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方法、终端及基站技术

技术编号:2519391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度方法、终端及基站。该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向基站上报所述终端所支持的工作频段的第一频段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调度方法,通过终端向基站上报用于指示所支持的工作频段的第一频段信息,使基站能够根据终端上报的第一频段信息,了解终端所支持的频率范围,在无需定义多频段的情况下,使终端工作在性能更好的频率范围内,也即当基站支持大频率范围时,也能够保证终端的工作性能,避免需要终端支持两个或多个频段的射频能力,造成终端的硬件成本和实现复杂度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度方法、终端及基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
,尤其是指一种调度方法、终端及基站。
技术介绍
在5G新空口(NewRadio,NR)Rel-15阶段,为满足不同区域的运营商需求,3GPP在3.3-4.2GHz频率范围内定义了两个3.5GHz频段:n77(3.3-4.2GHz)和n78(3.3-3.8GHz)。一些地区可以选择频率范围相对较窄、且终端和基站的射频性能相对较好的n78频率,而其他地区则需要定义一个较宽的频段n77,此频段需要终端,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或基站支持900MHz的频率范围,为功放、滤波器、低噪放等射频芯片带来很大的挑战。对于这种频段包含频段“频中频”、部分重叠或频率相邻的情况,要求标准化组织(3GPP)分别定义两个或多个射频频段的标准定义。终端产品为满足不同区域运营商的频段需求和射频指标需求,可能需要支持两个或多个频段的射频硬件或能力,从而大大增加终端的硬件成本和实现复杂度。例如,对于n79(4.4-5GHz)频段,若一地区的潜在应用频谱是4.8-5GHz,根据射频常识和经验,通常窄带(200MHz)频段会比宽带(600MHz)频段具有更佳的射频性能。基于该要求,现有技术需要单独定义一个新频段nXX(4.8-5GHz),或根据某一个运营商的实际需求只定义nYY(4.9-5GHz)这样的频段,虽然终端射频性能有优化,但这样也就要求终端同时需要支持n79、nXX和nYY频段,从而增加了终端射频硬件或能力复杂度。另外,通过定义频中频、部分重叠或频率相邻的方式虽解决了不同运营商的频段需求,但也分散了产业发展方向,如某些终端仅支持n77或n78的时候不利于3.5GHz频率整个产业的协同发展,并且会限制部分终端在其他区域的应用。因此,为解决不同运营商的频段需要,通过定义多个频段,并要求终端支持对应多个频段的射频硬件或能力,该种方案增加了终端成本和实现复杂度,也分散了5G频谱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度方法、终端及基站,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为满足不同运营商的频率需求,需要定义多个频段,造成终端的硬件成本和实现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度方法,应用于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向基站上报所述终端所支持的工作频段的第一频段信息。可选地,所述的调度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基站发送的能力需求请求;其中,根据所述能力需求请求,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第一频段信息。可选地,所述的调度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基站发送的频段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频段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基站所指示工作频段的第二频段信息。可选地,所述的调度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频段信息包括第一频率范围和/或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对应的射频性能;所述第二频段信息包括第二频率范围和/或所述第二频率范围对应的射频要求。可选地,所述的调度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二频率范围位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之内,或者所述第二频率范围等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时,所述方法还包括:依据所述第二频段信息进行数据传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度方法,应用于基站,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所支持的工作频段的第一频段信息。可选地,所述的调度方法,其中,在获取终端上报的第一频段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终端发送能力需求请求。可选地,所述的调度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终端发送频段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频段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基站所指示工作频段的第二频段信息。可选地,所述的调度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频段信息包括第一频率范围和/或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对应的射频性能;所述第二频段信息包括第二频率范围和/或所述第二频率范围对应的射频要求。可选地,所述的调度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频率范围位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之内,或者所述第二频率范围等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收发器用于:向基站上报所述终端所支持的工作频段的第一频段信息。可选地,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获取所述基站发送的能力需求请求;其中,根据所述能力需求请求,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第一频段信息。可选地,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获取基站发送的频段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频段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基站所指示工作频段的第二频段信息。可选地,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频段信息包括第一频率范围和/或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对应的射频性能;所述第二频段信息包括第二频率范围和/或所述第二频率范围对应的射频要求。可选地,所述的终端,其中,当所述第二频率范围位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之内,或者所述第二频率范围等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时,所述处理器用于:依据所述第二频段信息进行数据传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收发器,其中,所述收发器用于:获取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所支持的工作频段的第一频段信息。可选地,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所述获取终端上报的第一频段信息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能力需求请求。可选地,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频段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频段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基站所指示工作频段的第二频段信息。可选地,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频段信息包括第一频率范围和/或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对应的射频性能;所述第二频段信息包括第二频率范围和/或所述第二频率范围对应的射频要求。可选地,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二频率范围位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之内,或者所述第二频率范围等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调度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调度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调度方法中的步骤。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调度方法,通过终端向基站上报用于指示所支持的工作频段的第一频段信息,使基站能够根据终端上报的第一频段信息,了解终端所支持的频率范围,在无需定义多频段的情况下,使终端工作在性能更好的频率范围内,也即当基站支持大频率范围时,也能够保证终端的工作性能,避免需要终端支持两个或多个频段的射频能力,造成终端的硬件成本和实现复杂度较高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数据传输方法所应用无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度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向基站上报所述终端所支持的工作频段的第一频段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度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基站上报所述终端所支持的工作频段的第一频段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基站发送的能力需求请求;
其中,根据所述能力需求请求,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第一频段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基站发送的频段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频段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基站所指示工作频段的第二频段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段信息包括第一频率范围和/或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对应的射频性能;
所述第二频段信息包括第二频率范围和/或所述第二频率范围对应的射频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频率范围位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之内,或者所述第二频率范围等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所述第二频段信息进行数据传输。


6.一种调度方法,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上报的所述终端所支持的工作频段的第一频段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终端上报的第一频段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能力需求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频段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频段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基站所指示工作频段的第二频段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段信息包括第一频率范围和/或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对应的射频性能;
所述第二频段信息包括第二频率范围和/或所述第二频率范围对应的射频要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频率范围位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之内,或者所述第二频率范围等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


11.一种终端,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用于:
向基站上报所述终端所支持的工作频段的第一频段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获取所述基站发送的能力需求请求;
其中,根据所述能力需求请求,向所述基站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哲李男李娜胡南张晓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