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频物联网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频物联网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物联网终端是物联网中连接传感网络层和传输网络层,实现采集数据及向网络层发送数据的设备,物联网终端在接收数据的时候需要对信号调频,保证信号频率的稳定,才能实现物联网传输数据的准确性,然而现有的调频电路只是用参考信号或PWM信号与待调频信号进行融合调节频率,由于参考信号或PWM信号是外界信号,外界信号与源信号需要进行匹配后方能进行调频,属于被动调频,一旦源信号频率变换较大,超过匹配范围,将会导致无法进行调频,严重影响可调频物联网终端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频物联网终端,能够对物联网终端信号接收器输出信号主动调频校准。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频物联网终端,包括信号接收模块、调频缓冲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可调频物联网终端中信号接收器输出信号,信号接收模块通过运放器AR1接调频缓冲模块输入端口,调频缓冲模块输出端口接可调频物联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频物联网终端,包括信号接收模块、调频缓冲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可调频物联网终端中信号接收器输出信号,信号接收模块通过运放器AR1接调频缓冲模块输入端口,调频缓冲模块输出端口接可调频物联网终端控制器;/n所述调频缓冲模块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三极管Q1的基极接电感L4、电容C1、电阻R3的一端和信号接收模块输出端口,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阻R6、电容C2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基极和电容C3、电阻R8、电阻R9的一端以及电容C2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频物联网终端,包括信号接收模块、调频缓冲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可调频物联网终端中信号接收器输出信号,信号接收模块通过运放器AR1接调频缓冲模块输入端口,调频缓冲模块输出端口接可调频物联网终端控制器;
所述调频缓冲模块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三极管Q1的基极接电感L4、电容C1、电阻R3的一端和信号接收模块输出端口,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阻R6、电容C2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基极和电容C3、电阻R8、电阻R9的一端以及电容C2的另一端,电感L4的另一端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电阻R4、电容C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阻R5、电阻R10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5的基极,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电阻R8的另一端、电容C5的一端和电源+5V,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电容C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晨光,陆继钊,李文萃,党芳芳,郭少勇,李雄,崔鹏,蔡沛霖,李永杰,孟慧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