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0148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包括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内部两侧具有的热油冷却室,所述热油冷却室正上方对应油浸式变压器本体的顶面两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导气筒,导气筒的顶部设置有筒盖,且在导气筒内部对应油浸式变压器本体的顶面上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穿孔,每个穿孔中均固定连接有石英管。本申请通过将热油冷却室中上层的热气体快速排出,起到对热油的降温冷却效果,热气体中的热油气逐渐预冷液化成滴并附着到石英管的内管壁上,而后汇集重新回流滴落进热油冷却室中,而热气体排出到外部,避免极少的热油气排出大气影响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
,具体是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油浸式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铁芯和绕组中的耗能转变为热量,保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温度对于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常规采用散热片增加油箱壁的散热通道,常规的方式是布于变压器油箱壁的四周。要增加散热通道,只有增加油箱的体积。专利号为CN105374515A公开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提出了一种变压器油箱的设置方式,其是通过冷油储槽与冷却装置配合使用达到使用效果,在实际使用中,这种变压器油箱的设置方式需要定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现有的油浸式变压器中的冷却油箱多是布置于变压器箱体内部两侧,以实现热交换过程,因此,设计一种适用范围广的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包括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内部两侧具有的热油冷却室,所述热油冷却室正上方对应油浸式变压器本体的顶面两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导气筒,导气筒的顶部设置有筒盖,且在导气筒内部对应油浸式变压器本体的顶面上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穿孔,每个穿孔中均固定连接有石英管,且在筒盖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排风扇,所述石英管一体成型为螺旋状结构,所述油浸式变压器本体的两侧面中部上缘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上表面通过螺钉连接有气泵,且气泵的输出端密封且紧固连接进气管的一端,而进气管的另一端穿至热油冷却室的内底面并固定连通有出气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石英管一体成型为螺旋状结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石英管的一端延伸进热油冷却室的顶部,而石英管的另一端暴露于导气筒的内部下方。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盖的顶面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周缘通过多个均匀排布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面通过螺钉连接有排风扇,且相邻的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防尘网。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盖的内周面开设有均布且沿其轴向的插槽,插槽对应导气筒的外周部处凸出成形的滑条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气板内部中空结构且其顶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喷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气泵将外部空气借助进气管通入出气板中,而后通入热油冷却室中产生大量油泡上浮,大量油泡在上浮到油面上的过程中,类似于开水沸腾效果,将热量带至油面上并借助排风扇排出。2、本技术通过将热气体被抽进呈螺旋状结构的石英管时,热气体在沿螺旋状的石英管盘旋上升时,热气体中的热油气逐渐预冷液化成滴并附着到石英管的内管壁上,而后汇集重新回流滴落进热油冷却室中,而热气体排出到外部,避免极少的热油气排出大气影响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筒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出气板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出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浸式变压器本体;2、导气筒;3、筒盖;4、排风扇;5、石英管;6、插槽;7、防尘网;8、安装板;9、连接杆;10、气泵;11、支撑板;12、热油冷却室;13、进气管;14、出气板;15、喷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包括油浸式变压器本体1内部两侧具有的热油冷却室12,所述热油冷却室12正上方对应油浸式变压器本体1的顶面两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导气筒2,导气筒2的顶部设置有筒盖3,且在导气筒2内部对应油浸式变压器本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穿孔,每个穿孔中均固定连接有石英管5,石英管5的一端延伸进热油冷却室12的顶部,而石英管5的另一端暴露于导气筒2的内部下方,进而得以通过多个石英管5将热油冷却室12中上层热油挥发的热量引进导气筒2中,同时在筒盖3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排风扇4,从而得以通过排风扇4借助石英管5将热气体快速导出到外部,进而能够将热油冷却室12中上层的热气体快速排出,起到对热油的降温冷却效果,故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带走热油的热量,为油浸式变压器本体1内部变压元件的正常散热提供保障。进一步,所述石英管5一体成型为螺旋状结构,其目的在于,当热气体被抽进呈螺旋状结构的石英管5时,热气体在沿螺旋状的石英管5盘旋上升时,热气体中的热油气逐渐预冷液化成滴并附着到石英管5的内管壁上,而后汇集重新回流滴落进热油冷却室12中,而热气体排出到外部,避免极少的热油气排出大气影响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进一步,所述筒盖3的顶面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周缘通过多个均匀排布的连接杆9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的底面通过螺钉连接有排风扇4,且相邻的连接杆9之间固定连接有防尘网7,借助防尘网7避免外部灰尘侵袭到导气筒2中,进而达到防尘效果。进一步,所述筒盖3的内周面开设有均布且沿其轴向的插槽6,插槽6对应导气筒2的外周部处凸出成形的滑条滑动连接,进而实现筒盖3与导气筒2简易拆卸,提高实用性。所述油浸式变压器本体1的两侧面中部上缘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且支撑板11的上表面通过螺钉连接有气泵10,且气泵10的输出端密封且紧固连接进气管13的一端,而进气管13的另一端穿至热油冷却室12的内底面并固定连通有出气板14,通过气泵10将外部空气借助进气管13通入出气板14中,而后通入热油冷却室12中产生大量油泡上浮,大量油泡在上浮到油面上的过程中,类似于开水沸腾效果,将热量带至油面上并借助排风扇4排出,间接达到对油浸式变压器本体1内部变压元件的冷却效果,有助于保障油浸式变压器本体1的正常运行。进一步,所述出气板14内部中空结构且其顶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喷气孔15,利用多个喷气孔15实现对热油冷却室12全面鼓泡的目的,加大热油热量的排出速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气泵10将外部空气借助进气管13通入出气板14中,而后通入热油冷却室12中产生大量油泡上浮,大量油泡在上浮到油面上的过程中,类似于开水沸腾效果,将热量带至油面上并借助排风扇4排出;通过将热气体被抽进呈螺旋状结构的石英管5时,热气体在沿螺旋状的石英管5盘旋上升时,热气体中的热油气逐渐预冷液化成滴并附着到石英管5的内管壁上,而后汇集重新回流滴落进热油冷却室12中,而热气体排出到外部,避免极少的热油气排出大气影响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本方案中排风扇4的型号采用GFDD365-150及其配套电源和电路,气泵10的型号采用SC63及其配套电源和电路,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包括油浸式变压器本体(1)内部两侧具有的热油冷却室(12),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油冷却室(12)正上方对应油浸式变压器本体(1)的顶面两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导气筒(2),导气筒(2)的顶部设置有筒盖(3),且在导气筒(2)内部对应油浸式变压器本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穿孔,每个穿孔中均固定连接有石英管(5),且在筒盖(3)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排风扇(4),所述油浸式变压器本体(1)的两侧面中部上缘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且支撑板(11)的上表面通过螺钉连接有气泵(10),且气泵(10)的输出端密封且紧固连接进气管(13)的一端,而进气管(13)的另一端穿至热油冷却室(12)的内底面并固定连通有出气板(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包括油浸式变压器本体(1)内部两侧具有的热油冷却室(12),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油冷却室(12)正上方对应油浸式变压器本体(1)的顶面两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导气筒(2),导气筒(2)的顶部设置有筒盖(3),且在导气筒(2)内部对应油浸式变压器本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穿孔,每个穿孔中均固定连接有石英管(5),且在筒盖(3)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排风扇(4),所述油浸式变压器本体(1)的两侧面中部上缘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且支撑板(11)的上表面通过螺钉连接有气泵(10),且气泵(10)的输出端密封且紧固连接进气管(13)的一端,而进气管(13)的另一端穿至热油冷却室(12)的内底面并固定连通有出气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管(5)一体成型为螺旋状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青德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