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志胜专利>正文

电动声控婴儿摇床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966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声控婴儿摇床控制装置,它有相互连接的集成块IC↓[1-3],三极管T↓[1-3]分别与电磁线圈L↓[1-3]相组合工作,集电块IC↓[1]通过端子1接收到音频信号后,即进行定时工作,并控制T↓[2]、L↓[2]推动摇床摆动,同时IC↓[1]根据L↓[1]、T↓[1]检测摇床摆动的位置,控制L↓[3]、T↓[3]产生或消失电磁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当婴儿摇床承重量变化时不能保证其摇摆状态稳定的问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活日用
,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声控婴儿摇床控制装置。现有的电动婴儿摇床的控制装置在实际使用当中存在以下缺点一、电磁线圈只能按一个预设定周期通断,当摇床承重量变化时,即不同婴儿体重差异较大,其摇摆周期与预设定周期则不一致,故摇摆状态不稳定,给婴儿带来不适感;二、摇床无法根据婴儿啼哭声的起、落而自动摆动、停止。由此给方方面面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部分,提供一种能够当婴儿摇床承重量变化时保证其摇摆状态稳定,并能够根据婴儿啼哭声的起落而自动摆动、停止的电动声控婴儿摇床控制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有相互连接的集成块IC1-3,三极管T1-3分别与电磁线圈L1-3相组合工作,集电块IC1通过端子1接收到音频信号后,即进行定时工作,并控制T2、L2推动摇床摆动,同时IC1根据L1、T1检测摇床摆动的位置,控制L3、T3产生或消失电磁力。本技术的优点一、设计合理,它通过与一块永磁铁共同相对应的三个电磁线圈,来自动控制摇床的摇摆平稳性,它适用于各种体重的婴儿使用,并可根据婴儿啼哭声的起、落而自动摆动、停止;二、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可靠。本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说明书附图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电动声控婴儿摇床控制装置,它有相互连接的集成块IC1-3,三极管T1-3分别与电磁线圈L1-3相组合工作,集电块IC1通过端子1接收到音频信号后,即进行定时工作,并控制T2、L2推动摇床摆动,同时IC1根据L1、T1检测摇床摆动的位置,控制L3、T3产生或消失电磁力。集成块IC1脚1-2短接后串联电阻R2-1接电源Vcc,同时脚1-2节点串联电容C1接地,R1-2节点与集成块IC2脚1相接,IC1脚3串联电容C2接地、脚4接Vcc,IC1脚5-7分别与端子2-1及地相接,IC1脚5、脚10短接,IC1脚8与三极管T1集电极相接,IC1脚9-10分别串联电阻R3、电容C5后,再分别与三极管T3、T2基极相接,IC1脚11串联电容C3接地、脚12-13短接后串联电阻R3接Vcc,同时脚12-13节点串联电容C4接地,IC1脚14接Vcc;Vcc串联电阻R4接三极管T1集电极,T1发射极接地,T1基极、发射极之间并联电磁线圈L1,C5、T2基极的节点串联电阻R5接地;Vcc分别串联电磁线圈L2-3后,再分别与三极管T2-3集电极相接,二极管D1-2正极分别与T2-3集电极相接、负极分别接Vcc,T2发射极接地,T3发射极串联电阻R7接地,T3发射极、R7的节点与IC2脚11相接;IC2脚2、脚14短接后接Vcc,IC2脚7、脚10短接后接地,IC2脚12-13分别与集成块IC3脚15、脚1相接;IC3脚1-2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3-4正极相接、D3-4负极短接后串联电阻R3接地,IC3脚3串联电阻R9接地,IC3脚4、脚7-8、脚9、脚12短接后接地,IC3脚3串联开关K1-2后接IC3脚13,IC3脚5-6、脚10-11、脚16短接后接Vcc,IC3脚13串联电阻R10接地,IC3脚14、15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5-6正极相接、D5-6负极短接后串联电阻R11接地。电磁线圈L1-3共同与永磁铁YCT相对应。所用集成块型号分别是IC1为NE556,IC2为CD4066,IC3为CD4027。制作时,按上述要求将各种元器件组装后,因现有婴儿摇床的机械部分为摇床与支架相铰连形式,则将本技术安装在支架上,再将永磁铁YCT安装在摇床上部,并使本技术的电磁线圈L1-3共同与永磁铁YCT相对应,此时将声电转换器及音乐发生器分别与本技术的端子1、端子2相接即可。工作状态时,婴儿啼哭声通过声电转换器触发IC1开始定时工作,同时IC1输出信号给T2、L2控制其产生电磁力,推动摇床摆动。L1、T1则检测摇床摆动的位置,当摇床摆到最低点时,L1、T1向IC1发出信号,IC1则控制L3、T3导通产生电磁力,推动摇床摆动;当摇床远离最低点时,IC1则关断L3、T3,该电磁力消失,此时摇床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摆动到最高点,再返回到最低点,重复前面的工作过程,以此类推。当IC1定时时间到极限时,摇床自然停摆,若婴儿再啼哭,则再重复前面的工作过程,以此类推。IC2、IC3组成挡位选择电路,由开关K1、K2设定档位,并控制D3-6发光显示。摆床摇摆的过程音乐发生器自动播放音乐。与本技术相配套使用的声电转换器及音乐发生器,以及现有婴儿摇床的摇床与支架相铰连的机械部分均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动声控婴儿摇床控制装置,它有相互连接的集成块IC↓[1-3],其特征在于:三极管T↓[1-3]分别与电磁线圈L↓[1-3]相组合工作,集电块IC↓[1]通过端子1接收到音频信号后,即进行定时工作,并控制T↓[2]、L↓[2]推动摇床摆动,同时IC↓[1]根据L↓[1]、T↓[1]检测摇床摆动的位置,控制L↓[3]、T↓[3]产生或消失电磁力。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声控婴儿摇床控制装置,它有相互连接的集成块IC1-3,其特征在于三极管T1-3分别与电磁线圈L1-3相组合工作,集电块IC1通过端子1接收到音频信号后,即进行定时工作,并控制T2、L2推动摇床摆动,同时IC1根据L1、T1检测摇床摆动的位置,控制L3、T3产生或消失电磁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声控婴儿摇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成块IC1脚1-2短接后串联电阻R2-1接电源Vcc,同时脚1-2节点串联电容C1接地,R1-2节点与集成块IC2脚1相接,IC1脚3串联电容C2接地、脚4接Vcc,IC1脚5-7分别与端子2-1及地相接,IC1脚5、脚10短接,IC1脚8与三极管T1集电极相接,IC1脚9-10分别串联电阻R6、电容C5后,再分别与三极管T3、T2基极相接,IC1脚11串联电容C3接地、脚12-13短接后串联电阻R3接Vcc,同时脚12-13节点串联电容C4接地,IC1脚14接Vcc;Vcc串联电阻R4接三极管T1集电极,T1发射极接地,T1基极、发射极之间并联电磁线圈L1,C5、T2基极的节点串联电阻R5接地;V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胜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董志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