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逆光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030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逆光摄像装置,该装置包括摄像头本体,所述摄像头本体包括壳体以及摄像镜面;滤光片切换器,所述滤光片切换器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偏振镜片、透视镜片以及镜片切换组件;所述偏振镜片以及所述透视镜片各自的表面均与所述摄像镜面的表面平行。本申请提供的防逆光摄像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可靠性强。通过对光照度的检测,可以控制偏振镜片以及透视镜片在摄像头本体摄像光路中自由切换,可以保证在外部光线强度过大或逆光拍摄时,可以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同时可以保证在非逆光拍摄时不会出现固定放置偏振镜片造成的光线变暗拍摄效果不清晰的问题。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逆光摄像装置
本技术涉及摄像头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逆光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摄像就是使用摄像机(视频拍摄设备)把光学图像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存储或者传输。当我们拍摄一个物体时,此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例如摄像管的靶面)上,再通过摄像器件把光转变为电能,即得到了“视频信号”。光电信号很微弱,需通过预放电路进行放大,再经过各种电路进行处理和调整,最后得到的标准信号可以送到录像机等记录媒介上记录下来,或通过传播系统传播或送到监视器上显示出来。随着近几年安防行业的快速发展,摄像机也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也能够看到摄像头的身影,尤其在户外使用摄像头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逆光的现象,逆光的时候,与背景的亮度相比,被拍摄的物体就会显得比较暗,容易形成阴影,背光太强还会造成主体较强程度的曝光不足;导致监视器画面上就会出现一片边缘模糊的白斑,影响摄影效果。为了解决户外使用的摄像头由于逆光拍摄不清晰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多种措施,例如,在摄像机镜头前安装偏振镜片、设置光线遮挡装置等措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防止逆光不清晰的措施均存在一定的缺点。安装偏振镜片虽然可以解决逆光不清晰的问题,但是在阴天或者光线较暗时摄像头获取的图像不清晰。采用光线遮挡装置时,当出现光线直射时,防逆光效果基本消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逆光摄像装置。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防逆光摄像装置,包括:摄像头本体,所述摄像头本体包括壳体以及摄像镜面;滤光片切换器,所述滤光片切换器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偏振镜片、透视镜片以及镜片切换组件;所述偏振镜片以及所述透视镜片各自的表面均与所述摄像镜面的表面平行;所述镜片切换组件用于实现所述偏振镜片、所述透视镜片在所述摄像头本体摄像光路中的切换;光照度传感器,所述光照度传感器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光照度传感器的感光元件的朝向与所述摄像镜面的朝向相同。优选地:所述透视镜片的内侧面和/外侧面设置有光致变色层。优选地:所述光致变色层为光致变色油墨层。优选地:所述透视镜为可截止红外光的蓝玻璃片。优选地:所述摄像头本体上设置有防雨罩,所述镜片切换组件以及所述光照度传感器位于所述防雨罩下方。优选地:所述防雨罩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防雨罩上形成有凹凸形状的散热结构。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本技术,可以实现一种防逆光摄像装置,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装置可以包括摄像头本体,所述摄像头本体包括壳体以及摄像镜面;滤光片切换器,所述滤光片切换器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偏振镜片、透视镜片以及镜片切换组件;所述偏振镜片以及所述透视镜片各自的表面均与所述摄像镜面的表面平行;所述镜片切换组件用于实现所述偏振镜片、所述透视镜片在所述摄像头本体摄像光路中的切换;光照度传感器,所述光照度传感器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光照度传感器的感光元件的朝向与所述摄像镜面的朝向相同。本申请提供的防逆光摄像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可靠性强。通过对光照度的检测,可以控制偏振镜片以及透视镜片在摄像头本体摄像光路中自由切换,可以保证在外部光线强度过大或逆光拍摄时,可以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同时可以保证在非逆光拍摄时不会出现固定放置偏振镜片造成的光线变暗拍摄效果不清晰的问题。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逆光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1、摄像镜面2、偏振镜片3、透视镜片4、镜片切换组件5、光照度传感器6、防雨罩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见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逆光摄像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摄像头本体,所述摄像头本体包括壳体1以及摄像镜面2;滤光片切换器,所述滤光片切换器与所述壳体1相连,所述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偏振镜片3、透视镜片4以及镜片切换组件5;所述偏振镜片3以及所述透视镜片4各自的表面均与所述摄像镜面2的表面平行;所述镜片切换组件5用于实现所述偏振镜片3、所述透视镜片4在所述摄像头本体摄像光路中的切换。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滤光片进入光路或退出光路的切换组件。该镜片切换组件可以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双滤光片组件和驱动装置,所述盒体包括第一腔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上的第二腔体,所述双滤光片组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双滤光片组件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直线往复移动;所述双滤光片组件包括并排设置的偏振镜片以及透视镜片;所述第一腔体上设置有通光孔,且所述双滤光片组件在直线往复移动过程中仅有一个滤光片能正对所述通光孔。在使用时,该透光孔可以与摄像镜面正对,保证光线可以通过该透光孔进入摄像镜面。在不需要偏振镜片进入光路时,驱动装置可以驱动透光镜片进入第一腔体内并驱动偏振镜片退出第一腔体,此时光线经过透光镜片进入摄像镜面。当需要偏振镜片进入光路中时,驱动装置驱动透光镜片退出第一腔体内并驱动偏振镜片进入第一腔体,此时光线经过偏振镜片进入摄像镜面。通过上述镜片切换组件即可以实现偏振镜片和透光镜片在摄像光路中进出的自由切换。该驱动装置可以采用设置两组电动伸缩杆组件的方式,两组电动伸缩杆组件各自的顶部分别与偏振镜片以及透光镜片相连,电动伸缩杆组件通过伸缩杆的伸缩实现驱动镜片做直线往复运动,以便实现偏振镜片以及透光镜片在光路中的自由进出。光照度传感器6,所述光照度传感器6与所述壳体1相连,所述光照度传感器6的感光元件的朝向与所述摄像镜面2的朝向相同。该光照度传感器6的原理为,不同角度光线透过余弦修正器汇聚到感光区域、汇聚到感光区域的太阳光通过蓝色和黄色进口滤光片过滤掉可见光以外的光线;透过滤光片的可见光照射到进口光敏二极管,光敏二极管根据可见光照度大小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进入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根据温度感应电路,将采集到的光电信号进行温度补偿,以输出精准的线性电信号。进一步的,所述透视镜片4的内侧面和/外侧面设置有光致变色层。具体的,所述光致变色层为光致变色油墨层。进一步的,所述透视镜4为可截止红外光的蓝玻璃片。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本体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逆光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摄像头本体,所述摄像头本体包括壳体以及摄像镜面;/n滤光片切换器,所述滤光片切换器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偏振镜片、透视镜片以及镜片切换组件;所述偏振镜片以及所述透视镜片各自的表面均与所述摄像镜面的表面平行;所述镜片切换组件用于实现所述偏振镜片、所述透视镜片在所述摄像头本体摄像光路中的切换;/n光照度传感器,所述光照度传感器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光照度传感器的感光元件的朝向与所述摄像镜面的朝向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逆光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摄像头本体,所述摄像头本体包括壳体以及摄像镜面;
滤光片切换器,所述滤光片切换器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偏振镜片、透视镜片以及镜片切换组件;所述偏振镜片以及所述透视镜片各自的表面均与所述摄像镜面的表面平行;所述镜片切换组件用于实现所述偏振镜片、所述透视镜片在所述摄像头本体摄像光路中的切换;
光照度传感器,所述光照度传感器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光照度传感器的感光元件的朝向与所述摄像镜面的朝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光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视镜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政周欣闫石马迪李文佳朱林管学超王存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望开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博望华科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