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快速降温的岩心夹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981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降温的岩心夹持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筒体上端左右对称位置分别固定有第一降温接头和第二降温接头,筒体的左右端分别抵接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内壁分别抵接有第一挤压杆和第二挤压杆,第一挤压杆和第二挤压杆上都设置有防滑纹,第一挤压杆和第二挤压杆的中间位置都开设有进出孔,所述筒体的下端放置在半圆金属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降温接头、第一冷却腔、第二冷却腔、第二降温接头、第一端盖、第一挤压杆、第二端盖和第二挤压杆,解决了岩心夹持器结构复杂不易夹持岩心耗时耗力和降温效果不佳不能快速降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降温的岩心夹持器
本技术涉及石油工程设备
,具体为一种快速降温的岩心夹持器。
技术介绍
岩心是根据地质勘查工作或工程的需要,使用环状岩心钻头及其他取心工具,从孔内取出的圆柱状岩石样品。在检测岩心时需要用到岩心夹持器,岩心夹持器是实验室测定岩样渗流特性或进行驱替试验时用来夹持、保护岩样并密封柱面或端面的器具,是开发实验仪器装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部件。目前,现有的岩心夹持器结构复杂不易夹持岩心,增加了人们的负担,且降温效果不佳,不能快速降温,大大影响工作效率,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因此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来完善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降温的岩心夹持器,以解决传统岩心夹持器结构复杂不易夹持岩心耗时耗力和降温效果不佳不能快速降温的问题。一种快速降温的岩心夹持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且筒体上端左右对称位置分别固定有第一降温接头和第二降温接头,所述筒体的左右端分别抵接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且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内壁分别抵接有第一挤压杆和第二挤压杆。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降温的岩心夹持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端盖、第一挤压杆、第二端盖和第二挤压杆,解决了岩心夹持器结构复杂不易夹持岩心耗时耗力的问题,本技术筒体的左右端分别抵接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且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内壁分别抵接有第一挤压杆和第二挤压杆,可先将岩心主体放在筒体内部的中间位置,然后旋转第一端盖通过第一螺纹与筒体的左部连接固定,再旋转第一挤压杆通过第二螺纹与第一端盖连接固定,同理,先旋转第二端盖与筒体的右部连接,随后旋转第二挤压杆与第二端盖连接,最后通过向里旋转第一挤压杆和第二挤压杆,使得第一挤压杆和第二挤压杆夹持岩心主体,达到易夹持岩心的效果,省时省力。(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降温接头、第一冷却腔、第二冷却腔和第二降温接头,解决了岩心夹持器降温效果不佳不能快速降温的问题,本技术筒体内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可通过第一降温接头和第二降温接头加入冷却水,进入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的冷却液会快速的吸热,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第一冷却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第一端盖的正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第一挤压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半圆金属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筒体;2、第一降温接头;3、第一冷却腔;4、加压气管;5、第二冷却腔;6、第二降温接头;7、第一端盖;8、第一挤压杆;9、第二端盖;10、第二挤压杆;11、岩心主体;12、半圆金属件;13、支撑杆;14、底板;15、第一螺纹;16、防滑纹;17、进出孔;18、第二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快速降温的岩心夹持器,包括筒体1,筒体1内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5,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5可储存冷却液,且筒体1上端左右对称位置分别固定有第一降温接头2和第二降温接头6,第一降温接头2和第二降温接头6可注入冷却液,筒体1的左右端分别抵接有第一端盖7和第二端盖9,第一端盖7和第二端盖9可挡住岩心主体11,且第一端盖7和第二端盖9的内壁分别抵接有第一挤压杆8和第二挤压杆10,第一挤压杆8可挤压岩心主体11的左端,第二挤压杆10可挤压岩心主体11的右端,便于固定岩心主体11。进一步,第一降温接头2和第二降温接头6的下端分别与筒体1内的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5固定连接,且筒体1为中空结构,可通过第一降温接头2注入冷却液到第一冷却腔3内,通过第二降温接头6注入冷却液到第二冷却腔5内,便于冷却液能快速地吸热。进一步,筒体1的上端正中间位置固定有加压气管4,可通过加压气管4向筒体1内加压,且筒体1的内部放置有岩心主体11,可直接将岩心主体11从筒体1的左端或筒体1的右端放置在筒体1的内部,便于夹持岩心主体11。进一步,第一端盖7和第二端盖9的外壁都设置有第一螺纹15,且第一端盖7和第二端盖9都通过第一螺纹15与筒体1转动连接,可将第一端盖7对准筒体1的左端,并旋转第一端盖7与筒体1连接固定,然后将第二端盖9对准筒体1的右端,并旋转第二端盖9与筒体1连接固定,便于安装固定第一端盖7和第二端盖9,第一端盖7和第二端盖9都为中空结构。进一步,第一挤压杆8和第二挤压杆10的外壁都设置有第二螺纹18,第一挤压杆8通过第二螺纹18与第一端盖7转动连接,第二挤压杆10通过第二螺纹18与第二端盖9转动连接,可将第一挤压杆8对准第一端盖7的左端,并旋转第一挤压杆8与第一端盖7连接固定,然后将第二挤压杆10对准第二端盖9的右端,并旋转第二挤压杆10与第二端盖9连接固定,便于安装固定第一挤压杆8和第二挤压杆10。进一步,第一挤压杆8和第二挤压杆10上都设置有防滑纹16,防滑纹16通过增加摩擦力,使得手不易脱离挤压杆,且第一挤压杆8和第二挤压杆10的中间位置都开设有进出孔17,测定时流体可从第一挤压杆8上的进出孔17进入,然后从第二挤压杆10的进出孔17流出,便于测定岩样渗流特性。进一步,筒体1的下端放置在半圆金属件12上,且半圆金属件12的下端通过支撑杆13与底板14焊接连接,可将筒体1放置在半圆金属件12上,而半圆金属件12通过支撑杆13和底板14的焊接来支撑,便于固定本技术。工作原理:接通电源,使用时,先将岩心主体11放置在筒体1的中间位置,再将第一端盖7对准筒体1的左端,并旋转第一端盖7通过第一螺纹15与筒体1的左部连接固定,之后将第一挤压杆8对准第一端盖7的左端,并旋转第一挤压杆8通过第二螺纹18与第一端盖7连接固定,按上述相同方法,先将第二端盖9通过第一螺纹15与筒体1的右部连接固定,然后将第二挤压杆10通过第二螺纹18与第二端盖9连接固定,最后分别向岩心主体11方向旋转第一挤压杆8和第二挤压杆10,使得第一挤压杆8和第二挤压杆10牢牢地夹持岩心主体11,测定时,对筒体1进行加热加压,当需要降温时,可将冷却液分别注入第一降温接头2和第二降温接头6,使得冷却液在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5内,冷却液能快速吸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降温的岩心夹持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5),且筒体(1)上端左右对称位置分别固定有第一降温接头(2)和第二降温接头(6),所述筒体(1)的左右端分别抵接有第一端盖(7)和第二端盖(9),且第一端盖(7)和第二端盖(9)的内壁分别抵接有第一挤压杆(8)和第二挤压杆(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降温的岩心夹持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左右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5),且筒体(1)上端左右对称位置分别固定有第一降温接头(2)和第二降温接头(6),所述筒体(1)的左右端分别抵接有第一端盖(7)和第二端盖(9),且第一端盖(7)和第二端盖(9)的内壁分别抵接有第一挤压杆(8)和第二挤压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降温的岩心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温接头(2)和第二降温接头(6)的下端分别与筒体(1)内的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5)固定连接,且筒体(1)为中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降温的岩心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上端正中间位置固定有加压气管(4),且筒体(1)的内部放置有岩心主体(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降温的岩心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7)和第二端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毅喻高明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