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167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断路器,包括壳体、执行机构、保护机构、脱扣器以及试验装置,所述保护机构包括设在壳体内的短路保护装置、过载保护装置以及漏电保护装置,所述保护机构还包括设在壳体内的故障电弧保护装置,所述故障电弧保护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故障电弧的电感器、与电感器电性连接的主控板以及与主控板电性连接的电源板,所述电源板上设有用于控制脱扣器实现断开电路的可控硅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占用空间小、爬电距离大、安全性高、成本低且具有多种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断路器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断路器。
技术介绍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故障电弧保护器是一种智能化的电路保护器,它可以检测并识别线路中的故障电弧和正常工作电弧。主要作用是预防电气线路中接触不良、绝缘不良等故障电弧引起的火灾隐患。根据中国技术专利CN201811442020.9,其公开了一种故障电弧保护断路器,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脱扣部分和电子控制部分,所述脱扣部分,连接在待保护线路中,用于当检测到待保护线路中存在故障电弧时瞬时动作以控制断开该待保护线路;所述电子控制部分包括电弧检测线圈及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弧检测线圈连接,通过电弧检测线圈对故障电弧进行检测,并在检测到故障电弧时,控制脱扣部分瞬时动作;所述壳体为前端带有凸起结构的长方体,所述脱扣部分设置于所述凸起结构内;所述电子控制部分设置于所述脱扣部分的后端,其中,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上端,所述电弧检测线圈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下端,与所述控制板上下相邻设置;所述壳体上设置火线输入端、火线输出端及一个零线接线端,所述火线输入端设置于壳体侧壁的下端,所述火线输出端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端面上,火线自所述火线输入端进入壳体,并穿过电弧检测线圈再从火线输出端输出,所述零线接线端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端面上,零线自零线接线端接入壳体内为控制板供电。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主控电路中的主控芯片根据电弧检测电路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存在故障电弧,当检测到发生故障电弧后,主控芯片根据过零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在过零点时刻向脱扣驱动电路发送脱扣信号,通过脱扣驱动电路控制脱扣拨杆上的触头吸合,以触发常规断路器执行断开电路的动作;从而可以得出,现有的常规断路器需要通过与故障电弧保护器相组合使用,才能使得断路器具有故障电弧保护的功能,导致了断路器安装的体积变大,占用的安装空间大,不便于工人的安装,且提高了使用成本。现有的断路器上的试验装置爬电距离短,容易出现爬电现象,导致线路短路或导电件损坏,安全性降低,减短了使用寿命;且现有的试验装置体积大、占用空间大,导致了保护器整体体积变大,从而提高了试验装置的成本以及断路器整体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占用空间小、爬电距离大、安全性高、成本低且具有多种保护机构的多功能断路器。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断路器,包括壳体、执行机构、保护机构、脱扣器以及试验装置,所述保护机构包括设在壳体内的短路保护装置、过载保护装置以及漏电保护装置,所述保护机构还包括设在壳体内的故障电弧保护装置,所述故障电弧保护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故障电弧的电感器、与电感器电性连接的主控板以及与主控板电性连接的电源板,所述电源板上设有用于控制脱扣器实现断开电路的可控硅开关。上述结构中,当主控板上的电感器检测到有故障电弧时,主控板对可控硅开关发出信号,可控硅开关接收信号后产生较大的电流与脱扣器进行导通,通过脱扣器控制执行机构中的锁扣带动动触片与静触片分离,从而实现了电路的断开。所述保护机构还包括过压保护装置、欠压保护装置,通过将压保护装置、欠压保护装置、短路保护装置、过载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以及故障电弧保护装置设置在同一壳体内实现了断路器的多功能性,且极大地减小了断路器具有故障电弧保护功能时的体积,减小了占用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感器呈“工”字型,且至少设有两个。所述壳体两端设有输入接线端子以及输出接线端子,所述输出接线端子下端接有剩余电流互感器,所述剩余电流互感器通过电线与短路保护装置相连,电线中段通过“8”字型的路线缠绕在电感器上。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在电路短路时对短路保护装置内的线圈进行保护,且能够提高电线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剩余电流互感器与短路保护装置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试验装置的安装槽,所述壳体顶部设有与安装槽相连通的安装口,所述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按钮、位于试验按钮底部的动按钮片、复位弹簧以及与动按钮片相对设置的静按钮片,所述动按钮片两侧分别设有朝向静按钮片延伸的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所述试验按钮通过复位弹簧可相对安装口上下位移,控制动按钮片与静按钮片相抵或分离。上述结构中,壳体包括上盖以及与上盖相扣合的底盖。按下试验按钮,带动动按钮片朝下位移,使得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与静按钮片相抵。静按钮片与试验电路电性连接。通过设置复位弹簧能够便于试验按钮进行复位,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便捷性。通过设置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使得动按钮片与静按钮片接触时需要两个触点相接触才能进行导通,当动按钮片与静按钮片分离时,能够成倍增加两者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本技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通过将动按钮片设置于试验按钮底部能够极大的减少占用空间,使得内部空间更紧凑,从而能够缩小壳体的体积,减少了制造成本,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通过设置安装口能够便于对试验按钮进行限位,从而提高了试验机构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试验按钮包括按钮柱以及与按钮柱相连的压块,所述按钮柱一端凸出于安装口,位于壳体外部,另一端与压块相连位于安装槽内,所述压块底部设有与复位弹簧相适配的定位柱,所述动按钮片上开设有用于复位弹簧穿过的通孔。上述结构中,使用者能够通过凸出于壳体的按钮柱进行对试验按钮的操作,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便捷性。通过设置定位柱能够便于对复位弹簧进行定位,从而能够便于复位弹簧产生形变后进行还原,且能够便于其进行安装,提高了试验机构的稳定性,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通过设置通孔能够便于动按钮片的定位安装,从而提高了工人的安装效率,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按钮片相对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的另外两侧设有限位槽,所述压块底部设有与限位槽相适配的凸块。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限位槽与凸块相适配,能够对动按钮片进行限位,防止其转动,且能够便于工人进行安装,从而提高了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与静按钮片相抵的稳定性,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及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的底部朝向安装口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沿其边缘至少相对设置有至少两条筋条,两条筋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复位弹簧底端的固定槽。上述结构中,通过固定板上的筋条能够在减小试验按钮的体积的同时,提高静按钮片与动按钮片之间的爬电距离,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安全性,减少了本技术中试验装置的制造成本,减小了壳体的体积。通过设置筋条与固定板形成的固定槽能够对复位弹簧底端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复位弹簧的稳定性,提高了试验装置的可靠性。通过设置隔板与固定板能够使得试验装置的结构更紧凑,提高了试验装置的受力强度,从而提高了试验装置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内与隔板相对的内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隔板之间形成用于固定静按钮片的定位槽,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断路器,包括壳体、执行机构、保护机构、脱扣器以及试验装置,所述保护机构包括设在壳体内的短路保护装置、过载保护装置以及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机构还包括设在壳体内的故障电弧保护装置,所述故障电弧保护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故障电弧的电感器、与电感器电性连接的主控板以及与主控板电性连接的电源板,所述电源板上设有用于控制脱扣器实现断开电路的可控硅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断路器,包括壳体、执行机构、保护机构、脱扣器以及试验装置,所述保护机构包括设在壳体内的短路保护装置、过载保护装置以及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机构还包括设在壳体内的故障电弧保护装置,所述故障电弧保护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故障电弧的电感器、与电感器电性连接的主控板以及与主控板电性连接的电源板,所述电源板上设有用于控制脱扣器实现断开电路的可控硅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器呈“工”字型,且至少设有两个,所述壳体两端设有输入接线端子以及输出接线端子,所述输出接线端子下端接有剩余电流互感器,所述剩余电流互感器通过电线与短路保护装置相连,电线中段通过“8”字型的路线缠绕在电感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试验装置的安装槽,所述壳体顶部设有与安装槽相连通的安装口,所述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按钮、位于试验按钮底部的动按钮片、复位弹簧以及与动按钮片相对设置的静按钮片,所述动按钮片两侧分别设有朝向静按钮片延伸的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所述试验按钮通过复位弹簧可相对安装口上下位移,控制动按钮片与静按钮片相抵或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按钮包括按钮柱以及与按钮柱相连的压块,所述按钮柱一端凸出于安装口,位于壳体外部,另一端与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杰李文俊李文伟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智顺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