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0675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山慈菇4份、半枝莲6份、柴胡3份、鹿角霜2份、青皮5份、山豆根2份、白芍2份、丹参3份、夏枯草4份、蜂房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气滞血瘀挟痰”的特点: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不舒,气血周流失度,气滞血瘀挟痰,导致乳络经脉阻塞不通,结聚乳中为肿块则引起乳房疼,对症拟方,治疗宜采用疏肝行气,活血祛瘀,化痰散结。其针对地方常见症,乳腺增生以气滞血瘀痰凝为本,治疗上重在疏肝行气,化痰祛瘀,散结止痛,同时佐以补肾调摄冲任。方中柴胡、青皮、丹参疏肝行气、活血化瘀为君,山慈菇、半枝莲化痰软坚散结为臣,鹿角霜补肝肾、调摄冲任,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活血、化痰散结之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
,具体是指一种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以乳房部肿块和疼痛为两大主症。乳腺增生症是指乳腺上皮、纤维组织的增生,不同程度增生及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既非肿瘤,也非炎症。在《医林改错》中有云“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在传统医学中,包块的形成与气滞血癖关系密切。故气滞、血癖是乳腺增生症形成的病理基础,叶天士也认为乳癖之病不仅与气滞血癖有关,而且这两个因素与侵袭的部位、先后顺序以及严重程度相关,所以提出“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而气滞血癖的形成原因,肝郁首当其冲。叶天士有云“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条畅情志,肝气郁而不达,则气机滞而不畅。通过对历代文献研究,现代医家对肝郁气滞这一病机达成普遍共识。且情志不畅多导致肝失疏泻,肝属木,脾属土,木旺乘土。肝郁则气血凝滞,脾虚则痰湿内生,结合足厥阴肝经经络循行,久之则乳络不通。正如《外证医案汇编》中云“乳症,皆云肝脾郁结,则为癖核。”而素来医家认为女性“幽居多郁”且“阴性偏拗”,性情方面“慈恋爱憎,嫉妒忧患”,所以“每多怨尤”,所以女性多因情志不畅,导致肝郁不舒,而出现气滞血癖。肾气不足,冲任失调传统中医学认为肾一天癸一冲任是维系女子发育和生殖的重要环节。肾气化生天癸,天癸至而任脉通,太冲脉盛,从而女子的第二性征,乳房发育,月经周期形成。一方面,足少阴肾经以及冲脉、任脉均循行至胸而散,与乳房的形态结构有直接的联系;另一方面冲任二脉与气血相关,也直接影响乳腺的发育和功能。这在《外证医案汇编》中有经典的结论,谓之“冲任为气血之海,上行则为乳,下行则为经”。因此,肾气不足,天癸乏源,冲任失调,且还涉及到水不涵木的情况,都是发为乳癖病机。《圣济总录》有云“妇人以冲任为本,若失于将理,冲任不和……则气奎不散,结聚乳间,或硬或肿,疼痛有核。”可见,肾气不足,冲任失调也是直接导致乳癖的原因。古人论述之乳癖均以乳房胀、痛以及乳中结核为主要表现,且古人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冲任关系密切。传统中医学发展至今,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通过了乳腺增生症的辩证标准,将本病分为三型,肝郁气滞、痰癖互结、冲任失调,在三种证候之中,肝郁气滞证占52.58%~61.25%,明显高于其他证候。治疗上无论是肝脾之郁还是肾气不足,冲任不调,乳癖己经为“结”或者“块”形成,需要以疏通的方法,方可将结块消除,所以在对于乳癖的治疗上均以理气为主要治疗原则,正如余听鸿所言“治乳症,不出一“气”字,“使乳络疏通……自然奎者易通,郁者易达,结者易散,坚者易软。”治疗方案在理气同时调养肝脾肾以及冲任二脉,补虚通络使乳络气血流畅,则痛可消,郁可畅,结可散,所谓攻补兼施,而治病也。目前,对乳腺增生进行中医药治疗,有古方加减、辩证治疗方、按月经周期治疗方和自拟方几种[2]。古方加减前人治疗乳癖积累下诸多疗效确切的方剂,临床可对症依照古方增减治疗。①加味逍遥散增减:柴胡17g、白芍30g、青皮20g、积实20g、薄荷20g、郁金30g、炙甘草20g、佛手20g、扶菩20g、当归20g。随症增减:四肢和而部肿胀明显患者,加服泽泻20g、桂枝20g,黄茂20g、防己20g;经血含较多血块者,加用醋炒蒲黄15g、益母草20g、醋炒五灵脂15g、仙鹤草20g;乳房硬结严重者,加服山碴30g、白芥子15g、夏枯草20g、龙骨35g;口干舌燥、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者加用旱莲草20g、女贞子20g、丹皮20g、生地20g;胸肋痞闷加用木香15g,檀香15g。4周为1疗程、连服2疗程。②加味柴胡疏肝汤:柴胡20g、陈皮8g、川芍14g、积壳14g、白芍12g、熟地22g、白术17g、枸杞22g、黄茂17g、炙甘草5g、香附12g。4周为1疗程、连服2疗程;③多数乳癖患者伴有脾胃虚弱现象,可予以参菩白术散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扁豆25g、葺芭仁32g、山药20g、莲子20g、陈皮20g、白术20g、扶菩20g、党参15g、桔梗15g、砂仁15g、大枣3颗、生姜3片,其中的砂仁、陈皮芳香醒脾,桔梗宣开肺气、通利水道、载药上行,有培土生金的功效,大枣和生姜可健脾和胃,芭仁、扶菩和扁豆可化湿健脾,白术、山药和党参则补虚益气,诸药合用,可治脾胃虚弱之症。辨证治疗方辨证治疗为中医临床治疗乳癖常用疗法。有学者将乳癖中医证型分为以下几种:①肝郁气滞。予以乳癖消I号方口服治疗:柴胡、白芍、浙贝母、夏枯草、红花、丹参、香附、法半夏、桃仁、全瓜萎、桔核、当归;②冲任不调。予以乳癖消号Ⅱ方口服治疗:熟地、山茱英、冤丝子、夏枯草、昆布、天丁、石见穿、桃仁、路路通、红花、杭白菊、海藻、鹿角胶、山药、枸杞。均每日1剂,3次/d,饭后温服,连用2个月。另有学者将归脾汤作为乳癖治疗的基本方:黄茂25g、党参15g、焦枣仁15g、远志15g、龙眼肉15g、当归15g、白术15g、扶菩20g、炙甘草8g、木香10g、大枣5颗,此方对心脾两虚型乳癖证疗效甚佳。中医理论认为,五脏之内皆有脾胃之气,不同类型的乳癖都可通过健脾和胃进行治疗和缓解,因而可根据脾胃功能状况将乳癖分为湿热蕴胃、湿浊中阻、湿困脾胃、脾胃虚弱几种类型,辨证治疗效果极佳。按月经周期治疗方由于乳癖之证最初随月经周期加重和减轻、消失,中医临床常根据月经周期用药治疗。可在经前予以王不留行12g、柴胡13g、当归12g、羲术12g、三棱15g、白芥子13g、郁金12g、白芍14g、茯苓14g、白术13g、全瓜篓15g、益母草25g、丹参25g、生牡蝠32g、生麦芽35g、生山碴35g、薏苡仁20g、陈皮8g,可健脾化湿、疏肝理气,经后可服用肉从蓉20g、北黄茂20g、仙灵脾15g、冤丝子15g、鹿角霜13g、何首乌15g、枸杞13g、白术14g、天冬25g,以调摄冲任、补肝益气、调理肝脾。另有学者以疏肝补肾法在不同月经周期调整用药治疗乳癖,经前半期予以逍遥散合二仙汤加味治疗,以疏肝补肾、调摄冲任;经后半期予以逍遥散合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以疏肝活血。自拟方中国专利收载了1000多个中药组合的治疗乳腺增生内服自拟方。代表功效为:补气养血、疏肝理气、解郁安神、平衡内分泌(代表专利CN106389807A);解郁散结、调和经脉、祛瘀清核的原理来治疗乳腺增生(代表专利CN106237237A);活血化瘀、通经散结、疏肝通络、疏通乳管、行气止痛、息风镇痉、清热散瘀等诸多功效(代表专利CN105456570A);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清热祛瘀、清心凉血、消痈散结、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对于由内分泌失调、气滞血瘀引起的各种乳腺增生具有显著疗效(代表专利CN105079198A);疏肝解郁,健脾行气(代表专利CN104906509A);总之:以疏肝、柔肝、活血、养血、行气、散结、通络、化瘀、平衡内分泌、养五脏、益精气(代表专利CN104840804A)等功效有效缓解乳房疼痛、乳房肿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草药组分:/n山慈菇2-6份、半枝莲4-10份、柴胡2-5份、鹿角霜1-3份、青皮3-8份、山豆根1-3份、白芍1-3份、丹参2-5份、夏枯草2-6份、蜂房2-6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草药组分:
山慈菇2-6份、半枝莲4-10份、柴胡2-5份、鹿角霜1-3份、青皮3-8份、山豆根1-3份、白芍1-3份、丹参2-5份、夏枯草2-6份、蜂房2-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草药组分:
山慈菇4份、半枝莲6份、柴胡3份、鹿角霜2份、青皮5份、山豆根2份、白芍2份、丹参3份、夏枯草4份、蜂房4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瑶宾耿刚张彩云孙锋英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