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无自主活动能力人群的侧卧状态保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无自主活动能力人群的侧卧状态保持装置。
技术介绍
护理床多为动力床,分为电动或手动护理床,是根据病人的卧床生活特点和治疗需要,而设计的带有家属可以陪护,具有多项护理功能和操作按钮,使用绝缘安全的床,重症监护室中绝大多数病人无自主活动能力,当需要对病人实施扣背、灌肠等护理操作时,要求病人保持侧卧位,即从平卧位向左或右侧翻身90度左右。目前护士普遍是以人力帮病人翻身并支撑病人体重,从事ICU护理的工作人员亦因此多患有腰疾,另外,以上操作目前通常需要至少二人来完成,如今居家卧床老人也并非少数,而居家照顾者通常为一人,当病人体重较大时,照护起来较为困难,现临床上正在使用的有翻身床、楔形枕等,翻身床造价高,无法普遍应用于病房,楔形枕仅适用于长时间改变患者体位时起支撑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无自主活动能力人群的侧卧状态保持装置,解决了现有病床以人力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自主活动能力人群的侧卧状态保持装置,包括床体(1)和支架(2),所述床体(1)的底部与支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并且床体(1)的正面与背面均转动连接有护栏(3),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3)顶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4),并且第一安装块(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5),所述第一连接块(5)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6),并且第一安装槽(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缸(7),所述伺服电缸(7)输出轴的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槽(6)并延伸至第一安装槽(6)的外部,所述伺服电缸(7)输出轴延伸至第一安装槽(6)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8),并且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自主活动能力人群的侧卧状态保持装置,包括床体(1)和支架(2),所述床体(1)的底部与支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并且床体(1)的正面与背面均转动连接有护栏(3),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3)顶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4),并且第一安装块(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5),所述第一连接块(5)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6),并且第一安装槽(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缸(7),所述伺服电缸(7)输出轴的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槽(6)并延伸至第一安装槽(6)的外部,所述伺服电缸(7)输出轴延伸至第一安装槽(6)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8),并且第二安装块(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活动球头(9),所述活动球头(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0),并且第二连接块(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托板(11),所述托板(1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靠垫(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自主活动能力人群的侧卧状态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块(4)的内部开设有与护栏(3)相适配的弧形槽(13),并且护栏(3)的表面与弧形槽(13)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安装块(4)的正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4),并且固定螺栓(14)的一端贯第一安装块(4)与护栏(3)并延伸至护栏(3)的内部,所述第一安装块(4)与护栏(3)的内部均开设有与固定螺栓(14)相适配的固定螺纹孔(15),并且固定螺栓(14)的表面与固定螺纹孔(15)的内部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自主活动能力人群的侧卧状态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5)表面的前方开设有外螺纹(16),并且第一安装块(4)的背面开设有与外螺纹(16)相适配的内螺纹槽(17),所述第一连接块(5)的正面与内螺纹槽(17)的内部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自主活动能力人群的侧卧状态保持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运,宋佳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