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间歇式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42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轴间歇式铰链,所述铰链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针对第一轴的第一控制结构和针对第二轴的第二控制结构以及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设置有与第一控制结构配合的第一结构和与第二控制结构配合的第二结构;第一控制结构和第二控制结构均包括一段或数段斜坡和一个或数个台阶壁;第一控制结构的斜坡和台阶壁与第二控制结构的斜坡和台阶壁呈接力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实现两根轴分段转换反向旋转,并且制造方便,能够结合提供转动阻力的机构,提高操作手感及提供随时停止转动随时定位转动角度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轴间歇式铰链
本技术涉及一种铰链,尤其涉及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诸如笔记本、手机等中的铰链。
技术介绍
对于携式电子产品,诸如笔记本、手机等中的双轴铰链,以往大都要求起两根轴能同步反向旋转。但是,对这种铰链又提出了新的功能要求,即其需要实现两根轴分段转换反向旋转,即在一个角度范围由第一轴旋转而第二轴不动,在下一个角度范围由第二轴旋转而第一轴不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轴间歇式铰链,结构简单,能够实现两根轴分段转换反向旋转。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轴间歇式铰链,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还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针对第一轴的第一控制结构和针对第二轴的第二控制结构以及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设置有与第一控制结构配合的第一结构和与第二控制结构配合的第二结构;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和第二控制结构均包括一段或数段斜坡和一个或数个台阶壁;第一控制结构的斜坡和台阶壁与第二控制结构的斜坡和台阶壁呈接力配合,在所述铰链旋转工作时,在第一结构和第一控制结构的斜坡配合并推动滑动结构滑动时,第二结构和第二控制结构的台阶壁配合,该推动滑动结构滑动的方向为使第二结构越过该台阶壁;在第一结构和第一控制结构的台阶壁配合时,第二结构和第二控制结构的斜坡配合并推动滑动结构滑动,该推动滑动结构滑动的方向为使第一结构越过该台阶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和第二控制结构分别套在第一轴和第二轴上并分别与第一轴和第二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和第二控制结构均包括沿圆周方向排列的所述一段或数段斜坡和所述一个或数个台阶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和第二控制结构均包括铰链打开过程中的控制结构和铰链闭合过程中的控制结构,铰链打开过程中的控制结构和铰链闭合过程中的控制结构均包括所述一段或数段斜坡和所述一个或数个台阶壁。进一步地,所述铰链打开过程中的控制结构和铰链闭合过程中的控制结构被分为两个部件,并由弹性部件压紧。进一步地,所述铰链还为第一轴和第二轴分别设置提供转动阻力的机构。进一步地,提供转动阻力的机构所提供的阻力满足随时停止转动随时定位转动角度所需。进一步地,所述铰链还为第一轴和第二轴分别设置提供转动阻力的机构,所述提供阻力的机构包括套在第一轴和第二轴上的第一弹性部件以及相互啮合的齿槽部件或凸轮部件,所述齿槽部件或凸轮部件以及所述控制结构的两个部件均被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压紧。进一步地,所述铰链前后连接板以及处在中间的导轨,第一控制结构和第二控制结构处在前后连接板之间,第一控制结构、第二控制结构和前后连接板由第一弹性部件压紧;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均穿过前后连接板,所述导轨处在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所述滑动结构和导轨滑动连接,并由抵靠于连接板的第二弹性部件压紧。由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实现两根轴分段转换反向旋转,并且制造方便,能够结合提供转动阻力的机构,提高操作手感及提供随时停止转动随时定位转动角度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图2位本技术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动至一个角度时,控制结构的示意图。图3a为图3的A-A剖视放大图。图3b为图3的B-B剖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双轴间歇式铰链,包括第一轴100和第二轴200,所述铰链还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针对第一轴100的第一控制结构和针对第二轴200的第二控制结构以及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3设置有与第一控制结构配合的第一结构31和与第二控制结构配合的第二结构32。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和第二控制结构分别套在第一轴和第二轴上并分别与第一轴和第二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包括铰链打开过程中的控制结构11和铰链闭合过程中的控制结构12,所述第二控制结构包括铰链打开过程中的控制结构21和铰链闭合过程中的控制结构22。控制结构11和控制结构12套在第一轴100上并与第一轴100同步转动,它们与第一轴100可以通过扁位配合连接,并由弹性部件将控制结构11和控制结构12彼此压紧。控制结构21和控制结构22套在第二轴200上并与第二轴200同步转动,它们与第二轴200可以通过扁位配合连接,并由弹性部件将控制结构21和控制结构22彼此压紧。控制结构11、控制结构12均包括所述一段或数段斜坡13和所述一个或数个台阶壁14,控制结构21、控制结构22均包括所述一段或数段斜坡23和所述一个或数个台阶壁24,斜坡的数量以及台阶的数量、斜坡的长度、台阶的高度均可根据需要而调整。同一控制结构上的斜坡和台阶沿圆周方向排列。第一控制结构的斜坡和台阶壁与第二控制结构的斜坡和台阶壁呈接力配合,在所述铰链打开旋转工作时,在第一结构31和控制结构11的斜坡配合(第一轴转动)并推动滑动结构3滑动时,第二结构32和控制结构21的台阶壁配合(第二轴不能转动),该推动滑动结构滑动的方向为使第二结构越过该台阶壁;在转至第一结构31和控制结构11的台阶壁配合(第一轴不能转动)时,第二结构32和第二控制结构的斜坡配合(第二轴能转动)并推动滑动结构3滑动,该推动滑动结构滑动的方向为使第一结构31越过该台阶壁。在所述铰链闭合旋转工作时,在第一结构31和控制结构12的斜坡配合(第一轴转动)并推动滑动结构3反向滑动时,第二结构32和控制结构22的台阶壁配合(第二轴不能转动),该推动滑动结构滑动的方向为使第二结构越过该台阶壁;在转至第一结构31和控制结构12的台阶壁配合(第一轴不能转动)时,第二结构32和第二控制结构的斜坡配合(第二轴能转动)并推动滑动结构3反向滑动,该推动滑动结构滑动的方向为使第一结构31越过该台阶壁。据此,第一轴和第二轴在铰链和闭合过程中接力旋转。所述第一结构31和第二结构32均可以是条状、块状结构或滚动体等。所述铰链设置前后连接板41、42以及中间的导轨40,第一控制结构和第二控制结构处在前后连接板41、42之间,第一控制结构、第二控制结构和前后连接板41、42由弹性部件,比如碟簧片51压紧;所述第一轴100和第二轴200均穿过前后连接板41、42,所述导轨40处在第一轴100和第二轴200之间,所述滑动结构3和导轨40滑动连接,滑动结构3由抵靠于连接板42的弹性部件43压紧滑动结构3。所述铰链还为第一轴100和第二轴200分别设置提供转动阻力的机构。提供转动阻力的机构所提供的阻力满足随时停止转动随时定位转动角度所需。所述提供阻力的机构包括套在第一轴和第二轴上的弹性部件,比如碟簧片51,以及相互啮合的齿槽部件或凸轮部件52、53,所述齿槽部件或凸轮部件52、53以及所述控制结构的两个部件,也即控制结构11和12以及控制结构21和22均被所述碟簧片51压紧,并且齿槽部件或凸轮部件52设置在连接板42上。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轴间歇式铰链,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还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针对第一轴的第一控制结构和针对第二轴的第二控制结构以及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设置有与第一控制结构配合的第一结构和与第二控制结构配合的第二结构;/n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和第二控制结构均包括一段或数段斜坡和一个或数个台阶壁;第一控制结构的斜坡和台阶壁与第二控制结构的斜坡和台阶壁呈接力配合,在所述铰链旋转工作时,在第一结构和第一控制结构的斜坡配合并推动滑动结构滑动时,第二结构和第二控制结构的台阶壁配合,该推动滑动结构滑动的方向为使第二结构越过该台阶壁;在第一结构和第一控制结构的台阶壁配合时,第二结构和第二控制结构的斜坡配合并推动滑动结构滑动,该推动滑动结构滑动的方向为使第一结构越过该台阶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间歇式铰链,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还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针对第一轴的第一控制结构和针对第二轴的第二控制结构以及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设置有与第一控制结构配合的第一结构和与第二控制结构配合的第二结构;
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和第二控制结构均包括一段或数段斜坡和一个或数个台阶壁;第一控制结构的斜坡和台阶壁与第二控制结构的斜坡和台阶壁呈接力配合,在所述铰链旋转工作时,在第一结构和第一控制结构的斜坡配合并推动滑动结构滑动时,第二结构和第二控制结构的台阶壁配合,该推动滑动结构滑动的方向为使第二结构越过该台阶壁;在第一结构和第一控制结构的台阶壁配合时,第二结构和第二控制结构的斜坡配合并推动滑动结构滑动,该推动滑动结构滑动的方向为使第一结构越过该台阶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间歇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和第二控制结构分别套在第一轴和第二轴上并分别与第一轴和第二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和第二控制结构均包括沿圆周方向排列的所述一段或数段斜坡和所述一个或数个台阶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轴间歇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和第二控制结构均包括铰链打开过程中的控制结构和铰链闭合过程中的控制结构,铰链打开过程中的控制结构和铰链闭合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镓锋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飞凤安吉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