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驻极体麦克风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32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驻极体麦克风组件,包括电路板及一或多个驻极体麦克风,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一或多个通孔,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穿设在所述通孔中,且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的侧面和所述通孔的孔壁相接触配合,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的正面和所述电路板的正面位于同一侧,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的背面和所述电路板的背面位于同一侧。该驻极体麦克风组件在保证声接收性能的同时减小了组件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驻极体麦克风组件
本技术属于麦克风应用领域,涉及一种驻极体麦克风组件。
技术介绍
驻极体麦克风是一种常用在音频音响设备装置中的麦克风,驻极体麦克风能够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驻极体麦克风通常包括:金属外壳,以及在金属外壳内依次排布的金属垫、驻极体结构、塑料支架、金属背电极和场效应晶体管等。驻极体麦克风通常装在电路板上从而形成麦克风阵列,以便于装配于产品中进行使用。如中国专利CN208572341U公开的一种改良型麦克风阵列模组,其包括有线路板和阵列布置于线路板上的若干个单指向麦克风,若干个单指向麦克风于线路板上布置成一排以将线路板分隔成第一侧区域、第二侧区域,单指向麦克风的指向均朝向线路板的第一侧区域。这种结构的麦克风阵列中,麦克风以圆周形侧面接触线路板的方式竖直放置在线路板上,模组厚度较大,导致体积较大,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驻极体麦克风组件,其在保证声接收性能的同时减小了组件厚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驻极体麦克风组件,包括电路板及一或多个驻极体麦克风,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一或多个通孔,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穿设在所述通孔中,且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的侧面和所述通孔的孔壁相接触配合,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的正面和所述电路板的正面位于同一侧,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的背面和所述电路板的背面位于同一侧。优选地,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组件还包括一或多个用于将所述驻极体麦克风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的支架。更优选地,所述支架为导电支架,所述驻极体麦克风通过所述导电支架和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的背面设置有一对焊盘,所述导电支架和所述焊盘焊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支架包括一对金属线,各所述焊盘分别和一个所述金属线对应焊接。在一具体且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线跨过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的背面且其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焊盘和所述金属线的中部焊接。具体地,所述一对金属线相互平行或并列设置。优选地,所述金属线为跳线。优选地,所述通孔为与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的圆周形侧面相互配合的圆孔。优选地,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通孔中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驻极体麦克风,多个所述驻极体麦克风沿直线或弧线排列构成阵列。本技术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驻极体麦克风组件中,将驻极体麦克风嵌设在电路板的通孔中,驻极体麦克风的正面和反面都能够为开放状态从而接触声波,保证了良好的声接收性能,同时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竖直排放方式,显著降低了驻极体麦克风组件的整体厚度,美化了外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驻极体麦克风组件的前视图;图2为图1所示驻极体麦克风组件的仰视图;图3为图1所示驻极体麦克风组件的侧视图;图4为图1所示驻极体麦克风组件的后视图;图5为图1中电路板的前视图。其中:1、电路板;11、正面;12、背面;13、通孔;2、驻极体麦克风;21、正面;22、背面;23、侧面;24、焊盘;3、支架;30、金属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驻极体麦克风组件。参照图1至图4所示,该驻极体麦克风组件主要包括电路板1(PCB板)及一或多个驻极体麦克风2。本实施例中,驻极体麦克风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驻极体麦克风2沿直线或弧线排列构成阵列。如图5所示,电路板1上开设有一或多个通孔13,通孔13自电路板1的正面贯通至电路板1的背面,通孔13的数量具体和驻极体麦克风2的数量一一对应,各驻极体麦克风2分别穿设在对应的通孔13中,每个通孔13中分别嵌设有一个驻极体麦克风2。结合图2和图3所示,驻极体麦克风2整体大致呈圆柱形,从而具有相对的正面21和背面22以及圆周形的侧面23。上述通孔13的形状为与驻极体麦克风2的圆周形侧面23相互配合的圆孔,驻极体麦克风2嵌设在电路板1的通孔13中,且驻极体麦克风2的侧面23和通孔13的孔壁接触配合,优选为二者紧密贴合。驻极体麦克风2的正面21和背面22则延伸至通孔13外,使得驻极体麦克风2的正面21和电路板1的正面11位于同一侧,驻极体麦克风2的背面22和电路板1的背面12位于同一侧。该驻极体麦克风2组件还包括一或多个用于将驻极体麦克风2固定于电路板1上的支架3。支架3的数量具体和驻极体麦克风2的数量一一对应,每个驻极体麦克风2通过一个支架3固定在电路板1上,防止其自通孔13中脱落。进一步地,该支架3为导电支架3,支架3分别和驻极体麦克风2及电路板1电性连接,除固定作用外,支架3还能够实现驻极体麦克风2和电路板1二者之间的电导通。如图3和图4所示,驻极体麦克风2的背面设置有一对焊盘24,导电支架3和焊盘24焊接。具体地,导电支架3包括一对金属线30,该金属线30为硬质金属线,具有一定的抗弯曲性能,例如金属针等。本实施例中,采用跳线作为金属线30,每个焊盘24分别和一个金属线30对应焊接。优选地,金属线30跨过驻极体麦克风2的背面且其两端部分别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电路板1,焊盘24和金属线30的中部焊接。同一个支架3的一对金属线30相互平行或并列设置。上述驻极体麦克风2组件中,将驻极体麦克风2嵌设在电路板1上,驻极体麦克风2的正面21和反面22都能够为开放状态从而接触声波,保证了良好的声接收性能,同时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竖直放置方式,显著降低了驻极体麦克风2组件的整体厚度,美化了外观。在同等声接收性能条件下,可以做的更薄,外观更美。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目的在于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驻极体麦克风组件,包括电路板及一或多个驻极体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一或多个通孔,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穿设在所述通孔中,且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的侧面和所述通孔的孔壁相接触配合,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的正面和所述电路板的正面位于同一侧,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的背面和所述电路板的背面位于同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驻极体麦克风组件,包括电路板及一或多个驻极体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一或多个通孔,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穿设在所述通孔中,且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的侧面和所述通孔的孔壁相接触配合,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的正面和所述电路板的正面位于同一侧,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的背面和所述电路板的背面位于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极体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组件还包括一或多个用于将所述驻极体麦克风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的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极体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导电支架,所述驻极体麦克风通过所述导电支架和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驻极体麦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的背面设置有一对焊盘,所述导电支架和所述焊盘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驻极体麦克风组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野锋叶超马登永沐永生樊松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上声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