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0422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态养殖池建立;2)草鱼的放养:选择无伤病、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长5~7cm,体重规格为210~260g/尾的鱼苗,与少量鲶鱼与鲫鱼一起混合放养,草鱼养殖密度为500~600kg/亩;3)草鱼投喂:按照草鱼生长的体重进行饲料投喂,在草鱼达到160g之前,饲喂投放富硒豆粕与腐熟有机肥的混合肥,每5~7天,施混合肥1次,每次每亩放60~80kg;草鱼达到180g之后,投放草鱼饲料养殖,投放量为鱼重的3~4%,每天喂食2次;4)病虫害的防治。该方法养殖的草鱼肉质鲜美,存活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淡水鱼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鲩鱼、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厚子鱼(鲁南)、海鲩(南方)、混子、黑青鱼等。草鱼是我国淡水经济鱼类最负盛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因其食性简单、饵料来源广泛、产量高等特点常被放养于池塘、湖泊、水库中,在我国淡水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草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草鱼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经常食用有抗衰老、养颜的功效,而且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对于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说,草鱼肉嫩而不腻,可以开胃、滋补。草鱼因食性简单,饵料来源广泛,且生长迅速,产量高,常被作为池塘养殖和湖泊、水库、河道的主要放养对象。我国草鱼养殖的产量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不合理养殖模式和恶劣环境的影响,造成的口感差、泥腥味重、鲜味低、色泽差、体脂肪含量高等一系列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使得草鱼产品不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严重制约了加工出口以及养殖户的积极性,影响了行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草鱼的营养及口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普通草鱼在食用时会有腥味,影响了口感,降低了草鱼的品质,为了满足人们对草鱼的大量需求,主要采用现代化大规模渔业饲养方式饲养,提高了生产速度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鱼产品品质降低且容易发生各种疾病,以及饲料中大量的添加抗生素类药物和添加剂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该方法养殖的草鱼肉质鲜美,存活率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态养殖池建立: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池底平坦、阳光充足的地方建养殖池,抽干养殖池的水进行暴晒处理,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并用清水清洗池,在池中央建设一个监测平台,并且在池底铺设一层菜籽饼与腐殖土,厚度为20~30cm,在腐殖土上面种植水草,再注入清水,水深1.8~2.3m;所述监测平台上面设置有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pH值监测装置、水质监测装置、溶解氧监测装置和氨氮含量监测装置,所述pH值监测装置、水质监测装置、溶解氧监测装置和氨氮含量监测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监测平台的外侧壁,所述监测系统与养殖池外部的中央控制系统连接;2)草鱼的放养:选择无伤病、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长5~7cm,体重规格为210~260g/尾的鱼苗,与少量鲶鱼与鲫鱼一起混合放养,草鱼养殖密度为500~600kg/亩;3)草鱼投喂:按照草鱼生长的体重进行饲料投喂,在草鱼达到160g之前,饲喂投放富硒豆粕与腐熟有机肥的混合肥,每5~7天,施混合肥1次,每次每亩放60~80kg;草鱼达到180g之后,投放草鱼饲料养殖,投放量为鱼重的3~4%,每天喂食2次,喂食时间为上午9点~10点,下午4~5点;所述草鱼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玉米粉55~65份、高粱粉20~30份、发酵苦丁叶20~30份、鱼骨粉16~25份、壳聚糖3~6份、麦饭石粉14~18份、矿物盐混合料0.6~1.8份、多维预混料0.5~1.5份、蛋氨酸锌1.2~1.7份以及酵母菌2~5份;4)病虫害的防治:监测系统对所述底层的养殖水源的水质进行检测预防病害对草鱼的感染。优选地,所述菜籽饼与所述腐殖土的质量之比为1:3~5。优选地,所述富硒豆粕与腐熟有机肥的质量之比为1:2~4。优选地,所述发酵苦丁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苦丁叶加入进行打浆处理,然后加入光合细菌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5~28℃,发酵时间为65h~72h,将发酵液进行过滤,滤液进行浓缩干燥即可获得发酵苦丁叶。优选地,所述光合细菌的加入量为所述苦丁叶的重量的2.3~4.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在养殖池中建设一个监测平台,监测平台上面设置有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包括pH值监测装置、水质监测装置、溶解氧监测装置和氨氮含量监测装置,通过对养殖池中水质环境的监测,并进行实时调节,可以使得草鱼长期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提高了草鱼的存活率。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草鱼投喂饲料的时候分阶段投喂不同的饲料。草鱼达到160g之前,饲喂投放富硒豆粕与腐熟有机肥的混合肥,在这个阶段可以迅速使得鱼体内迅速积累硒元素。草鱼达到180g之后,投放草鱼饲料养殖,草鱼饲料主要由玉米粉、高粱粉、发酵苦丁叶、鱼骨粉、壳聚糖、麦饭石粉、矿物盐混合料、多维预混料、蛋氨酸锌以及酵母菌制成,其中发酵苦丁叶是光合细菌发酵制备得到,不仅可以改善草鱼肉质,还能够改善养殖池水中的环境,壳聚糖及麦饭石粉也有助于改善水环境。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态养殖池建立: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池底平坦、阳光充足的地方建养殖池,抽干养殖池的水进行暴晒处理,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并用清水清洗池,在池中央建设一个监测平台,并且在池底铺设一层菜籽饼与腐殖土,厚度为26cm,在腐殖土上面种植水草,再注入清水,水深2.1m;监测平台上面设置有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包括pH值监测装置、水质监测装置、溶解氧监测装置和氨氮含量监测装置,pH值监测装置、水质监测装置、溶解氧监测装置和氨氮含量监测装置均设置在监测平台的外侧壁,监测系统与养殖池外部的中央控制系统连接;菜籽饼与腐殖土的质量之比为1:3。2)草鱼的放养:选择无伤病、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长6cm,体重规格为230g/尾的鱼苗,与少量鲶鱼与鲫鱼一起混合放养,草鱼养殖密度为540kg/亩;3)草鱼投喂:按照草鱼生长的体重进行饲料投喂,在草鱼达到160g之前,饲喂投放富硒豆粕与腐熟有机肥的混合肥,富硒豆粕与腐熟有机肥的质量之比为1:2。每7天,施混合肥1次,每次每亩放80kg;草鱼达到180g之后,投放草鱼饲料养殖,投放量为鱼重的3%,每天喂食2次,喂食时间为上午9点~10点,下午4~5点;草鱼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玉米粉60份、高粱粉20份、发酵苦丁叶20份、鱼骨粉20份、壳聚糖6份、麦饭石粉14份、矿物盐混合料0.6份、多维预混料1.1份、蛋氨酸锌1.4份以及酵母菌3份;4)病虫害的防治:监测系统对底层的养殖水源的水质进行检测预防病害对草鱼的感染。发酵苦丁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苦丁叶加入进行打浆处理,然后加入光合细菌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72h,将发酵液进行过滤,滤液进行浓缩干燥即可获得发酵苦丁叶。光合细菌的加入量为苦丁叶的重量的2.3%。实施例2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态养殖池建立: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池底平坦、阳光充足的地方建养殖池,抽干养殖池的水进行暴晒处理,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并用清水清洗池,在池中央建设一个监测平台,并且在池底铺设一层菜籽饼与腐殖土,厚度为20cm,在腐殖土上面种植水草,再注入清水,水深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生态养殖池建立: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池底平坦、阳光充足的地方建养殖池,抽干养殖池的水进行暴晒处理,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并用清水清洗池,在池中央建设一个监测平台,并且在池底铺设一层菜籽饼与腐殖土,厚度为20~30cm,在腐殖土上面种植水草,再注入清水,水深1.8~2.3m;所述监测平台上面设置有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pH值监测装置、水质监测装置、溶解氧监测装置和氨氮含量监测装置,所述pH值监测装置、水质监测装置、溶解氧监测装置和氨氮含量监测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监测平台的外侧壁,所述监测系统与养殖池外部的中央控制系统连接;/n2)草鱼的放养:选择无伤病、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长5~7cm,体重规格为210~260g/尾的鱼苗,与少量鲶鱼与鲫鱼一起混合放养,草鱼养殖密度为500~600kg/亩;/n3)草鱼投喂:按照草鱼生长的体重进行饲料投喂,在草鱼达到160g之前,饲喂投放富硒豆粕与腐熟有机肥的混合肥,每5~7天,施混合肥1次,每次每亩放60~80kg;草鱼达到180g之后,投放草鱼饲料养殖,投放量为鱼重的3~4%,每天喂食2次,喂食时间为上午9点~10点,下午4~5点;所述草鱼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玉米粉55~65份、高粱粉20~30份、发酵苦丁叶20~30份、鱼骨粉16~25份、壳聚糖3~6份、麦饭石粉14~18份、矿物盐混合料0.6~1.8份、多维预混料0.5~1.5份、蛋氨酸锌1.2~1.7份以及酵母菌2~5份;/n4)病虫害的防治:监测系统对所述底层的养殖水源的水质进行检测预防病害对草鱼的感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生态养殖池建立: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池底平坦、阳光充足的地方建养殖池,抽干养殖池的水进行暴晒处理,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并用清水清洗池,在池中央建设一个监测平台,并且在池底铺设一层菜籽饼与腐殖土,厚度为20~30cm,在腐殖土上面种植水草,再注入清水,水深1.8~2.3m;所述监测平台上面设置有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pH值监测装置、水质监测装置、溶解氧监测装置和氨氮含量监测装置,所述pH值监测装置、水质监测装置、溶解氧监测装置和氨氮含量监测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监测平台的外侧壁,所述监测系统与养殖池外部的中央控制系统连接;
2)草鱼的放养:选择无伤病、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长5~7cm,体重规格为210~260g/尾的鱼苗,与少量鲶鱼与鲫鱼一起混合放养,草鱼养殖密度为500~600kg/亩;
3)草鱼投喂:按照草鱼生长的体重进行饲料投喂,在草鱼达到160g之前,饲喂投放富硒豆粕与腐熟有机肥的混合肥,每5~7天,施混合肥1次,每次每亩放60~80kg;草鱼达到180g之后,投放草鱼饲料养殖,投放量为鱼重的3~4%,每天喂食2次,喂食时间为上午9点~10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兴云曹中学曹双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太湖画里天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