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找漏工艺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29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找漏工艺管柱,找漏工艺管柱包括:钻具、封隔组件和封堵组件,封隔组件的一端与钻具相接,封隔组件的另一端与封堵组件相接,封堵组件用于在钻具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开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找漏工艺管柱实现了提高深井以及超深井找漏工艺一次成功率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钻井封隔组件找漏管柱对于深井、超深井而言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找漏工艺准确性较差、一次成功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找漏工艺管柱
本技术涉及油田采油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找漏工艺管柱。
技术介绍
我国油田普遍地质条件和环境恶劣,开发难度大。尤其深井超深井进行采油难度大,目前塔里木油田超深井普遍采用的找漏管柱为钻具封隔组件找漏管柱。针对深井超深井找漏时,钻具封隔组件找漏管柱坐封后,对生产套管内灌入液体,进行打压找漏,若压力不降,则说明封隔组件上部的生产套管不存在漏失,若压力下降,则说明封隔组件上部的生产套管存在漏失,需要继续上提封隔组件坐封后对封隔组件上部的生产套管进行分段打压找漏。然而,该钻具封隔组件找漏管柱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若该找漏管柱的封隔组件或钻具不密封进行打压找漏时,压力也会下降,该钻具封隔组件找漏管柱无法验证管柱自身的密封性,将导致无法准确判断生产套管是否漏失,找漏工艺一次成功率较低,长此以往将大大增加了作业工作量和作业费用。因此,对于深井、超深井而言需要一个工艺成功率高的找漏工艺管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找漏工艺管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钻井封隔组件找漏管柱对于深井、超深井而言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找漏工艺准确性较差、一次成功率较低且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找漏工艺管柱,包括:钻具、封隔组件和封堵组件,所述封隔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钻具相接,所述封隔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封堵组件相接,所述封堵组件用于在所述钻具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开启。如上所述的一种找漏工艺管柱,可选的,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封堵本体和设在所述封堵本体内且在所述预设压力下与所述封堵本体分离的封堵件,所述封隔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封堵本体的一端相接。如上所述的一种找漏工艺管柱,可选的,所述封堵组件还包括:在所述预设压力下可发生压力剪切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封堵件固定在所述封堵组件内,且当所述封堵本体内的压力达到所述预设压力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封堵本体断开,以使所述封堵件与所述封堵本体分离。如上所述的一种找漏工艺管柱,可选的,所述封堵本体为筒状结构,所述封堵件位于所述筒状结构内远离所述封隔组件的一端开口内。如上任一所述的一种找漏工艺管柱,可选的,所述封堵组件为泵出式堵塞阀。如上任一所述的一种找漏工艺管柱,可选的,还包括:均布组件,所述均布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封堵本体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均布组件的内部设有可供所述封堵件通过或滞留的第一流通通道,所述均布组件的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通通道相连通的第二流通通道。如上所述的一种找漏工艺管柱,可选的,还包括:承托件,所述承托件与所述均布组件的另一端相接,所述承托件用于承接与所述封堵本体分离的所述封堵件。如上任一所述的一种找漏工艺管柱,可选的,还包括:压力监测组件,所述压力监测组件位于并相接在所述封隔组件和所述封堵组件之间。如上所述的一种找漏工艺管柱,可选的,所述压力监测组件包括压力监测本体和压力监测件,所述压力监测件位于所述压力监测本体内,所述压力监测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封隔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力检测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封堵本体的一端相连。如上所述的一种找漏工艺管柱,可选的,所述压力监测件包括可存储式的压力监测件。本技术提供一种找漏工艺管柱,所述找漏工艺管柱包括钻具、封隔组件和封堵组件,所述封隔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钻具相接,所述封隔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封堵组件相接,所述封堵组件用于在所述钻具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开启,由于封堵组件在所述钻具内的压力未达到预设压力时,其本身为封堵状态,本技术通过封堵组件的设置可以在找漏工艺之前对找漏工艺管柱自身的密封性进行验证,从而能够大幅度提高找漏工艺一次成功率,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找漏工艺管柱实现了提高深井以及超深井找漏工艺一次成功率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钻井封隔组件找漏管柱对于深井、超深井而言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找漏工艺准确性较差、一次成功率较低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现有技术中的钻具封隔组件找漏管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找漏工艺管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封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找漏工艺管柱的找漏方法流程图。附图标识说明:1-表层套管;2-生产套管;3-固井水泥的返高;4-钻具;5-封隔组件;6-封堵组件;601-封堵本体;602-封堵件;603-连接件;7-均布组件;8-承托件;9-压力检测组件;901-压力检测本体;902-压力检测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续,油井套管变形、损坏、断裂等现象时有发生,且呈日益增多的趋势。为了改善油井井身技术状况,保证油井正常生产,需要及时找准套管损坏、断裂即引起油井漏失的位置,一边在大修时对漏失不问实施挤水泥封堵、贴补套管等措施。目前,针对深井超深井找漏时,通常采用的找漏管柱为钻具4封隔组件5找漏管柱,即钻具4+Y211封隔器找漏管柱,该不仅找漏工艺一次成功率较低,而且无法验证管柱自身的密封性,即找漏工艺过程中无法准确判断封隔器与套管之间是否密封,将导致无法准确判断生产套管2是否漏失,长此以往将大大增加了作业工作量和作业费用。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深井、超深井的找漏工艺准确性较高、一次成功率较高的找漏工艺管柱。实施例一图1是本技术现有技术中的钻具封隔组件找漏管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找漏工艺管柱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找漏工艺管柱可以用于油田领域油井内的找漏工艺,尤其适用于深井、超深井的找漏工艺,本实施例提供的找漏工艺管柱实现了提高深井以及超深井找漏工艺一次成功率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钻井封隔组件5找漏管柱对于深井、超深井而言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找漏工艺一次成功率较低且准确性较差的技术问题的问题。如图1所示,一种找漏工艺管柱,包括:钻具4、封隔组件5和封堵组件6,封隔组件5的一端与钻具4相接,封隔组件5的另一端与封堵组件6相接,封堵组件6用于在钻具4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开启。其中,本实施例中,通过封堵组件6的设置,由于封堵组件6在所述钻具4内的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找漏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具、封隔组件和封堵组件,所述封隔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钻具相接,所述封隔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封堵组件相接,所述封堵组件用于在所述钻具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开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找漏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具、封隔组件和封堵组件,所述封隔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钻具相接,所述封隔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封堵组件相接,所述封堵组件用于在所述钻具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找漏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封堵本体和设在所述封堵本体内且在所述预设压力下与所述封堵本体分离的封堵件,所述封隔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封堵本体的一端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找漏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还包括:在所述预设压力下可发生压力剪切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封堵件固定在所述封堵组件内,且当所述封堵本体内的压力达到所述预设压力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封堵本体断开,以使所述封堵件与所述封堵本体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找漏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本体为筒状结构,所述封堵件位于所述筒状结构内远离所述封隔组件的一端开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找漏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为泵出式堵塞阀。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怀光欧如学孙玉国张琪周津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