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机用支撑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44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0
作业机用支撑带(1)具备:背板部(2);左肩带(3)及右肩带(4);腰带(5);将左肩带(3)的前下部(3a)与腰带的左后部(5a)进行连接的左背带(6);将右肩带(4)的前下部(4a)与腰带的右后部(5b)进行连接的右背带(7);从背板部(2)向左下方延伸并向前方回绕且连结于腰带(5)的左端部(5L)的左侧部带(8);从背板部(2)的上部向右下方延伸并向前方回绕且连结于腰带(5)的右端部(5R)的右侧部带(9);将腰带(5)的左端部(5L)与右端部(5R)进行卡止的卡止部件(10);以及借助后支撑带(13)及前支撑带(14)而被支撑且设置有对作业机进行支撑的钩(15)的垫部件(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作业机用支撑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业机用支撑带。
技术介绍
作为用于以使用者的上半身来支撑割草机等作业机的作业机用支撑带已知有如下作业机用支撑带,其具备:背板;肩带,其固定于背板且具有自由前端部;侧部带,其从背板经过左右一方的腋下并向前方延伸,且其前端部大致终止于使用者的胸廓的下侧范围;支撑板,其与作业机械抵接;以及骨盆带,其设置于侧部带的下方,支撑板借助支撑带而与背板和侧部带结合,并且肩带的自由前端部位于与骨盆带及侧部带各自的前端部分开的位置(专利文献1)。根据专利文献1的作业机用支撑带,肩带的自由前端部位于与骨盆带及侧部带各自的前端部分开的位置,因此载荷不易施加到使用者的胸部。因此,当使用作业机时,能够抑制使用者的胸部及腹部的压迫感或因咬入而引起的不适感的发生,能够更舒适地作业。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989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专利文献1的作业机用支撑带在通过使作业机的载荷向使用者的上半身分散来减轻作业者的负荷这一方面具有改善的空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作业机用支撑带,其能够减轻作业者的负荷。本专利技术的作业机用支撑带具备:背板部;左肩带及右肩带,它们从所述背板部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并向前方回绕;腰带,其从所述背板部的下部向两侧方延伸;左背带,其将所述左肩带的前下部与所述腰带的左后部进行连接;右背带,其将所述右肩带的前下部与所述腰带的右后部进行连接;左侧部带,其从所述背板部的上部向左下方延伸并向前方回绕,且连结于所述腰带的左端部;右侧部带,其从所述背板部的上部向右下方延伸并向前方回绕,且连结于所述腰带的右端部;卡止部件,其将被连结的所述腰带的所述左端部及所述左侧部带、与被连结的所述腰带的所述右端部及所述右侧部带进行卡止;以及垫部件,其借助后支撑带支撑于所述腰带的所述右后部,并且借助前支撑带支撑于被连结的所述腰带的所述右端部及所述右侧部带,且设置有对作业机进行支撑的支撑部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作业机用支撑带,能够比以往更有效地使作业机的载荷向上半身分散。另外,能够使作业机的载荷向作业者的整个腰周围分散,因此能够减小向腰部作用的载荷的不均,且减轻因对作业者的身体的局部作用载荷而引起的疲劳。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作业机用支撑带的穿戴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作业机用支撑带的穿戴状态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作业机用支撑带的后视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作业机用支撑带的垫部件、前支撑带以及后支撑带的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图6是图4所示的垫部件的后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的作业机用支撑带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作业机用支撑带的整体结构]如图1~图3所示,一实施方式的作业机用支撑带1具备:背板部2;左肩带3及右肩带4,它们从背板部2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并向作业者P的前方回绕;腰带5,其从背板部2的下部向两侧方延伸;左背带6,其将左肩带3的前下部3a与腰带5的左后部5a进行连接;右背带7,其将右肩带4的前下部4a与腰带5的右后部5b进行连接;左侧部带8,其从背板部2的上部向左下方延伸并向作业者P的前方回绕,且与腰带5的左端部5L连结;右侧部带9,其从背板部2的上部向右下方延伸并向作业者P的前方回绕,且与腰带5的右端部5R连结;卡止部件10,其将被连结的腰带5的左端部5L及左侧部带8、与被连结的腰带5的右端部5R及右侧部带9进行卡止;以及垫部件16,其借助后支撑带13支撑于腰带5的右后部5b,并且借助前支撑带14支撑于被连结的腰带5的右端部5R及右侧部带9,且设置有对作业机(未图示)进行支撑的钩15。背板部2、左肩带3、右肩带4、腰带5、左侧部带8以及右侧部带9具有缓冲材料(未图示)。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背板部2、左肩带3及左背带6、右肩带4及右背带7、左侧部带8、右侧部带9、以及腰带5,能够使作业机的载荷向作业者P的上半身分散。另外,通过在作业机用支撑带1上设置左侧部带8及右侧部带9,并且用卡止部件10将被连结的腰带5的左端部5L及左侧部带8与被连结的腰带5的右端部5R及右侧部带9进行卡止,能够使作业机的载荷向作业者P的整个腰周围分散,因此能够减小向腰部作用的载荷的不均,且减轻因对作业者的身体作用的局部载荷而引起的疲劳。另外,背板部2、左肩带3、右肩带4、腰带5、左侧部带8以及右侧部带9具有缓冲材料,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作业者P的负荷。左肩带3及右肩带4与背板部2一体形成,并构成大致Y字状的带主体20。带主体20的下端部20b与腰带5的中央部5c连接。背板部2及腰带5在内部设置有由硬质树脂部件构成的加强部件2a、5d。根据该结构,能够对背板部2及腰带5赋予适当的弹性及刚性。另外,通过将硬质树脂部件使用于加强部件,与将金属使用于加强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以轻量且低成本制作作业机用支撑带1。腰带5的卡止部件10是旁开型单触扣,且由作为左卡止部的阴部件11以及作为右卡止部的阳部件12构成。即,卡止部件10构成为如下:将阳部件12向阴部件11插入,由此阳部件12的一对卡止片被卡止于阴部件11的一对卡止凹部,并且通过用手指按压一对卡止片来使其从一对卡止凹部脱离。另外,该作业机用支撑带1具备将背板部2与腰带5的右后部5b进行连结的加强带23。加强带23在背板部2和右侧部带9的连接部、与背板部2和腰带5的连接部之间连接于背板部2,加强带23和后支撑带13大致配置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将背板部2与腰带5的右后部5b进行连结的加强带23相对于后支撑带13大致配置在一条直线上,因此能够用加强带23适当地承受施加到后支撑带13的作业机的载荷。腰带5的左端部5L与左侧部带8借助左连结带17而被连结。腰带5的右端部5R与右侧部带9借助右连结带18而被连结。卡止部件10的阴部件11设置于左连结带17,前支撑带14借助第一长度调整机构19而被连结于右连结带18。卡止部件10的阳部件12借助第二长度调整机构21而被连结于前支撑带14。另外,第三长度调整机构25设置于腰带5的右后部5b,后支撑带13连结于第三长度调整机构25。第一长度调整机构19、第二长度调整机构21以及第三长度调整机构25例如是梯扣(ladderlock)。这样,前支撑带14借助第一长度调整机构19而被连结于右连结带18,因此通过对前支撑带14的长度进行调整,能够对作业机用支撑带1的绕腰的长度进行调整。另外,通过将前支撑带14中的第二长度调整机构21与垫部件16之间的距离及后支撑带13中的第三长度调整机构25与垫部件16之间的距离进行变更,能够将钩15的位置进行自由调整。即,通过将前支撑带14中的第二长度调整机构21与垫部件16之间的距离及后支撑带13中的第三长度调整机构25与垫部件16之间的距离一同加长,能够降低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作业机用支撑带,其具备:/n背板部;/n左肩带及右肩带,它们从所述背板部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并向前方回绕;/n腰带,其从所述背板部的下部向两侧方延伸;/n左背带,其将所述左肩带的前下部与所述腰带的左后部进行连接;/n右背带,其将所述右肩带的前下部与所述腰带的右后部进行连接;/n左侧部带,其从所述背板部的上部向左下方延伸并向前方回绕,且与所述腰带的左端部连结;/n右侧部带,其从所述背板部的上部向右下方延伸并向前方回绕,且与所述腰带的右端部连结;/n卡止部件,其将被连结的所述腰带的所述左端部及所述左侧部带、与被连结的所述腰带的所述右端部及所述右侧部带进行卡止;以及/n垫部件,其借助后支撑带支撑于所述腰带的所述右后部,并且借助前支撑带支撑于被连结的所述腰带的所述右端部及所述右侧部带,且设置有对作业机进行支撑的支撑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作业机用支撑带,其具备:
背板部;
左肩带及右肩带,它们从所述背板部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并向前方回绕;
腰带,其从所述背板部的下部向两侧方延伸;
左背带,其将所述左肩带的前下部与所述腰带的左后部进行连接;
右背带,其将所述右肩带的前下部与所述腰带的右后部进行连接;
左侧部带,其从所述背板部的上部向左下方延伸并向前方回绕,且与所述腰带的左端部连结;
右侧部带,其从所述背板部的上部向右下方延伸并向前方回绕,且与所述腰带的右端部连结;
卡止部件,其将被连结的所述腰带的所述左端部及所述左侧部带、与被连结的所述腰带的所述右端部及所述右侧部带进行卡止;以及
垫部件,其借助后支撑带支撑于所述腰带的所述右后部,并且借助前支撑带支撑于被连结的所述腰带的所述右端部及所述右侧部带,且设置有对作业机进行支撑的支撑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用支撑带,其中,
所述腰带的所述左端部与所述左侧部带借助左连结带连结,
所述腰带的所述右端部与所述右侧部带借助右连结带连结,
在所述左连结带上设置有所述卡止部件的左卡止部,
在所述右连结带上借助第一长度调整机构连结有所述前支撑带,
在所述前支撑带上设置有右卡止部,该右卡止部卡合于所述卡止部件的所述左卡止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机用支撑带,其中,
所述右卡止部借助第二长度调整机构连结于所述前支撑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作业机用支撑带,其中,
在所述前支撑带的前端部设置有夹持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用支撑带,其中,
所述作业机用支撑带还具备加强带,该加强带将所述背板部与所述腰带的所述右后部进行连结,
所述加强带与所述后支撑带大致配置在一条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用支撑带,其中,
所述背板部、所述左肩带、所述右肩带、所述腰带、所述左侧部带以及所述右侧部带具有缓冲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用支撑带,其中,
在所述左侧部带上设置有左通孔,该左通孔供所述左背带穿过,
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