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彦震专利>正文

基于用户距离自适应调整播放器声音大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939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建立音量等级‑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然后利用通信时的信号强度实时计算手机/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音箱之间的距离;然后,对用户在初始位置处设置的初始音量和用户在初始位置处距离智能音箱的初始距离进行记录;然后将初始距离输入音量等级‑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得到用户在初始位置处所对应的音量等级,通过将用户在初始位置处设置的初始音量与在表中对应的音量等级进行比较,确定修正系数并对音量等级进行放大修正,以此根据用户的音量偏好自动调整音量等级‑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以此根据用户与智能音箱的距离大小自适应调整智能音箱的音量大小,使用户在距离智能音箱一定范围内听到同等音量大小的声音。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用户距离自适应调整播放器声音大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用户距离自适应调整播放器声音大小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使用智能音箱播放音乐时,用户首先会根据自己当前的位置设置合适的音量大小,在使用智能音箱播放音乐的过程中,用户经常会离开原来的位置到距离音箱更近或者更远的地方。由于在移动的过程中,用户距离智能音箱的远近发生了变化,用户听到智能音箱中播放的声音大小同步发生了变化。当用户与智能音箱的距离过小时,太大的声音往往会引起用户的不适同时损害用户的听力;当用户与智能音箱的距离过大时,用户因距离音箱太远而听不清智能音箱播放的声音,影响用户的听觉体验。在用户与智能音箱的距离发生变化后,需要频繁的调整音量的大小,以此将智能音箱发出的声音调整到合适的音量大小,操作麻烦。蓝牙定位也称beacon定位,是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其实现是通过蓝牙信标主动地广播宣告自己的位置来感知所处的位置。iBeacon测距原理如下。iBeacon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项低耗能蓝牙技术,由蓝牙设备发射包含指定信息的信号,再由移动设备接收信号,从而实现近场通信。蓝牙信标发射的信号强度与收发设备之间的距离,某种程度上呈正相关,因此通过合理的运算转化,可以通过信号强度的值反推出与接收设备间的距离。蓝牙信标的信号强度值是一个参考值,没有固定标准。想要计算出蓝牙信标的距离,还必须知道这个信标设备的txPower值,txPower是指当距离蓝牙信标1m时的信号强度值。无线定位原理如下。无线定位是通过获取采集移动设备到周围各个AP(Access Point)的信号强度,利用信号强度计算距离进行定位的。其实现方式分为主动采集和被动采集。主动采集,是依赖于AP主动采集移动设备的信号强度。被动采集,是在移动设备上安装APP应用的方式,由APP在后台主动向AP发送消息,增加被采集到的数据量,能提升定位的效果。现有技术中,像华为、小米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在智能家居领域逐渐将独立的一个个家居产品组建成网,通过智能语音管家或者手机WiFi无线通信进行系统化控制。但是,现阶段的智能家居系统化控制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很多细节问题并没有很好的处理。例如,现有的音箱不能根据用户距离音箱的距离自适应调整音量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距离自适应调整播放器声音大小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步骤S11:将智能音箱的音量从小到大分成M个等级,P个区间。步骤S12:定义步骤11中M和P的关系,即确定在不同的音量区间内对应不同的音量等级对应关系,建立M音量等级-P音量区间对应关系表。步骤S13:将手机/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音箱之间的距离分成N个区间。步骤S14:定义步骤11和步骤13中M音量等级和N距离区间的关系,即确定在不同的距离区间内对应不同的音量等级对应关系,建立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步骤S15:通过设置于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内的蓝牙模块或者WiFi模块与智能音箱内的蓝牙模块或者WiFi模块通信,利用通信时的信号强度实时计算手机/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音箱之间的距离。步骤S16:对用户在初始位置处设置的音量等级V即初始音量和用户在初始位置处距离智能音箱的距离X即初始距离进行记录。步骤S17:根据用户对音量大小的偏好,对步骤14中的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进行修正。首先,将步骤16中记录的X初始距离带入步骤14中的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得到X初始距离对应的音量等级K。若音量等级K与步骤16中的V初始音量相等,则不需要对步骤14中的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进行修正;此时执行步骤19。若音量等级K与步骤16中的V初始音量不相等,则需要对步骤14中的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进行修正,此时执行步骤18。步骤S18:确定修正系数,若V初始音量>音量等级K,表明用户喜欢比较大一点的音量,此时对步骤14中的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中用户的音量等级整体进行放大修正,修正系数为:V除以K或者V减K。若V初始音量<音量等级K,表明用户喜欢比较小一点的音量,此时对步骤14中的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中用户的音量等级整体进行缩小修正,修正系数为:V除以K或者V减K。步骤S19:将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中的音量等级数值乘以或者加上修正系数;然后,按照修正后的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自适应调整智能音箱音量的大小;当用户与智能音箱的距离减小时,智能音箱自动将音量调小;当用户与智能音箱的距离增大时,智能音箱自动将音量调大。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根据用户与智能音箱的距离大小自适应调整智能音箱的音量大小,使用户在距离智能音箱一定范围内听到同等音量大小的声音。当用户与智能音箱的距离减小时,智能音箱自动将音量调小,避免了用户因距离音箱太近而引起的听力不适和听力损害。当用户与智能音箱的距离增大时,智能音箱自动将音量调大,避免了用户因距离音箱太远而听不清智能音箱播放的声音,影响用户的听觉体验。2、操作简单,只需要在最初始阶段设置一次音量等级大小,系统就会自动对用户的音量偏好进行记录、处理并且对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进行修正和更新。3、使用方便,解放了用户的双手,在用户与智能音箱的距离发生变化后,不需要频繁的调整音量的大小。4、此方式使智能音箱音量合理化,有效的节约电池电量,提高智能音箱的待机和使用时间,节能环保,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效果模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程序流程图。图1中的A图为声音在空间中传播的示意图。图1中的B图为声音随传播距离衰减的示意图,曲线a为声音随传播距离衰减曲线。图1中的C图为声音随传播距离补偿的示意图,曲线a为声音随传播距离衰减曲线,曲线b为声音随传播距离补偿曲线,曲线c为补偿后的声音曲线。图2中的E图为最初智能音箱内部设置的音量等级-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图2中的F图为根据用户音量偏好更新后的音量等级-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图2中的G图为本专利技术另外一种根据用户音量偏好更新后的音量等级-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第一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首先建立音量等级-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然后利用通信时的信号强度实时计算手机/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音箱之间的距离;然后,对用户在初始位置处设置的初始音量和用户在初始位置处距离智能音箱的初始距离进行记录;然后将初始距离输入音量等级-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得到用户在初始位置处所对应的音量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用户距离自适应调整播放器声音大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1:将智能音箱的音量从小到大分成M个等级,P个区间;/n步骤S12:定义步骤11中M和P的关系,即确定在不同的音量区间内对应不同的音量等级对应关系,建立M音量等级-P音量区间对应关系表;/n步骤S13:将手机/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音箱之间的距离分成N个区间;/n步骤S14:定义步骤11和步骤13中M音量等级和N距离区间的关系,即确定在不同的距离区间内对应不同的音量等级对应关系,建立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n步骤S15:通过设置于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内的蓝牙模块或者WiFi模块与智能音箱内的蓝牙模块或者WiFi模块通信,利用通信时的信号强度实时计算手机/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音箱之间的距离;/n步骤S16:对用户在初始位置处设置的音量等级V即初始音量和用户在初始位置处距离智能音箱的距离X即初始距离进行记录;/n步骤S17:根据用户对音量大小的偏好,对步骤14中的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进行修正;/n首先,将步骤16中记录的X初始距离带入步骤14中的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得到X初始距离对应的音量等级K;/n若音量等级K与步骤16中的V初始音量相等,则不需要对步骤14中的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进行修正;此时执行步骤19;/n若音量等级K与步骤16中的V初始音量不相等,则需要对步骤14中的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进行修正,此时执行步骤18;/n步骤S18:确定修正系数,若V初始音量 > 音量等级K,表明用户喜欢比较大一点的音量,此时对步骤14中的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中用户的音量等级整体进行放大修正,修正系数为:V除以K或者V减K;/n若V初始音量 < 音量等级K,表明用户喜欢比较小一点的音量,此时对步骤14中的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中用户的音量等级整体进行缩小修正,修正系数为:V除以K或者V减K;/n步骤S19:将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中的音量等级数值乘以或者加上修正系数;然后,按照修正后的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自适应调整智能音箱音量的大小;当用户与智能音箱的距离减小时,智能音箱自动将音量调小;当用户与智能音箱的距离增大时,智能音箱自动将音量调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用户距离自适应调整播放器声音大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将智能音箱的音量从小到大分成M个等级,P个区间;
步骤S12:定义步骤11中M和P的关系,即确定在不同的音量区间内对应不同的音量等级对应关系,建立M音量等级-P音量区间对应关系表;
步骤S13:将手机/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音箱之间的距离分成N个区间;
步骤S14:定义步骤11和步骤13中M音量等级和N距离区间的关系,即确定在不同的距离区间内对应不同的音量等级对应关系,建立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
步骤S15:通过设置于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内的蓝牙模块或者WiFi模块与智能音箱内的蓝牙模块或者WiFi模块通信,利用通信时的信号强度实时计算手机/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音箱之间的距离;
步骤S16:对用户在初始位置处设置的音量等级V即初始音量和用户在初始位置处距离智能音箱的距离X即初始距离进行记录;
步骤S17:根据用户对音量大小的偏好,对步骤14中的M音量等级-N距离区间对应关系表进行修正;
首先,将步骤16中记录的X初始距离带入步骤14中的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彦震
申请(专利权)人:宋彦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