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磊专利>正文

一种防喷溅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81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喷溅炒锅,包括锅体、锅盖以及手柄,所述锅体包括弧形锅段以及设置在所述弧形锅段顶部向内折弯的防喷溅段,所述锅体的纵截面为顶部开口的椭圆形,所述锅体纵截面的椭圆形的长半轴a、短半轴b、所述锅体顶部开口的圆半径r以及锅体高度h地关系满足:r:a的比值以及b:h的比值均为0.6‑0.75;结构简单,可显著减少烹饪中的飞溅,同时满足方便观测以及翻炒以及便于倾倒菜肴和洗菜用水,改善厨房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喷溅炒锅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喷溅炒锅。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精致、高品质生活,炒锅作为厨房的必备用具,从外形、功能上也呈现多样化,现有技术的炒锅在烹饪时,往往会产生高温油喷溅,污染厨房墙壁,甚至会喷至人体表面形成烫伤,因此减少或防止烹饪时的飞溅,关系着厨房环境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显著减少烹饪中的飞溅,改善厨房环境的一种防喷溅炒锅。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喷溅炒锅,包括锅体、锅盖以及手柄,所述锅体包括弧形锅段以及设置在所述弧形锅段顶部向内折弯的防喷溅段,所述锅体的纵截面为顶部开口的椭圆形,所述锅体纵截面的椭圆形的长半轴a、短半轴b、所述锅体顶部开口的圆半径r以及锅体高度h地关系满足:r:a的比值以及b:h的比值均为0.6-0.75。进一步,所述椭圆形的长半轴a、短半轴b、所述锅体开口的圆半径r以及锅体高度h的关系满足:r:a的比值以及b:h的比值均为0.617,此时防喷溅效果最佳,且对翻炒不会造成影响。进一步,所述弧形锅段与所述防喷溅段一体设计,所述防喷溅段位于手柄右侧开设有凹槽,便于倾倒菜肴或洗锅污水,炒菜时,也可将锅铲手柄置于所述凹槽内,便于翻炒。进一步,所述凹槽为V形或圆弧形,所述锅盖上设有与所述V形或圆弧形凹槽相配合的V形或圆弧形凸起。进一步,所述弧形锅段和防喷溅段可拆卸设计,所述弧形锅段顶部外壁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防喷溅段设有手柄二。进一步,所述限位结构为竖向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锅段顶部的挡片,所述挡片为3片,3片所述挡片沿所述弧形锅段的顶部周向均匀间隙设置。进一步,所述手柄及手柄二均可折叠。进一步,所述锅体的高度h及长半轴a之比为0.4-0.6。本技术使用时,由于采用所述锅体包括弧形锅段以及设置在所述弧形锅段顶部向内折弯的防喷溅段设计,所述锅体的纵截面为顶部开口的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长半轴a、短半轴b、所述锅体开口的圆半径r以及锅体高度h地关系满足:r:a的比值以及b:h的比值均为0.6-0.75,在最大限度的防止烹饪飞溅的同时,方便人眼观测以及翻炒。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可显著减少烹饪中的飞溅,同时满足方便观测以及翻炒以及便于倾倒菜肴和洗菜用水,改善厨房环境。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图1: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2中锅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锅体、2.锅盖、3.手柄、10.纵截面、11.弧形锅段、12.防喷溅段、13.凹槽、14.引流嘴、15.限位结构、101.椭圆形、102.顶部开口、121.手柄二、151.挡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详细的解释。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实施例1,参照图1、图2,一种防喷溅炒锅,包括锅体1、锅盖2以及手柄3,所述锅体1包括弧形锅段11以及设置在所述弧形锅段11顶部向内折弯的防喷溅段12,所述锅体1的纵截面10为顶部开口的椭圆形101,所述锅体1纵截面10的椭圆形101长半轴a、短半轴b、所述锅体1顶部开口102的圆半径r以及锅体高度h地关系满足:r:a的比值以及b:h的比值均为0.617,此时防喷溅效果最佳,且对翻炒不会造成影响。所述弧形锅段11与所述防喷溅段12一体设计,所述防喷溅段12顶部位于所述手柄3右侧开设有凹槽13,便于倾倒菜肴或洗锅污水,炒菜时,也可将锅铲手柄置于所述凹槽13内,便于翻炒。所述凹槽13为V形,所述凹槽13外侧设置有引流嘴14,所述锅盖2上设有与所述凹槽13相配合的V形凸起。所述锅体1的高度h及长半轴a之比为0.5。本技术使用时,由于采用所述锅体1包括弧形锅段11以及设置在所述弧形锅段11顶部向内折弯的防喷溅段12设计,所述锅体1的纵截面10为顶部开口的椭圆形101,所述椭圆形101的长半轴a、短半轴b、所述锅体顶部开口102的圆半径r以及锅体1高度h地关系满足:r:a的比值以及b:h的比值均为0.6-0.75,在最大限度的防止烹饪飞溅的同时,方便人眼观测以及翻炒。实施例2,参照图2,与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弧形锅段11和防喷溅段12可拆卸设计,所述弧形锅段11顶部外壁上设有限位结构15,所述防喷溅段12设有手柄二121,所述限位结构15为竖向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锅段11顶部的挡片151,所述挡片151为3片,3片所述挡片151沿所述弧形锅段11的顶部周向均匀间隙设置,在烹饪时,可将所述防喷溅段12放置在所述弧形锅底段11顶部,防止油飞溅,烹饪结束后,将其取下,方便倾倒菜肴以及清洗,所述防喷溅段12顶部可设置凹槽13,方便将锅铲放入凹槽内进行翻炒。上述说明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是属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喷溅炒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锅盖以及手柄,所述锅体包括弧形锅段以及设置在所述弧形锅段顶部向内折弯的防喷溅段,所述锅体的纵截面为顶部开口的椭圆形,所述锅体纵截面的椭圆形的长半轴a、短半轴b、所述锅体顶部开口的圆半径r以及锅体高度h地关系满足:r:a的比值以及b:h的比值均为0.6-0.7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喷溅炒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锅盖以及手柄,所述锅体包括弧形锅段以及设置在所述弧形锅段顶部向内折弯的防喷溅段,所述锅体的纵截面为顶部开口的椭圆形,所述锅体纵截面的椭圆形的长半轴a、短半轴b、所述锅体顶部开口的圆半径r以及锅体高度h地关系满足:r:a的比值以及b:h的比值均为0.6-0.7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喷溅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的长半轴a、短半轴b、所述锅体开口的圆半径r以及锅体高度h的关系满足:r:a的比值以及b:h的比值均为0.617。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喷溅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锅段与所述防喷溅段一体设计,所述防喷溅段位于手柄右侧开设有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王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