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晓冬专利>正文

电力自动化设备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0365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散热领域,且公开了电力自动化设备散热装置,包括支撑托盘、固定柜以及冷却装置,固定柜为内部空腔结构,且固定柜设于支撑托盘顶部,固定柜与支撑托盘之间固定连接支撑脚,支撑脚顶部固定连接于固定柜底部,且支撑脚底部通过螺栓与支撑托盘顶部固定连接,冷却装置设于固定柜一侧,且冷却装置固定连接于支撑托盘顶部,固定柜朝向冷却装置一侧开设有通孔,冷却装置通过固定柜一侧开设的通孔与固定柜固定连接,且冷却装置一端穿插固定柜一侧开设的通孔内部,固定柜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固定柜内壁固定连接,且温度传感器与冷却装置电性连接,有效的提高了固定柜内部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自动化设备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散热领域,具体为电力自动化设备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现代电力自动化系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力自动化设备往往安装于设备箱内,从而保护电力自动化设备,由于设备箱的内部空间狭小,会造成气流不流通,从而使得设备箱内部在电力自动化设备运行时温度过高从而影响电力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转,因此需要对电力设备进行降温以保证其正常工作。为此,我们设计了电力自动化设备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电力自动化设备散热装置,解决了电力设备气流不流通而导致的内部温度过高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力自动化设备散热装置,包括支撑托盘、固定柜以及冷却装置,所述固定柜为内部空腔结构,且固定柜设于支撑托盘顶部,固定柜与支撑托盘之间固定连接支撑脚,所述支撑脚顶部固定连接于固定柜底部,且支撑脚底部通过螺栓与支撑托盘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装置设于固定柜一侧,且冷却装置固定连接于支撑托盘顶部,所述固定柜朝向冷却装置一侧开设有通孔,冷却装置通过固定柜一侧开设的通孔与固定柜固定连接,且冷却装置一端穿插固定柜一侧开设的通孔内部,所述固定柜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固定柜内壁固定连接,且温度传感器与冷却装置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柜包括电机、连动杆、扇叶、第一外壳、第二外壳以及固定柱,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分别为内部空腔结构,且第二外壳设于第一外壳内侧,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之间固定连接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于第二外壳底部,且固定柱顶部固定连接于第二外壳底部,固定柱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一外壳内侧底部,所述连动杆设于第二外壳的内侧,且连动杆通过轴承与第二外壳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连动杆一端与第二外壳底部活动连接,连动杆另一端与电机的转向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设于二外壳与第一外壳之间,电机固定连接于第一外壳底部,且第二外壳底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连动杆外表面设有若干个扇叶,扇叶固定连接于连动杆。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水箱、水泵、第一连接管以及第二连接管,所述水箱设于支撑托盘一侧,且水箱与水泵之间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水泵通过螺栓与支撑托盘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泵与固定柜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呈S型结构,第一连接管一端与水泵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管环绕固定在第二外壳的外表面上,且第一连接管另一端与水箱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连动杆外表面设有若干个扇叶,且扇叶宽度小于第二外壳半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外壳、第一连接管以及第二连接管分别为冷轧钢板材质制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技术,通过固定柜与冷却装置的相互配合,使其有效的提高固定柜内部的冷却效果,通过冷却装置有效的带走固定柜内部热量,有效的解决了因固定柜内部过高而导致的电力自动化设备无法正常运转的问题,且通过温度传感器、电机、连动杆以及扇叶的相互配合,当第二外壳内部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触发电机运转,由于连动杆固定连接于电机的转向轴上,通过电机带动连动杆转动,从而实现了电机带动连动杆外表面上设置的扇叶转动,进一步加强了固定柜内部温度控制能力,有效的提高了固定柜内部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柜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托盘;2、固定柜;3、支撑脚;4、冷却装置;5、水箱;6、水泵;7、第一连接管;8、第二连接管;9、温度传感器;10、电机;11、连动杆;12、扇叶;13、第一外壳;14、第二外壳;15、固定柱;16、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看图1-3:电力自动化设备散热装置,包括支撑托盘1、固定柜2以及冷却装置4,所述固定柜2为内部空腔结构,且固定柜2设于支撑托盘1顶部,固定柜2与支撑托盘1之间固定连接支撑脚3,所述支撑脚3顶部固定连接于固定柜2底部,且支撑脚3底部通过螺栓与支撑托盘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装置4设于固定柜2一侧,且冷却装置4固定连接于支撑托盘1顶部,所述固定柜2朝向冷却装置4一侧开设有通孔,冷却装置4通过固定柜2一侧开设的通孔与固定柜2固定连接,且冷却装置4一端穿插固定柜2一侧开设的通孔内部,所述固定柜2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9与固定柜2内壁固定连接,且温度传感器9与冷却装置4电性连接,所述固定柜2包括电机10、连动杆11、扇叶12、第一外壳13、第二外壳14以及固定柱15,所述第一外壳13与第二外壳14分别为内部空腔结构,且第二外壳14设于第一外壳13内侧,第二外壳14与第一外壳13之间固定连接固定柱15,所述固定柱15设于第二外壳14底部,且固定柱15顶部固定连接于第二外壳14底部,固定柱15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一外壳13内侧底部,所述连动杆11设于第二外壳14的内侧,且连动杆11通过轴承16与第二外壳14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连动杆11一端与第二外壳14底部活动连接,连动杆11另一端与电机10的转向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0设于二外壳与第一外壳13之间,电机10固定连接于第一外壳13底部,且第二外壳14底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连动杆11外表面设有若干个扇叶12,扇叶12固定连接于连动杆11,且扇叶12宽度小于第二外壳14半径长度,通过温度传感器9、电机10、连动杆11以及扇叶12的相互配合,当第二外壳14内部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9触发电机10运转,由于连动杆11固定连接于电机10的转向轴上,通过电机10带动连动杆11转动,从而实现了电机10带动连动杆11外表面上设置的扇叶12转动,进一步加强了固定柜2内部温度控制能力,有效的提高了固定柜2内部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结构简单。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4包括水箱5、水泵6、第一连接管7以及第二连接管8,所述水箱5设于支撑托盘1一侧,且水箱5与水泵6之间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8,水泵6通过螺栓与支撑托盘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泵6与固定柜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7,且第一连接管7呈S型结构,第一连接管7一端与水泵6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管7环绕固定在第二外壳14的外表面上,且第一连接管7另一端与水箱5相连,所述第二外壳14、第一连接管7以及第二连接管8分别为冷轧钢板材质制作,通过固定柜2与冷却装置4的相互配合,使其有效的提高固定柜2内部的冷却效果,通过冷却装置4有效的带走固定柜2内部热量,有效的解决了因固定柜2内部过高而导致的电力自动化设备无法正常运转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电力自动化设备散热装置,包括支撑托盘(1)、固定柜(2)以及冷却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柜(2)为内部空腔结构,且固定柜(2)设于支撑托盘(1)顶部,固定柜(2)与支撑托盘(1)之间固定连接支撑脚(3),所述支撑脚(3)顶部固定连接于固定柜(2)底部,且支撑脚(3)底部通过螺栓与支撑托盘(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装置(4)设于固定柜(2)一侧,且冷却装置(4)固定连接于支撑托盘(1)顶部,所述固定柜(2)朝向冷却装置(4)一侧开设有通孔,冷却装置(4)通过固定柜(2)一侧开设的通孔与固定柜(2)固定连接,且冷却装置(4)一端穿插固定柜(2)一侧开设的通孔内部,所述固定柜(2)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9)与固定柜(2)内壁固定连接,且温度传感器(9)与冷却装置(4)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力自动化设备散热装置,包括支撑托盘(1)、固定柜(2)以及冷却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柜(2)为内部空腔结构,且固定柜(2)设于支撑托盘(1)顶部,固定柜(2)与支撑托盘(1)之间固定连接支撑脚(3),所述支撑脚(3)顶部固定连接于固定柜(2)底部,且支撑脚(3)底部通过螺栓与支撑托盘(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装置(4)设于固定柜(2)一侧,且冷却装置(4)固定连接于支撑托盘(1)顶部,所述固定柜(2)朝向冷却装置(4)一侧开设有通孔,冷却装置(4)通过固定柜(2)一侧开设的通孔与固定柜(2)固定连接,且冷却装置(4)一端穿插固定柜(2)一侧开设的通孔内部,所述固定柜(2)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9)与固定柜(2)内壁固定连接,且温度传感器(9)与冷却装置(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自动化设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柜(2)包括电机(10)、连动杆(11)、扇叶(12)、第一外壳(13)、第二外壳(14)以及固定柱(15),所述第一外壳(13)与第二外壳(14)分别为内部空腔结构,且第二外壳(14)设于第一外壳(13)内侧,第二外壳(14)与第一外壳(13)之间固定连接固定柱(15),所述固定柱(15)设于第二外壳(14)底部,且固定柱(15)顶部固定连接于第二外壳(14)底部,固定柱(15)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一外壳(13)内侧底部,所述连动杆(11)设于第二外壳(14)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秦晓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