型的第一磨刀支架、套设于第二定位柱与第三定位柱上的呈Z字型的第二磨刀支架、设于第一磨刀支架内侧处的可进行磨刀操作的第一磨刀条、设于第二磨刀支架内侧处的可进行磨刀操作的第二磨刀条,第一磨刀支架、第二磨刀支架交叉分布形成可夹紧刀刃的X型夹角结构;
第一磨刀支架上端设有可沿第一定位柱进行移动的第一轨道槽,第一磨刀支架下端设有套设于第四定位柱外的第一弹簧腔,第一弹簧腔内设有套设于第四定位柱外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末端分别固定于第四定位柱、第一磨刀支架上;
第二磨刀支架上端设有可沿第二定位柱进行移动的第二轨道槽,第二磨刀支架下端设有套设于第三定位柱外的第二弹簧腔,第二弹簧腔内设有套设于第三定位柱外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末端分别固定于第三定位柱、第二磨刀支架上;
刀刃卡插入X型夹角结构时掰开第一磨刀支架、第二磨刀支架,刀刃对第一磨刀支架、第二磨刀支架具有朝向两侧的作用力,第一磨刀支架上端的第一轨道槽沿第一定位柱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海巍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