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安全的臭氧消毒杀菌设备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069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安全的臭氧消毒杀菌设备与方法,包括臭氧发生器外壳体,臭氧发生器外壳体内设有真空管,真空管内填充固定有束状或多层带状碳纤维,臭氧发生器外壳体与真空管之间填充固定有碳纤维网,束状或多层带状碳纤维和碳纤维网分别连接有电线电极,臭氧发生器外壳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并通过释放臭氧吸收剂显著降低臭氧散发。采用非金属电极材料为放电电极,通过两极的非金属材料碳纤维电极充分放电产生臭氧,具有导电性、耐腐蚀、耐高温、高模量的特性,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和可加工性,结构形式多种多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安全的臭氧消毒杀菌设备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取臭氧开展消毒杀菌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安全的臭氧消毒杀菌设备与方法,能通过释放臭氧吸收剂显著降低剩余臭氧散发,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病毒、细菌和有害微生物的消毒杀菌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卫生、民用清洁卫生的需要,“臭氧消毒”已经逐步由工业消毒生产用转为更加大众化的“民用”消毒方式。臭氧作为优良的氧化剂类消毒剂,具有消毒无死角,扩散均匀通透性好,杀菌效率高的独特优点,尤其是去除异味强、无残留、无污染等特点被大众广泛接受,有望成为医用、民消毒的主要方式。同时,使用臭氧消毒是有效替代目前医用、民用危险化学品消毒的有效替代方式之一,比常见的易燃液体如75%医药酒精消毒液、强氧化剂如过氧乙酸消毒剂等使用危险化学品的消毒方式更加安全。因此,从消除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性角度来看使用臭氧消毒更安全,能够避免危险化学品使用过程中人员收到伤害,减少购买、储存和运输等环节发生燃烧爆炸等安全事故。1、臭氧发生器臭氧制取设备核心部件是臭氧发生器,按照臭氧产生的原理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紫外线照射式、电解式、高压放电式。紫外照射法是利用光波中的特定波长185nm左右的紫外光使氧气分子(O2)分解并聚合成臭氧(O3)工作原理。该方法产生臭氧的缺点是能耗高、臭氧浓度低,用该方法大量制取臭氧并不现实。电解式产生臭氧法是利用低压直流电对水进行电解,使阳极-溶液界面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臭氧的工作原理;虽然该方法制取臭氧的浓度高,但往往需要腐蚀性的酸、碱或其盐类水溶液和阴阳两极,电解所使用的阳极材料往往是昂贵的贵金属铂及其合金材料,同时需要耗费大量电能,在大众日常生活领域推广使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高压放电式臭氧发生器是使用一定频率的高压电流制造高压电晕电场,使电场内或电场周围的氧分子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制取臭氧,其特点是产量大、速度快、且臭氧浓度高、原料不需购买,只需消耗电能,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臭氧发生器。目前,市场上高压放电式臭氧发生器的放电电极为铝合金金属类材料,由长尾放电线(不锈钢镍丝)与环形放电网组成,隔断两个电极之间的介电材料由抽真空的(或充入氩气、氪气)的石英管、陶瓷板、陶瓷管、玻璃管和搪瓷管等几种类型。常见的臭氧发生器高压电频率分别有工频(50-60Hz)、中频(400-1000Hz)和高频(>1000Hz)三种,电压根据负载的情况而定,一般在3000-8000伏之间,少数高压可过万伏。传统的电极材料金属铝,其强度、导电性、耐腐蚀、耐高温的特性及可加工性都不太理想。2、剩余臭氧因为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在人类生活的地球表面臭氧(O3)却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较长时间接触微量的臭氧(O3)即可使人感到头晕、眼涩、咽喉疼痛等症状,大量吸入或高浓度的接触将会对人造成严重的伤害。臭氧(O3)已被列为城市光化学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已制定了关于臭氧(O3)的安全标准,规定了工作环境下允许的最大浓度。虽然使用臭氧消毒,多余的臭氧(O3)会在30min后又结合成为分子氧,不存在任何残留物质,但是能够快速解决消毒时残留臭氧(O3)的二次污染问题事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的臭氧消毒杀菌设备与方法,能迅速降低剩余臭氧散发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高效安全的臭氧消毒杀菌设备,包括臭氧发生器和吸收剂储存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臭氧发生器外壳体,所述臭氧发生器外壳体内设有真空管,所述真空管内填充固定有束状或多层带状碳纤维,所述臭氧发生器外壳体与真空管之间填充固定有碳纤维网,所述束状或多层带状碳纤维和碳纤维网分别连接有电线电极,所述臭氧发生器外壳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吸收剂储存器设有吸收剂出口管;所述出气口与臭氧输送管道连接,所述臭氧输送管道为内径渐缩管,其后端为含臭氧吸收剂喷口,所述吸收剂出口管连接于所述臭氧输送管道的侧壁。上述的高效安全的臭氧消毒杀菌设备实现臭氧消毒杀菌的方法,包括步骤:(1)装备通电:电线电极带电,所述真空管内的束状或多层带状碳纤维和所述真空管外环形布置的碳纤维网得电,碳纤维材料之间进行高压放电;(2)气源供给:经进气口对所述臭氧发生器外壳体内提供气源,气源为经过过滤与干燥的空气或含氧气体;(3)电离反应:所述臭氧发生器外壳体内的气体被电离、产生臭氧;(4)臭氧排出:所述臭氧发生器外壳体内产生的臭氧经出气口排出;(5)臭氧吸收剂释放: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与所述吸收剂储存器释放的吸收剂混合,由于碱性液体对臭氧的分解具有很好地促进作用,以碳酸氢钠5%-10%水溶液为臭氧吸收剂,通过含臭氧吸收剂喷口排气作用的自吸力将臭氧吸收剂与与臭氧同时以喷雾的形式排出,在杀菌消毒作业过后能显著降低剩余臭氧散发量。由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效安全的臭氧消毒杀菌设备与方法,采用非金属电极材料为放电电极,依托高压电极放电,通过两极的非金属材料碳纤维电极充分放电产生臭氧;通过释放臭氧吸收剂显著降低剩余臭氧散发。非金属电极材料比传统的电极材料金属铝轻,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导电性、耐腐蚀、耐高温、高模量的特性,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和可加工性,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同时确保使用过程中对人员和环境不会造成伤害和污染。附图说明图1、图2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效安全的臭氧消毒杀菌设备正视和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臭氧与吸收剂整体混合喷出示意图。图中:1—电线电极;2—臭氧发生器外壳体;3—进气(空气或氧气)口;4—电线电极;5—环形碳纤维网;6—介电材料真空管;7—束状或带状碳纤维;8—出气口(臭氧);9—臭氧发生器;10—臭氧输送管道;11—吸收剂储存器;12—吸收剂出口管;13—含臭氧吸收剂喷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高效安全的臭氧消毒杀菌设备与方法,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高效安全的臭氧消毒杀菌设备包括臭氧发生器和吸收剂储存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臭氧发生器外壳体,所述臭氧发生器外壳体内设有真空管,所述真空管内填充固定有束状或多层带状碳纤维,所述臭氧发生器外壳体与真空管之间填充固定有碳纤维网,所述束状或多层带状碳纤维和碳纤维网分别连接有电线电极,所述臭氧发生器外壳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吸收剂储存器设有吸收剂出口管;所述出气口与臭氧输送管道连接,所述臭氧输送管道为内径渐缩管,其后端为含臭氧吸收剂喷口,所述吸收剂出口管连接于所述臭氧输送管道的侧壁。所述碳纤维网环形分布固定在所述臭氧发生器外壳体与真空管之间,且与所述臭氧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安全的臭氧消毒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氧发生器(9)和吸收剂储存器(11);/n所述臭氧发生器(9)包括臭氧发生器外壳体(2),所述臭氧发生器外壳体(2)内设有真空管(6),所述真空管(6)内填充固定有束状或多层带状碳纤维(7),所述臭氧发生器外壳体(2)与真空管(6)之间填充固定有碳纤维网(5),所述束状或多层带状碳纤维(7)和碳纤维网(5)分别连接有电线电极(1或4),所述臭氧发生器外壳体(2)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设有进气口(3)和出气口(8);/n所述吸收剂储存器(11)设有吸收剂出口管(12);/n所述出气口(8)与臭氧输送管道(10)连接,所述臭氧输送管道(10)为内径渐缩管,其后端为含臭氧吸收剂喷口(13),所述吸收剂出口管(12)连接于所述臭氧输送管道(10)的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安全的臭氧消毒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氧发生器(9)和吸收剂储存器(11);
所述臭氧发生器(9)包括臭氧发生器外壳体(2),所述臭氧发生器外壳体(2)内设有真空管(6),所述真空管(6)内填充固定有束状或多层带状碳纤维(7),所述臭氧发生器外壳体(2)与真空管(6)之间填充固定有碳纤维网(5),所述束状或多层带状碳纤维(7)和碳纤维网(5)分别连接有电线电极(1或4),所述臭氧发生器外壳体(2)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设有进气口(3)和出气口(8);
所述吸收剂储存器(11)设有吸收剂出口管(12);
所述出气口(8)与臭氧输送管道(10)连接,所述臭氧输送管道(10)为内径渐缩管,其后端为含臭氧吸收剂喷口(13),所述吸收剂出口管(12)连接于所述臭氧输送管道(10)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安全的臭氧消毒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网(5)环形分布固定在所述臭氧发生器外壳体(2)与真空管(6)之间,且与所述臭氧发生器外壳体(2)和真空管(6)之间留有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安全的臭氧消毒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外壳体(2)为绝缘材料,所述真空管(6)采用石英管、陶瓷板、陶瓷管、玻璃管或搪瓷管,所述真空管(6)充入惰性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安全的臭氧消毒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电极(1或4)通过变频器与市电电源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村孙谞胡守涛任绍梅王乐王胜男詹建蒂史晨光杨喜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