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柜高效除湿装置,属于电力柜除湿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除湿箱,所述除湿箱转动连接在壳体内,且除湿箱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壳体内壁的正面和背面贴合,所述除湿箱内设置有隔板,且除湿箱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两个通孔,且每两个通孔对称设置在隔板的左右两侧,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传动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除湿箱,并在除湿箱内设置石灰包,当电力柜内的空气经过除湿箱内时,空气中的水分可以被石灰包吸收,隔板可以将除湿箱内的石灰包分隔成两组,这样两组可以相互替换工作,没有吸收水汽的一组可以被干燥,从而可以反复使用,不需要工人对石灰包进行更换,方便了工人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柜高效除湿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柜除湿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柜高效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配电柜(箱)分动力配电柜(箱)和照明配电柜(箱)、计量柜(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电力柜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内部会侵入大量水汽,让电力柜内部的环境变的较为潮湿而影响电力柜工作,现有的电力柜潮湿方式一般是在电力柜内部放置大量干燥剂,不仅节省能源且可以反复使用,然而干燥剂具有吸水饱和性,因此一段时间后需要工人对干燥剂进行更换,这样对工人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电力柜高效除湿装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力柜高效除湿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柜高效除湿装置,包括壳体和除湿箱,所述除湿箱转动连接在壳体内,且除湿箱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壳体内壁的正面和背面贴合,所述除湿箱内设置有隔板,且除湿箱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两个通孔,且每两个通孔对称设置在隔板的左右两侧,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传动辊,且每两个传动辊上下对称设置,且两个上下对称的传动辊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且传动带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石灰包,所述传动辊转动连接在隔板与除湿箱之间,且每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传动辊相对的一端均贯穿于容腔内,且容腔开设在隔板内部,且两个传动辊相对的一端分别与第二传动轮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容腔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轮,且第一传动轮与两个第二传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右侧面与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马达固定连接在隔板的右侧面,且马达与外部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正面通过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轴承上下对称设置,且两个轴承均套接在转轴的外表面,所述转轴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柱,且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且两个螺纹帽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位于螺纹帽的后侧,所述连接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滑套,且滑套内套接有滑杆,且滑杆的外表面通过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壳体的背面,所述连接板靠近壳体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压板,且两个压板分别位于壳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开设的限位孔内,所述壳体的右侧面设置有盖板,且壳体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加热管,且两个电加热管对称设置在壳体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且电加热管与外部控制开关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传动带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传动带前后对称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上表面卡接有风扇,所述风扇与外部控制开关电性连接,且风扇与通孔的位置相互对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壳体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右侧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除湿箱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且若干个透气孔均匀分布在隔板的左右两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压板远离连接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位于壳体内,且橡胶垫的外表面与壳体的内壁贴合。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除湿箱,并在除湿箱内设置石灰包,当电力柜内的空气经过除湿箱内时,空气中的水分可以被石灰包吸收,通过设置传动带和石灰包,传动带旋转时可以带动多个石灰包同时旋转,使得每个石灰包都可以与空气均匀的接触并吸收水汽,解决了传统石灰包堆积放置而导致无法充分吸收空气中水汽的缺点,通过设置隔板,隔板可以将除湿箱内的石灰包分隔成两组,这样两组可以相互替换工作,没有吸收水汽的一组可以被干燥,从而可以反复使用,不需要工人对石灰包进行更换,方便了工人的工作。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电加热管,电加热管可以加热壳体内的空气,且热空气可以通过透气孔进入壳体内,从而可以有效的干燥潮湿的石灰包,使得石灰包内的水汽可以被干燥蒸发,让石灰包重新具备吸水干燥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力柜高效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力柜高效除湿装置除湿箱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力柜高效除湿装置中壳体右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壳体;2、除湿箱;3、通孔;4、透气孔;5、支撑板;6、风扇;7、传动带;8、石灰包;9、隔板;10、皮带;11、第一传动轮;12、第二传动轮;13、容腔;14、马达;15、安装孔;16、安装板;17、盖板;18、转轴;19、轴承;20、螺纹柱;21、螺纹帽;22、压板;23、滑杆;24、滑套;25、连接板;26、橡胶垫;27、电加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柜高效除湿装置,包括壳体1和除湿箱2,所述除湿箱2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且除湿箱2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壳体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贴合,所述除湿箱2内设置有隔板9,且除湿箱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两个通孔3,且每两个通孔3对称设置在隔板9的左右两侧,所述隔板9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传动辊,且每两个传动辊上下对称设置,且两个上下对称的传动辊之间通过传动带7传动连接,且传动带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石灰包8,所述传动辊转动连接在隔板9与除湿箱2之间,且每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传动辊相对的一端均贯穿于容腔13内,且容腔13开设在隔板9内部,且两个传动辊相对的一端分别与第二传动轮12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容腔13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轮11,且第一传动轮11与两个第二传动轮12之间通过皮带1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11的右侧面与马达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马达14固定连接在隔板9的右侧面,且马达14与外部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的正面通过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有轴承19,所述轴承19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轴承19上下对称设置,且两个轴承19均套接在转轴18的外表面,所述转轴18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柱20,且螺纹柱20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21,且两个螺纹帽2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5,且连接板25位于螺纹帽21的后侧,所述连接板2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滑套24,且滑套24内套接有滑杆23,通过设置滑套24和滑杆23,螺纹帽21移动时可以通过连接板25带动滑套24沿着滑杆23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螺纹帽21在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柜高效除湿装置,包括壳体(1)和除湿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箱(2)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且除湿箱(2)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壳体(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贴合,所述除湿箱(2)内设置有隔板(9),且除湿箱(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两个通孔(3),且每两个通孔(3)对称设置在隔板(9)的左右两侧,所述隔板(9)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传动辊,且每两个传动辊上下对称设置,且两个上下对称的传动辊之间通过传动带(7)传动连接,且传动带(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石灰包(8),所述传动辊转动连接在隔板(9)与除湿箱(2)之间,且每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传动辊相对的一端均贯穿于容腔(13)内,且容腔(13)开设在隔板(9)内部,且两个传动辊相对的一端分别与第二传动轮(12)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容腔(13)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轮(11),且第一传动轮(11)与两个第二传动轮(12)之间通过皮带(1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11)的右侧面与马达(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马达(14)固定连接在隔板(9)的右侧面,且马达(14)与外部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的正面通过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有轴承(19),所述轴承(19)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轴承(19)上下对称设置,且两个轴承(19)均套接在转轴(18)的外表面,所述转轴(18)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柱(20),且螺纹柱(20)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21),且两个螺纹帽(2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5),且连接板(25)位于螺纹帽(21)的后侧,所述连接板(2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滑套(24),且滑套(24)内套接有滑杆(23),且滑杆(23)的外表面通过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背面,所述连接板(25)靠近壳体(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压板(22),且两个压板(22)分别位于壳体(1)上表面和下表面开设的限位孔内,所述壳体(1)的右侧面设置有盖板(17),且壳体(1)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加热管(27),且两个电加热管(27)对称设置在壳体(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且电加热管(27)与外部控制开关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柜高效除湿装置,包括壳体(1)和除湿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箱(2)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且除湿箱(2)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壳体(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贴合,所述除湿箱(2)内设置有隔板(9),且除湿箱(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两个通孔(3),且每两个通孔(3)对称设置在隔板(9)的左右两侧,所述隔板(9)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传动辊,且每两个传动辊上下对称设置,且两个上下对称的传动辊之间通过传动带(7)传动连接,且传动带(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石灰包(8),所述传动辊转动连接在隔板(9)与除湿箱(2)之间,且每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传动辊相对的一端均贯穿于容腔(13)内,且容腔(13)开设在隔板(9)内部,且两个传动辊相对的一端分别与第二传动轮(12)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容腔(13)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轮(11),且第一传动轮(11)与两个第二传动轮(12)之间通过皮带(1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11)的右侧面与马达(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马达(14)固定连接在隔板(9)的右侧面,且马达(14)与外部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的正面通过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有轴承(19),所述轴承(19)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轴承(19)上下对称设置,且两个轴承(19)均套接在转轴(18)的外表面,所述转轴(18)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柱(20),且螺纹柱(20)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21),且两个螺纹帽(2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5),且连接板(25)位于螺纹帽(21)的后侧,所述连接板(2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滑套(24),且滑套(24)内套接有滑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林,陈勇,胡庆元,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宜电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