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52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属于管廊安装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设置有抵接条,所述抵接条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抵接条朝向支撑杆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通口,若干所述通口间隔设置,若干所述通口可供管道穿过,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抵接条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将抵接条固定至抵接管道的位置。使用此种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可防止管道从支撑杆上滑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综合管廊
本技术涉及管廊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综合管廊。
技术介绍
地下管廊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如图1所示,现有的管廊1a内设置有若干安装板1c,若干安装板1c沿管廊1a的长度方向均布管廊1a的内侧壁上,安装板1c上沿安装板1c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支撑杆1b,若干支撑杆1b组成多层用于支撑管道的支撑件。在将管道放置于支撑杆1b上后,若管道受到外界的震动或者晃动时,有可能从支撑杆1b的另一端跌落,跌落后的管道受到撞击极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具有防止管道从支撑杆上掉落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设置有抵接条,所述抵接条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抵接条朝向支撑杆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通口,若干所述通口间隔设置,若干所述通口可供管道穿过,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抵接条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将抵接条固定至抵接管道的位置。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管道放置于支撑杆上后,转动抵接条,使得抵接条转动至支撑杆的上方,此时管道被抵接至抵接条的通口内,再操作固定件,使得抵接条固定,从而将管道固定至抵接条的通口内,使得管道不会在支撑杆上移动。进一步,所述抵接条上设置有若干插杆,若干所述插杆间形成供管道穿过的通口,所述支撑杆上沿支撑杆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插杆转动后可与第一插孔插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抵接条转动至与支撑杆抵接时,抵接条上的插杆转动至第一插孔内,从而使得抵接条被限位至支撑杆上,避免抵接条与支撑杆相互错位。进一步,所述插杆远离抵接条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锥面。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锥面的设置,可以对插杆进行导向,避免插杆在插入至第一插孔内的过程中被第一插孔的侧壁卡住。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上沿支撑杆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凹口,若干所述凹口与管道外侧壁抵接,所述第一插孔设置于凹口的两端,所述凹口与通口抵接以形成供管道穿过的通道。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人员放置管道时,将管道放入至凹口内,由于管道较长,通过凹口的设置,可以在固定管道前,对管道定位,避免管道在支撑杆上移动,也使得在固定管道时,不必人工卡住管道防止其移动,给人工安装带来了便利。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插销、把手与弹簧;所述插销滑动设置于支撑杆上,所述插销的一端伸入至第一插孔内,所述插杆上设置有供插销插入的第二插孔,所述插销的另一端与把手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插销外,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支撑杆的端部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把手连接,所述把手位于支撑杆端部的侧边。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抵接条前,先拉动把手将插销从第一插孔内滑出,此时弹簧呈拉伸状态,再转动抵接条,使得抵接条上的插杆插入至第一插孔内,松开把手,弹簧带动把手与抵接条朝靠近第一插孔内的方向移动,则插孔远离把手的一端移动至第二插孔内,使得插杆固定至第一插孔内,不会从第一插孔内脱出,从而实现了抵接条的固定。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套设于把手与弹簧外的套筒,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套筒上沿套筒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动口,所述滑块与滑动口滑动连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滑块朝远离支撑杆的方向拉动,滑块带动插杆与把手朝远离第一插孔的方向滑动;松开滑块,弹簧恢复弹性带动滑块、把手与插杆朝靠近第一插孔的方向移动。在这个过程中,弹簧始终位于套筒内,通过套筒的设置,可以避免弹簧外露,从而防止在运输该固定件时,避免碰撞到弹簧而使其受损。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上转动设置有呈L形的挡杆,所述挡杆用于将抵接条固定至安装板上,所述挡杆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安装板垂直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杆转动后与通口抵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人工将管道放置于支撑杆上前,将抵接条转动至与安装板贴附,转动第一支杆,第一支杆转动时带动第二支杆转动,第二支杆转动后抵接至抵接条的通口处,使得抵接条被抵接至安装板上,从而不必人工扶持抵接条防止其阻碍到人工放置管道,从而给人工安装管道带来了便利。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通过抵接条的设置,可以在转动抵接条后,将抵接条固定至与支撑杆抵接的位置,抵接条上的通口与支撑杆上的凹口形成抵接管道的通道,使得管道被限位至该通道内,从而防止管道在支撑杆上移动;二、通过挡杆的设置,在人工放置管道前,转动抵接条,将抵接条转动至与安装板抵接,再转动挡杆,使得挡杆转动至与抵接条上的通口处,使得抵接条被挡杆限位,不会再转动,从而不必人工扶持抵接条再进行管道的放置,给人工操作带来了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
技术介绍
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隐藏管廊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用于展示支撑杆与抵接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支撑杆与抵接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管廊;11、安装板;2、支撑杆;21、第一插孔;22、凹口;23、套筒;231、滑动口;3、抵接条;31、通口;32、插杆;321、导向锥面;322、第二插孔;4、固定件;41、插销;42、把手;43、弹簧;421、滑块;5、挡杆;51、第一支杆;52、第二支杆;6、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如图2与图3所示,一种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包括管廊1,管廊1的横截面呈矩形,管廊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安装板11,且安装板11呈竖直状态。安装板11上垂直设置有支撑杆2,若干支撑杆2相互平行,若干支撑杆2分为多层,分别用于将管道6支撑至不同高度。如图4与图5所示,支撑杆2的上表面沿支撑杆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凹口22,若干凹口22用于抵接管道6的底部。支撑杆2与安装板11连接的一端铰接有抵接条3,抵接条3沿支撑杆2长度方向设置,抵接条3上沿抵接条3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插杆32,若干插杆32间形成通口31,若干通口31用于抵接管道6的顶部。凹口22与通口31抵接时形成供管道6通过的通道。若干凹口2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插孔21,若干插杆32与第一插孔21相互插接,且插杆32远离抵接条3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锥面321,用于将插杆32导入至第一插孔21内。支撑杆2上设置有用于将抵接条3固定至与支撑杆2抵接的固定件4,抵接条3与支撑杆2抵接时二者相互平行。固定件4包括弹簧43、插销41与把手42,插销41滑动设置于支撑杆2远离安装板11的一端,插销41的一端伸入至凹口22内,插销41的另一端设置有把手42,把手42位于凹口22外;弹簧43的一端与支撑杆2远离安装板11的一端连接,弹簧43的另一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包括安装板(11),安装板(11)上设置有支撑杆(2),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2)上转动设置有抵接条(3),所述抵接条(3)沿支撑杆(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抵接条(3)朝向支撑杆(2)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通口(31),若干所述通口(31)间隔设置,若干所述通口(31)可供管道(6)穿过,所述支撑杆(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抵接条(3)的固定件(4),所述固定件(4)将抵接条(3)固定至抵接管道(6)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包括安装板(11),安装板(11)上设置有支撑杆(2),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2)上转动设置有抵接条(3),所述抵接条(3)沿支撑杆(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抵接条(3)朝向支撑杆(2)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通口(31),若干所述通口(31)间隔设置,若干所述通口(31)可供管道(6)穿过,所述支撑杆(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抵接条(3)的固定件(4),所述固定件(4)将抵接条(3)固定至抵接管道(6)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其特征是:所述抵接条(3)上设置有若干插杆(32),若干所述插杆(32)间形成供管道(6)穿过的通口(31),所述支撑杆(2)上沿支撑杆(2)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插孔(21),所述插杆(32)转动后可与第一插孔(21)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其特征是:所述插杆(32)远离抵接条(3)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锥面(3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2)上沿支撑杆(2)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凹口(22),若干所述凹口(22)与管道(6)外侧壁抵接,所述第一插孔(21)设置于凹口(22)的两端,所述凹口(22)与通口(31)抵接以形成供管道(6)穿过的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强吴玉莹曾云霞白钟毅张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鸥鹏建筑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