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摇动装置及摇动座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073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摇动装置及摇动座椅,其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转动设置有前后摇摆机构,所述前后摇摆机构上连接有座椅支撑架,以带动所述座椅支撑架前后摆动;所述座椅支撑架上设置有左右摇摆机构以及至少一个座椅骨架,所述座椅骨架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椅支撑架上;所述左右摇摆机构分别与各座椅骨架连接,以带动所述座椅骨架相对于所述座椅支撑架左右摆动。所述座椅骨架在前后摇摆机构以及左右摇摆机构的带动下可以实现前后摆动和左右摆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摇动装置及摇动座椅,实现了座椅的全方位摆动的效果,可以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摇摆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摇动装置及摇动座椅
本技术涉及游乐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摇动装置及摇动座椅。
技术介绍
球幕放映技术给观众提供了一种较新的视觉体验,其设置一张球形银幕,由位于球形银幕球心处的放映机投射影像,给观看平台上的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觉。球幕影院由于观看的立体感强,视觉效果好,身临其境感逼真而日益受到人们的推崇。现有的球幕影院系统主要由图形生成系统、投影系统、音响系统、动感体验座椅及中心控制系统等几大部分组成。其中中心控制系统控制图形生成系统、投影系统和音响系统进行播放影片资源,中心控制系统控制动感体验座椅跟随影片播放的内容做岀复杂的倾仰摆动等动作,让游客能够感受到更加逼真有趣的动感体验。然而,现有的座椅一般是整排安装在固定支座上,采用外围包裹式保护,座椅仅仅做绕支撑轴的圆周运动,整体动作单一,结构较为庞大,摇摆幅度较小。因此,要达到某些场景更丰富的逼真感觉还是有较大的难度。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摇动装置及摇动座椅,旨在解决现有座椅整体结构较为庞大,运动动作单一,摆动幅度小,动感不够强烈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座椅摇动装置,其包括固定底座,其中,所述固定底座上转动设置有前后摇摆机构,所述前后摇摆机构上连接有座椅支撑架,以带动所述座椅支撑架前后摆动;所述座椅支撑架上设置有左右摇摆机构以及至少一个座椅骨架,所述座椅骨架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椅支撑架上;所述左右摇摆机构分别与各座椅骨架连接,以带动所述座椅骨架相对于所述座椅支撑架左右摆动。所述的座椅摇动装置,其中,所述左右摇摆机构包括左右驱动电缸、拉杆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座椅骨架上,所述拉杆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左右驱动电缸连接。所述的座椅摇动装置,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U”型连接片和连接杆,所述两个“U”型连接片平行布置,并且两个“U”型连接片底部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的座椅摇动装置,其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座椅骨架数量相同,并且每个连接件连接于一个座椅骨架上。所述的座椅摇动装置,其中,所述前后摇摆机构包括摇摆支架、前后驱动电缸以及轴承座板;所述摇摆支架连接于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轴承座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摇摆支架上,所述轴承座板的一端与所述座椅支撑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后驱动电缸连接,所述前后驱动电缸驱动所述轴承座板相对于所述摇摆支架转动。所述的座椅摇动装置,其中,所述轴承座板为“L”型结构,所述轴承座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座椅支撑件以及前后驱动电缸;所述轴承座板在“L”的转折处转动连接于所述摇摆支架上。所述的座椅摇动装置,其中,所述摇摆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轴承座板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的座椅摇动装置,其中,其还包括翻转架,所述前后摇摆机构与所述翻转架连接,且所述前后摇摆机构与所述翻转架位于所述固定底座两侧;所述翻转架带动所述前后摇摆机构绕所述固定底座翻转。所述一种摇动座椅,其中,所述摇动座椅包括上述任一所述座椅摇动装置。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摇动装置及摇动座椅,其包括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上转动设置有前后摇摆机构,所述前后摇摆机构上连接有座椅支撑架,以带动所述座椅支撑架前后摆动;所述座椅支撑架上设置有左右摇摆机构以及至少一个座椅骨架,所述座椅骨架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椅支撑架上;所述左右摇摆机构分别与各座椅骨架连接,以带动所述座椅骨架相对于所述座椅支撑架左右摆动。所述座椅骨架在前后摇摆机构以及左右摇摆机构的带动下可以实现前后摆动和左右摆动,实现了座椅的全方位摆动的效果,可以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摇摆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座椅摇动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座椅摇动装置另一状态的机构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座椅摇动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座椅摇动装置的座椅骨架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座椅摇动装置左右摇摆机构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左右摇摆机构的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提供一种座椅摇动装置及摇动座椅,旨在解决现有座椅运动动作单一,结构较为庞大,摆动幅度小的问题。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座椅摇动装置,请综合参考图1-图6。所述座椅摇动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00、前后摇摆机构200、座椅支撑架400、左右摇摆机构300以及至少一个座椅骨架500。其中,所述前后摇摆机构200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100上,所述座椅支撑架400转动连接于所述前后摇摆机构200,所述前后摇摆机构200带动所述座椅支撑架400前后摆动;所述座椅骨架500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椅支撑架400上;所述左右摇摆机构300与所述座椅骨架500连接,以带动所述座椅骨架500相对于所述座椅支撑架400左右摆动。所述座椅摇动装置驱动所述前后摇摆机构200相对于所述固定底座100转动,同时前后摇摆机构200带动座椅支撑架400相对于所述前后摇摆机构200转动,左右摇摆机构300带动所述座椅骨架500相对于所述座椅支撑架400左右摆动,从而实现了所述座椅骨架500的全方位摇摆,增强了座椅的摆动幅度,从而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底座100上设置有第一转轴600,所述前后摇摆机构200通过所述第一转轴600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底座100上。所述前后摇摆机构200包括摇摆支架202、前后驱动电缸201以及轴承座板203。所述摇摆支架202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底座100上,所述轴承座板203转动连接于所述摇摆支架202上,所述前后驱动电缸201连接于所述摇摆支架202上,并与所述轴承座板203相连接,通过所述前后驱动电缸201驱动所述轴承座板203相对于所述摇摆支架202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底座100与所述前后摇摆机构200均为两个,所述两个前后摇摆机构200可以通过连接部件先相互连接,之后转动连接于所述两个固定底座100上;所述两个前后摇摆机构200也可以分别单独与一个所述固定底座100连接。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摇摆支架202为“L”型。其中,“L”型摇摆支架20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轴600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底座100上,且所述前后摇摆机构200可绕所述第一转轴600相对于所述固定底座100转动。所述“L”型摇摆支架20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700,所述轴承座板203通过所述第二转轴700转动连接于所述摇摆支架202上。达到了结构稳定,运转流畅的效果。所述摇摆支架202包括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摇动装置,其包括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上转动设置有前后摇摆机构,所述前后摇摆机构上连接有座椅支撑架,以带动所述座椅支撑架前后摆动;所述座椅支撑架上设置有左右摇摆机构以及至少一个座椅骨架,所述座椅骨架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椅支撑架上;所述左右摇摆机构分别与各座椅骨架连接,以带动所述座椅骨架相对于所述座椅支撑架左右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摇动装置,其包括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上转动设置有前后摇摆机构,所述前后摇摆机构上连接有座椅支撑架,以带动所述座椅支撑架前后摆动;所述座椅支撑架上设置有左右摇摆机构以及至少一个座椅骨架,所述座椅骨架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椅支撑架上;所述左右摇摆机构分别与各座椅骨架连接,以带动所述座椅骨架相对于所述座椅支撑架左右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摇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摇摆机构包括左右驱动电缸、拉杆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座椅骨架上,所述拉杆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左右驱动电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摇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U”型连接片和连接杆,所述两个“U”型连接片平行布置,并且两个“U”型连接片底部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摇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座椅骨架数量相同,并且每个连接件连接于一个座椅骨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摇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摇摆机构包括摇摆支架、前后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坤法黄育正李坚文红光卢念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侨城卡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