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疗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509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足疗鞋,涉及鞋子产品技术领域,包括鞋体和鞋垫,鞋体包括鞋底和鞋面,鞋面内位于脚部内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电布,第一导电布通过导电子扣与鞋面贴合连接,导电子扣用于与中频理疗仪的输出导电母扣连接,第一导电布延伸至鞋底上表面,鞋垫位于脚部内侧的一侧延伸有连接耳,连接耳自鞋垫上表面朝向鞋垫下表面弯折,鞋垫和连接耳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导电布,鞋面内侧设置有弹性固定部,连接耳通过弹性固定部使其上表面的第二导电布与第一导电布贴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中频理疗仪不便随时随地对人的足部进行按摩和理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足疗鞋
本专利技术属于鞋子产品
,具体提供一种足疗鞋。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足底穴位丰富,连接人体肝经、胆经、胃经、脾经、肾经、膀胱经六大经络系统。同时,人类平时行走、站立、坐着的时候,足部都是在最低处,也是全身气血循环最差的地方。因此古语讲,人老先老腿的说法。足疗有益人体健康,但是足疗价格贵、技师手法不一、且耗时,不可随时随地进行。目前,有在家庭使用的中频理疗仪,它采用的是由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用户在治疗过程中,会有推、拿、按、挤压、拔、敲、滚动、振颤等多种感觉,从而起到放松、理疗等作用。但是家用中频理疗仪通常配备的是粘性电极片,用户需要将粘性电极片粘贴在患部进行理疗,当理疗部位在足部时,使用过程比较麻烦,而且粘性电极片粘贴效果不是很好,也不便于随时随地使用。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足疗鞋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足疗鞋,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中频理疗仪不便随时随地对人的足部进行按摩和理疗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足疗鞋包括鞋体和鞋垫,所述鞋体包括鞋底和鞋面,所述鞋面内位于脚部内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电布,所述第一导电布通过导电子扣与所述鞋面贴合连接,所述导电子扣用于与中频理疗仪的输出导电母扣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布延伸至所述鞋底上表面,所述鞋垫位于脚部内侧的一侧延伸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自所述鞋垫上表面朝向鞋垫下表面弯折,所述鞋垫和连接耳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导电布,所述鞋面内侧设置有弹性固定部,所述连接耳通过所述弹性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导电布贴合。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需要理疗时,将中频理疗仪的输出导电母扣与足疗鞋上的导电子扣连接时,中频理疗仪的电流通过输出导电母扣传输至鞋面上的导电子扣,导电子扣传输至鞋面内侧的第一导电布,第一导电布传输至连接耳上的第二导电布,连接耳上的第二导电布传输至鞋垫上的第二导电布,最终对人体脚部和腿部产生脉冲理疗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足疗鞋是为了像按摩一样舒服的前提条件下,通过中频微电流振荡刺激足底,从而起到打通足底以及腿部微循环,疏通足底以及腿部经络,缓解疲劳、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的目的;在不需要理疗时,将中频理疗仪的输出导电母扣从足疗鞋上的导电子扣上去除即可,鞋子可以作为日常用鞋正常穿戴;将导电子扣和第一导电布设置于鞋面靠近脚部内侧的一侧,一方面不影响足疗鞋的外部美观性,使足疗鞋可以作为日常用鞋穿戴,另一方面多数人的脚部内侧形成有足弓,连接耳设置于足疗鞋与足弓之间的间隙,不会影响足疗鞋穿戴的舒适性;设置弹性固定部,保证了在足疗鞋穿戴过程中,连接耳始终与鞋面上的第二导电布贴合接触。本专利技术的足疗鞋虽然只有脚部接触,但是足疗鞋的中频微电流振荡不仅能够对脚部进行按摩,还能覆盖到小腿,达到小面积接触人体皮肤而使人体较大面积皮肤接收到足疗鞋的理疗作用。在上述足疗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固定部为设置于所述鞋面的松紧带,所述松紧带沿鞋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其两端分别与鞋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耳位于所述松紧带与鞋面形成的间隙内。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松紧带轻薄,在保证连接耳与第一导电布始终贴合接触的基础上,保证了足疗鞋穿戴的舒适性。在上述足疗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鞋垫上设置有用于支撑足弓的第一凸起、用于支撑后脚掌的第二凸起和支撑前脚掌的第三凸起。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人们在行走过程中,前、后脚掌为主要着力点,足弓部位通常悬空,无法与鞋底接触,将鞋垫的这三个部位加厚,提高了足疗鞋穿戴的舒适性,避免了鞋垫长时间使用之后变薄变硬;而且增大了鞋垫上第二导电布与脚底的接触面积,提高理疗效果。在上述足疗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鞋垫沿其周向向上设置有翻沿。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翻沿能够将脚部的四周包裹,对脚底提供足够的包裹和支撑,提高足疗鞋穿戴舒适性,避免鞋垫在鞋体内活动;另一方面,也增大了鞋垫与脚底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足疗鞋的理疗效果。在上述足疗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鞋垫的底部与前脚掌对应的位置以及与后脚掌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防滑凸起。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由于脚部的前、后脚掌为主要着力点,在鞋垫的底部与这两个部位对应的位置设置防滑凸起,能够防止鞋垫在脚的作用力下于鞋体内活动。在上述足疗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鞋垫的中间部位开设有透气孔。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由于脚部的足弓部位通常上拱悬空,因此会与鞋垫之间形成一部分空间,在鞋垫的中间部位开设透气孔,透气孔可以与该空间进行换气,提高足疗鞋的透气效果。在上述足疗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鞋垫包括增高垫,所述鞋垫与后脚掌对应的位置自脚后端朝向脚前端的方向开设有夹层,所述夹层的两侧通过弹性带连接,所述增高垫放置于所述夹层内。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由于足疗鞋可以作为日常用鞋使用,通过设置夹层和增高垫,可以为需要增高的用户提供选择和便利;同时不需要使用增高垫的用户,可以选择不往夹层内放置增高垫;弹性带的设置,可以夹紧夹层内的增高垫,防止增高垫滑出,并且在不放置增高垫时,弹性带可以将形成夹层的上下两部分鞋垫贴合在一起,防止夹层内进入杂物。在上述足疗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增高垫内设置有气囊。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提高鞋垫的舒适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足疗鞋的鞋体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中频理疗仪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足疗鞋的鞋垫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足疗鞋的鞋垫的背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足疗鞋的鞋垫的第一状态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足疗鞋的鞋垫的第二状态侧视图。附图标记列表:1、控制主体;11、显示屏;12、控制按键;2、电源线;3、输出线;31、输出导电母扣;4、鞋体;41、鞋底;42、鞋面;421、第一导电布;422、导电子扣;423、弹性固定部;5、鞋垫;51、连接耳;52、第二导电布;53、第一凸起;54、第二凸起;55、第三凸起;56、翻沿;57、防滑凸起;58、透气孔;59、增高垫;591、气囊;501、夹层;502、弹性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足疗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体和鞋垫,所述鞋体包括鞋底和鞋面,所述鞋面内位于脚部内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电布,所述第一导电布通过导电子扣与所述鞋面贴合连接,所述导电子扣用于与中频理疗仪的输出导电母扣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布延伸至所述鞋底上表面,所述鞋垫位于脚部内侧的一侧延伸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自所述鞋垫上表面朝向鞋垫下表面弯折,所述鞋垫和连接耳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导电布,所述鞋面内侧设置有弹性固定部,所述连接耳通过所述弹性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导电布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足疗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体和鞋垫,所述鞋体包括鞋底和鞋面,所述鞋面内位于脚部内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电布,所述第一导电布通过导电子扣与所述鞋面贴合连接,所述导电子扣用于与中频理疗仪的输出导电母扣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布延伸至所述鞋底上表面,所述鞋垫位于脚部内侧的一侧延伸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自所述鞋垫上表面朝向鞋垫下表面弯折,所述鞋垫和连接耳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导电布,所述鞋面内侧设置有弹性固定部,所述连接耳通过所述弹性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导电布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疗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固定部为设置于所述鞋面的松紧带,所述松紧带沿鞋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其两端分别与鞋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耳位于所述松紧带与鞋面形成的间隙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足疗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兆伟翟星朝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叁叁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