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069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及其制备方法,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包括:管体以及形成于所述管体表面的涂层,所述涂层由涂层组合物形成,所述涂层组合物包括至少一种可光固化聚合物,其中,所述可光固化聚合物由包括水溶性光敏单体与亲水性单体的组分聚合而成,所述水溶性光敏单体含有:1)含光敏结构的单元;2)含季胺盐结构的单元;3)含不饱和键结构的单元;所述含光敏结构的单元至少通过‑C(=O)‑与含季胺盐结构的单元相连接,所述含有不饱和键结构的单元通过所述含季胺盐结构的单元与所述含光敏结构的单元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具有良好的长期抗凝血以及抗增生性能、优异的生物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具有亲水涂层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领域。
技术介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又称PICC,作为术中监测、输血、补液,术后各种治疗用药及癌症患者化疗,肠外营养的通路,是一种成熟、安全的中心静脉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近年来在国内逐渐推广和普及。PICC因其操作简单、安全、穿刺成功率高,能较长时间使用,减少患者穿刺痛苦,容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可持久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包括留置导管、密闭无针输注药液接头,留置导管通过连接装置与密闭无针输注药液接头连接。留置导管定位于上腔静脉,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然而,随着PICC的广泛应用,出现了机械性静脉炎、血栓、导管脱出等并发症。在上述并发症中,导管相关性血栓是严重影响PICC安全使用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导管相关性血栓是指导管所在的血管壁及导管外壁形成的血栓块,脱落可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危害极大。另外,导管堵塞也是长期应用静脉治疗或营养病人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常常需要为此更换导管或重新穿刺,一般认为引起导管堵塞的原因是血块、纤维素血栓形成或药物沉积。因此,需要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表面长期抗凝血以及抗增生的处理。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形成,通常是在导管外壁涂覆抗血栓涂层,一般采用直接浸泡的方式在材料表面负载抗凝剂。但是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导管外壁表面的抗凝剂容易脱落,使导管外壁表面失去抗凝血的功能,所以需要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表面形成长期有效的抗凝血、抗增生涂层。CN101987223A中公开了一种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其包括在本体外侧的抗菌层以及抗凝血层,涂层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将本体浸泡于功能分子(抗菌或者抗凝)的溶液中,随后取出本体,去除封闭,即得到功能化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该方法通过浸泡使得导管表面吸附上了功能性分子,但得到的表面涂层容易脱落,易残留于体内,造成安全隐患。CN107456611A中公开了一种在医疗器械表面制备抗凝血复合涂层的方法,其首先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生物医疗器械表面进行处理,随后将处理过的表面浸泡于含有抗凝剂的水溶液中,从而在表面交联形成一层水凝胶抗凝血涂层。由此得到的材料表面有着较好的抗凝血性能,但是其涂层溶液中有少量的小分子增塑剂和交联剂,分子碎片及未参与反应的小分子组分迁出仍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良好的长期抗凝血以及抗增生性能、优异的生物安全性。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包括:管体以及形成于所述管体表面的涂层,所述涂层由涂层组合物形成,所述涂层组合物包括至少一种可光固化聚合物,其中,所述可光固化聚合物由包括水溶性光敏单体与亲水性单体的组分聚合而成,所述水溶性光敏单体含有:1)含光敏结构的单元;2)含季胺盐结构的单元;3)含不饱和键结构的单元;所述含光敏结构的单元至少通过-C(=O)-与含季胺盐结构的单元相连接,所述含有不饱和键结构的单元通过所述含季胺盐结构的单元与所述含光敏结构的单元相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所述水溶性光敏单体具有式(I)的结构:其中:R1=CH3或H;R2和R3分别独立地选自1-20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或具有3-20个碳原子的支链烷基;X为卤素;n=1-10;m=1-4;f=1-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所述亲水性单体包括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盐、不饱和羧酸酯、不饱和酸羟烷基酯、不饱和酸酐、不饱和酰胺、不饱和内酰胺、环氧烷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其中以亲水性单体的总质量计,所述水溶性光敏单体的含量为亲水性单体总质量的0.01-20wt%。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所述涂层组合物中还包括NO催化剂,所述NO催化剂的用量通常为涂层组合物的0.01-10wt%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可光固化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5万-70万。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所述涂层的厚度为1-20μm。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涂层组合物形成于所述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管体表面,并在光照的条件下固化。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光照时所使用的光源为UV光光源、可见光光源、红外光光源中的任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光源为UV光源,所述固化时紫外光强度为5-25mW/cm2,所述固化的时间为2-7分钟。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光固化的方式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管体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具有抗凝血、抗增生性能的亲水性涂层。构建的亲水性涂层表面可以有效地阻抗蛋白非特异性吸附,并且能够稳定释放NO,能有效的抑制血小板在材料表面的激活和聚集,发挥较好的抗凝血功能,从而在植入材料表面抑制血小板激活与聚集。同时,释放的NO可以抑制平滑肌细胞的黏附和增长,因此,得到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可以达到抗凝血和抗增生的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实施例1与对比例1的抗凝血测试结果示意图附图2实施例1与对比例1的抗增生测试结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单体”的含义是可以用化学式表征的带有能聚合成低聚物或聚合物以增加分子量的可聚合基团(包括(甲基)丙烯酸酯基团)的任何化学物质。单体的分子量通常可以简单地根据给出的化学式计算出。在下文中,当将分子的部分描述为“任选地取代的”或“取代”时,这表示所述部分可以被选自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C1-C6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芳基、-OH、-CN、卤素、胺、酰胺、醇、醚、硫醚、砜及其衍生物、亚砜及其衍生物、碳酸酯、异氰酸酯、硝酸盐和丙烯酸酯。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单元”的含义不仅仅包括功能性基团(如光敏基团、季铵盐基团、不饱和基团),还可以包括对功能性基团影响较小的额外化学基团如烷基、亚烷基等。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聚合物”是指含有两个或多个重复单元的分子,具体地,聚合物可以由两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单体形成,当用于本专利技术时,该术语还包括低聚物或预聚物。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分子量”是指数均分子量(Mn),Mn被定义为通过光散射(可选与尺寸排斥色谱SEC组合)测定的Mn。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固化”被理解为:通过例如加热、冷却、干燥、结晶的任何方法造成物理或化学硬化或凝固,或由化学反应造成的固化,例如辐射固化、热固化或加入固化分子、引发剂固化。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光固化”可用过如下示例性的方式来实现:经由用波长范围从100nm至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以及形成于所述管体表面的涂层,所述涂层由涂层组合物形成,所述涂层组合物包括至少一种可光固化聚合物,其中,/n所述可光固化聚合物由包括水溶性光敏单体与亲水性单体的组分聚合而成,/n所述水溶性光敏单体含有:1)含光敏结构的单元;2)含季胺盐结构的单元;3)含不饱和键结构的单元;/n所述含光敏结构的单元至少通过-C(=O)-与含季胺盐结构的单元相连接,所述含有不饱和键结构的单元通过所述含季胺盐结构的单元与所述含光敏结构的单元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以及形成于所述管体表面的涂层,所述涂层由涂层组合物形成,所述涂层组合物包括至少一种可光固化聚合物,其中,
所述可光固化聚合物由包括水溶性光敏单体与亲水性单体的组分聚合而成,
所述水溶性光敏单体含有:1)含光敏结构的单元;2)含季胺盐结构的单元;3)含不饱和键结构的单元;
所述含光敏结构的单元至少通过-C(=O)-与含季胺盐结构的单元相连接,所述含有不饱和键结构的单元通过所述含季胺盐结构的单元与所述含光敏结构的单元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光敏单体具有式(I)的结构:



其中:R1=CH3或H;R2和R3分别独立地选自1-20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或具有3-20个碳原子的支链烷基;X为卤素;n=1-10;m=1-4;f=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单体包括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盐、不饱和羧酸酯、不饱和酸羟烷基酯、不饱和酸酐、不饱和酰胺、不饱和内酰胺、环氧烷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杰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百赛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