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浸变压器液位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0149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浸变压器液位补偿装置,包括油浸变压器和补液缸,油浸变压器内部盛装有变压器油,油浸变压器和补液缸通过排气孔和进油孔相连,补液缸内部安装有油位调节枕,拉杆固定在油位调节枕上,拉杆位置控制器固定在补液缸上方,拉杆位置控制器可受控通过拉杆控制油位调节枕浸入变压器油内的体积大小,从而达到调节油上表面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能够实时感知油浸变压器内油量多少,自动进行补充,液位补偿精确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浸变压器液位补偿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浸变压器
,具体为一种油浸变压器液位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油浸变压器是一种结构更合理、性能更优良的新型高性能变压器,其立体卷铁芯由于其三个芯柱是等边三角形的立体排列,其磁路中无空气隙,卷绕更紧密,三个磁路长度一致,且都最短,铁芯芯柱的横截面积更接近于圆形,因此性能进一步提高,损耗降低,噪声降低,三项平衡,减少三次谐波分量,该产品更适用于城乡、工矿企业电网改造,更适用于组合式变压器和预装式变电站用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是以油作为变压器主要绝缘手段,并依靠油作冷却介质,如油浸自冷,油浸风冷,油浸水冷及强迫油循环等。变压器的主要部件有铁芯,绕组,油箱,油枕,呼吸器,防爆管(压力释放阀),散热器,绝缘套管,分接开关,气体继电器,温度计,净油器等。油浸变压器硅钢片层间,由于长期浸入变压器,油能渗入其中,并且变压器油有弹性起缓冲作用,故油浸变压器噪声小。但其调压开关在油箱里边,调压时开关接触好不好在外边看不见,如接触不上等于该路断路,如接触不良,当负荷过大时容易烧毁开关。油浸变压器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可按铭牌规定运行,但顶层油温最高不得超过90℃,为防止变压器绝缘老化,顶层油温一般不宜经常超过85℃,报警定值整定在80℃。现有油浸变压器一般用油位计测量变压器内部油量多少,当发现油量较少时需要马上停电补油,这可能会对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且通过油位计测油量并不能看到油品质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浸变压器液位补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浸变压器液位补偿装置,包括油浸变压器和补液缸,所述油浸变压器内部盛装有变压器油,所述油浸变压器和补液缸通过排气孔和进油孔相连,所述补液缸内部安装有油位调节枕,还包括拉杆和拉杆位置控制器,所述拉杆固定在油位调节枕上,所述拉杆位置控制器固定在补液缸上方,所述拉杆位置控制器可受控通过拉杆控制油位调节枕浸入变压器油内的体积大小;所述补液缸上方设有补液口,所述补液口通过螺盖密封,所述螺盖上固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设有单向阀,当补液缸内气压过高时可通过排气管的导通泄压,当补液缸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时,排气管封闭,排气管上端弯曲,排气管上端排气口向下;所述螺盖内部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密封圈主体,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上端面内、外两侧设有外翻边、内翻边,两外翻边之间形成沟槽,所述密封圈截面形状为Y形。优选的,所述补液缸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下部为透明状,所述补液缸内部安装有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安装在下部,所述光学传感器与外部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拉杆位置控制器相连。优选的,所述光学传感器型号采用TCS34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新颖,能够实时感知油浸变压器内油量多少,自动进行补充,液位补偿精确度高;本技术中,在补液缸内安装有光学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感知油面高度和油位调节枕浸入油内体积大小,还通过光学传感器掌握油质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补油和换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密封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油浸变压器液位补偿装置,包括油浸变压器1和补液缸3,所述油浸变压器1内部盛装有变压器油2,所述油浸变压器1和补液缸3通过排气孔4和进油孔5相连,所述补液缸3内部安装有油位调节枕6,还包括拉杆7和拉杆位置控制器8,所述拉杆7固定在油位调节枕6上,所述拉杆位置控制器8固定在补液缸3上方,所述拉杆位置控制器8可受控通过拉杆控制油位调节枕浸入变压器油内的体积大小。本技术中,补液缸3上方设有补液口,所述补液口通过螺盖9密封,所述螺盖9上固定有排气管10,所述排气管10内设有单向阀,当补液缸内气压过高时可通过排气管的导通泄压,当补液缸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时,排气管封闭,排气管上端弯曲,排气管上端排气口向下。螺盖9内部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密封圈主体12,所述密封圈主体12的上端面内、外两侧设有外翻边13、内翻边14,两外翻边13之间形成沟槽15,所述密封圈截面形状为Y形。该密封圈具有耐高压、抗挤出的功能。本技术中,补液缸3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下部为透明状,所述补液缸3内部安装有光学传感器11,光学传感器型号采用TCS3408;所述光学传感器11安装在下部,所述光学传感器11与外部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拉杆位置控制器8相连。工作原理:本技术的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光学传感器感知油面高度和油位调节枕浸入油内体积大小,还通过光学传感器掌握油质变化情况;B、当光学传感器感知到油上表面高度降低时,控制系统控制拉杆位置控制器,降低油位调节枕高度,油位调节枕浸入油内体积增大,油面高度上升,从而通过进油孔补充变压器内油量;C、当油位调节枕全部浸入油内时,控制系统提示变压器需要补充变压器油;D、人工补充变压器油时,螺盖打开,变压器油从补液口补充,油面上升后,控制系统控制油位调节枕位置上升,减少油位调节枕浸入油内的体积,当油位调节枕全部位于油面以上,且油位达到变压器油面规定高度时,结束补油。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设计新颖,能够实时感知油浸变压器内油量多少,自动进行补充,液位补偿精确度高;本技术中,在补液缸内安装有光学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感知油面高度和油位调节枕浸入油内体积大小,还通过光学传感器掌握油质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补油和换油。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浸变压器液位补偿装置,包括油浸变压器(1)和补液缸(3),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浸变压器(1)内部盛装有变压器油(2),所述油浸变压器(1)和补液缸(3)通过排气孔(4)和进油孔(5)相连,所述补液缸(3)内部安装有油位调节枕(6),还包括拉杆(7)和拉杆位置控制器(8),所述拉杆(7)固定在油位调节枕(6)上,所述拉杆位置控制器(8)固定在补液缸(3)上方,所述拉杆位置控制器(8)可受控通过拉杆控制油位调节枕浸入变压器油内的体积大小;/n所述补液缸(3)上方设有补液口,所述补液口通过螺盖(9)密封,所述螺盖(9)上固定有排气管(10),所述排气管(10)内设有单向阀,当补液缸内气压过高时可通过排气管的导通泄压,当补液缸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时,排气管封闭,排气管上端弯曲,排气管上端排气口向下;/n所述螺盖(9)内部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密封圈主体(12),所述密封圈主体(12)的上端面内、外两侧设有外翻边(13)、内翻边(14),两外翻边(13)之间形成沟槽(15),所述密封圈截面形状为Y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浸变压器液位补偿装置,包括油浸变压器(1)和补液缸(3),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浸变压器(1)内部盛装有变压器油(2),所述油浸变压器(1)和补液缸(3)通过排气孔(4)和进油孔(5)相连,所述补液缸(3)内部安装有油位调节枕(6),还包括拉杆(7)和拉杆位置控制器(8),所述拉杆(7)固定在油位调节枕(6)上,所述拉杆位置控制器(8)固定在补液缸(3)上方,所述拉杆位置控制器(8)可受控通过拉杆控制油位调节枕浸入变压器油内的体积大小;
所述补液缸(3)上方设有补液口,所述补液口通过螺盖(9)密封,所述螺盖(9)上固定有排气管(10),所述排气管(10)内设有单向阀,当补液缸内气压过高时可通过排气管的导通泄压,当补液缸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时,排气管封闭,排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荣华宋国华刘立军袁宏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环东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