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人体脉搏信号的模拟前端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297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人体脉搏信号的模拟前端电路,包括电容C1、C’1、C2、C’2、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人体脉搏信号的模拟前端电路
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人体脉搏信号的模拟前端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更加重视,生物医疗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此外,微电子技术与生物医学不断结合并创新进步,使之更加便捷化、智能化、高效化。例如,部分智能手机和智能手环等便携设备带有心率监测和血氧测量等功能。不断将医疗保健元素不断的向便捷式电子产品引入,使得对于脉搏、血氧、体温和血压等表征人体健康水平的信息的获取更加简易。但由于人体脉搏信号存在幅度小、频率低、且易受干扰等特性,故信号的预处理不可或缺。高性能的信号处理电路应具备放大弱幅信号、滤除主信号频率外的无关信号的作用,且能为后续的模数转换提供输入保障。与此同时,信号处理电路设计时应考虑不能引进过多的噪声与失调,且应具有较高的共模抑制比(CMRR)和电源抑制比(PSRR)。由于人体脉搏信号频率集中在0.5Hz-5Hz,最高不超过40Hz,所以对于人体脉搏信号的模拟前端电路,需要设计极低的低频截止点来去除信号以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人体脉搏信号的模拟前端电路,其特征是,该模拟前端电路包括电容C1、C’1、C2、C’2、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人体脉搏信号的模拟前端电路,其特征是,该模拟前端电路包括电容C1、C’1、C2、C’2、CL和C’L,伪电阻Rpseudo和R’pseudo,以及跨导放大器;
电容C1的一端形成模拟前端电路的正向输入端,并与输入电压信号Vin+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与OTA的正向输入端相连;电容C’1的一端形成模拟前端电路的反向输入端,并与输入电压信号Vin-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与跨导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相连;
电容C2的一端与跨导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跨导放大器的反向输出端相连;电容C’2的一端与跨导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跨导放大器的正向输出端相连;
伪电阻Rpseudo的A端与跨导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相连,B端与跨导放大器的反向输出端相连;伪电阻R’pseudo的A端与跨导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相连,B端与跨导放大器的正向输出端相连;
电容CL的一端与跨导放大器的反向输出端相连,并形成模拟前端电路的反向输出端,电容CL的另一端与地端相连;电容C’L的一端与跨导放大器的反向输出端相连,并形成模拟前端电路的正向输出端,电容C’L的另一端与地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人体脉搏信号的模拟前端电路,其特征是,电容C1和C’1的型号相同,电容C2和C’2的型号相同,电容CL和C’L的型号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人体脉搏信号的模拟前端电路,其特征是,伪电阻Rpseudo和R’pseudo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人体脉搏信号的模拟前端电路,其特征是,伪电阻包括PMOS管M15、M16、M19和M20,以及NMOS管M17、M18和Mc;
PMOS管M15的栅极、PMOS管M16的栅极、NMOS管M17的源极和衬底、NMOS管M18的源极和衬底、PMOS管M19的栅极、PMOS管M20的栅极、以及NMOS管Mc的漏极相连接;
PMOS管M15的漏极和衬底、NMOS管M18的栅极、以及PMOS管M19的源极相连接;PMOS管M16的漏极和衬底、NMOS管M17的栅极、以及PMOS管M20的源极相连接;
PMOS管M15的源极与PMOS管M16的源极相连接;NMOS管M17的漏极和NMOS管M18的漏极相连,并与电压VDD相连;NMOS管Mc衬底和漏极连接,并与电压VSS相连;NMOS管Mc的栅极与电压Vcontrol连接;
PMOS管M19的衬底和漏极连接,并形成伪电阻的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宏卫肖鑫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