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带线结构的一维平面周期漏波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08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带线结构的一维平面周期漏波天线,包括:介质板,包括顶层的第一表面和底层的第二表面;主微带线结构,设置于介质板的第一表面上面,包括多个相同结构的金属微带线周期单元延伸平行排列,即周期单元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底层金属薄片,介质板的第二表面覆盖所述底层金属薄片;本申请的天线不仅具有高效的辐射效率,在较宽的频带上面辐射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还具有抑制扫描波束开阻带的效应,从而使天线的波束扫描可以从后向向前向连续扫描。该天线具有易于其它平面器件集成的优势易,此外天线的电尺寸较小,天线的远场方向图的结果显示天线的旁瓣极小,加工方便,成本低等优势,具有很好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带线结构的一维平面周期漏波天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波技术与天线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到一种基于微带线结构的一维平面周期漏波天线。
技术介绍
在过去的十年中,随着对便携式设备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无线通信已经以极大的速度发展,而便携式移动终端设备则需要更高的传输数据速率。由于无线通信所需的带宽非常拥挤,因此找到提高频谱效率的技术已成为一种必要。天线作为信号收发的最前端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着后端射频电路以及信号处理的复杂程度。传统的单输入和单输出通信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未来5G通信系统中用于高速传输的大量信息的需求。5G移动通信时代为了进一步提升信道容量和数据传输率,提出了毫米波技术。但由于毫米波在自由空间中的高衰减,弱绕射的特点,使得5G毫米波在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存在巨大的局限性。波束赋形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利用对信号相位的控制,使得天线阵列的方向图波瓣实现窄波束辐射,并且能够灵活地控制辐射方向,实现精准性指向性的数据传输服务。这种空间复用技术,在基站天线以及微基站的应用中有着巨大的潜力,能够在波束互不干扰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信息传输率。在有效控制天线阵列波束方向角的技术中,利用相控阵技术,通过对馈电端口的相位和幅度进行合理的调制,但是这种方式在需要复杂庞大的馈电网络来实现,而终端上有限的空间很难实现这种形式的相控阵天线。漏波天线自有的波束扫描特性而使其备受关注,其无需任何复杂的馈电网络,利用导波结构边辐射边传播。漏波天线是在导波结构上传播的行波以特定的传播方式辐射电磁波的一种天线。由于其基于频率的波束控制能力,漏波天线可以用作时空变换器,其中时域-频域被转换为空间域。具有此功能的天线在雷达,微波成像,频谱图分析和通信中具有潜在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针对现有波束扫描的漏波天线波束辐射效率低和扫描过程中存在开放阻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宽扫描度范围的基于微带线结构的平面漏波天线。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微带线结构的一维平面周期漏波天线,它包括:介质基板,介质板顶层的第一表面和介质板底层的第二表面;表层金属微带线设置于介质板的第一表面上面,它包括多个相同结构的金属微带线周期单元延伸平行排列,即周期单元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包括介质板下表面覆盖的底层的金属层,也就是第二表面,单元的介质板形状相同,微带线的大小与尺寸以及底板的金属层均相同,顶层的微带线优良中形式,垂直于天线导行波方向与平行于天线导行波方向,并且这两种形式的微带线交叉排列,并且相互接触,单元结构关于单元中心且垂直于天线导行波方向对称。在顶层微带线垂直于天线导行波的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矩形金属贴片,他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天线的阻抗匹配,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上述基于微带线结构的一维平面周期型漏波天线采用周期单元制作,可以实现所述平面一维漏波天线主波束从后向到前向的连续扫描,并且提出的微带线天线具有较大的波束扫描范围,提出的该天线的基本模式为慢波,慢波不会辐射,但是周期单元会激发高次空间谐波,形成快波,从而天线可以将能量辐射出去,天线的设计结构简单,基于微带线结构的天线,辐射效率高,在其工作频带内天线的辐射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周期单元包括介质板顶层第一表面的额金属微带线,介质板,介质板底层的第二表面的金属层组成。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子中,所述天线的周期单元包括顶层规则的金属微带线,所述的金属微带线结构关于垂直于天线导行波方向周期单元的中心对称,并且单元的排列向同一方向延伸,单元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面。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子中周期单元的顶层金属微带线结构为规则的矩形拼接而成,且单元上表面的中心为两条垂直于天线导行波方向的两条平行微带紧密相连,这样端口处的能量将会更好地向下一个单元传递。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子中周期单元的顶层金属微带线结构中垂直于天线导行波方向的方向,且在主微带线的两侧分布有两种规格的规则矩形金属贴片,设置金属贴片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天线的阻抗匹配,降低天线的反射系数,提升传输效率。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子中,天线的馈电结构部分为金属微带线结构,端口阻抗的微带线的阻抗设置为50欧姆,做好天线的端口阻抗匹配,馈电部分的端口微带线为矩形金属贴片,紧接着矩形贴片的是一个过渡梯形金属贴片,其目的是为了改善天线的阻抗匹配。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子中,整个天线的介质板为规则的矩形,天线的最底层,也就是介质板的第二平面为规则的矩形金属层,其大小与介质板的大小完全一致。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子中,天线关于沿垂直于天线导行波方向的中心对称,且单元中心的两条垂直于天线导行波方向的金属微带线相接触。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维平面周期漏波天线的顶层结构示意图;图1b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维平面周期漏波天线的顶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维平面周期漏波天线的馈电部分的结构和天线周期单元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维平面周期漏波天线的仿真的S参数结果;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维平面周期漏波天线仿真得到的辐射效率结果;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维平面周期漏波天线仿真的得到的远场方向图;图1中附图标记:1.介质板;2.矩形金属贴片;3.主微带线结构;4.矩形金属贴片;5.底层金属薄片;6.梯形过渡金属贴片;7.端口金属贴片;8.第一微带线;9.第二微带线;10.第四微带线;11.第三微带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用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a和1b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维平面周期漏波天线,包括底层金属薄片5,位于中间层的介质板1,介质板1上的主微带线结构3,和主微带线结构3上的矩形金属贴片2和矩形金属贴片4,设置矩形金属贴片2和矩形金属贴片4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天线的阻抗匹配问题,主微带线结构3具有天线周期单元与馈电单元。如图2所示,主微带线结构3包括端口矩形金属贴片7、梯形过渡金属贴片6、天线周期单元的第一段微带线8、第二段微带线9、第四段微带线10和第三微带线11。其中,端口矩形金属贴片7用于连接SMA连接头,与外部的信号源相接,馈电单元的梯形过渡金属贴片6,是为了改善天线在宽频带上的阻抗匹配问题;天线周期单元的第一段微带线8与天线的导行波方向平行,天线周期单元的第二段微带9与天线的导行波方向垂直,且与周期单元的第一段微带线8的末端相接,天线周期单元的第三段微带线11与天线的导行波方向平行,且与周期单元的第二段微带线9的末端相接,天线周期单元的第四段微带10与天线的导行波方向垂直,且与周期单元的第三段微带线11的末端相接,周期单元中四段微带线首尾相接,且关于周期单元中心并垂直于天线导行波方向对称,第四段微带线10与相邻周期对称形成的第四段微带线10相接。本专利技术的微波谐振器设计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CST环境进行的;其中中间层介质板选取的高频板F4B_2.65,介电常数2.65,厚度为1mm,电介质损耗0.009。如图3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维平面周期漏波天线仿真得到的S参数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带线结构的一维平面周期漏波天线,包括:/n介质板(1),包括顶层的第一表面和底层的第二表面;/n主微带线结构(3),设置于介质板的第一表面上,包括多个相同结构的金属微带线周期单元延伸平行排列,即周期单元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n底层金属薄片(5),介质板(1)的第二表面覆盖所述底层金属薄片(5);/n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微带线周期单元包括端口矩形金属贴片(7)、梯形过渡金属贴片(6)、天线周期单元的第一段微带线(8)、第二段微带线(9)、第四段微带线(10)、第三微带线(11),其中,所述端口矩形金属贴片(7)用于连接SMA连接头,与外部的信号源相接,天线周期单元的第一段微带线(8)与天线的导行波方向平行,天线周期单元的第二段微带(9)与天线的导行波方向垂直,且与周期单元的第一段微带线(8)的末端相接,天线周期单元的第三段微带线(11)与天线的导行波方向平行,且与周期单元的第二段微带线(9)的末端相接,天线周期单元的第四段微带(10)与天线的导行波方向垂直,且与周期单元的第三段微带线(11)的末端相接,周期单元中四段微带线首尾相接并且关于垂直于天线导行波方向的周期单元中心对称,第四段微带线(10)与相邻周期对称形成的第四段微带线(10)相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带线结构的一维平面周期漏波天线,包括:
介质板(1),包括顶层的第一表面和底层的第二表面;
主微带线结构(3),设置于介质板的第一表面上,包括多个相同结构的金属微带线周期单元延伸平行排列,即周期单元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底层金属薄片(5),介质板(1)的第二表面覆盖所述底层金属薄片(5);
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微带线周期单元包括端口矩形金属贴片(7)、梯形过渡金属贴片(6)、天线周期单元的第一段微带线(8)、第二段微带线(9)、第四段微带线(10)、第三微带线(11),其中,所述端口矩形金属贴片(7)用于连接SMA连接头,与外部的信号源相接,天线周期单元的第一段微带线(8)与天线的导行波方向平行,天线周期单元的第二段微带(9)与天线的导行波方向垂直,且与周期单元的第一段微带线(8)的末端相接,天线周期单元的第三段微带线(11)与天线的导行波方向平行,且与周期单元的第二段微带线(9)的末端相接,天线周期单元的第四段微带(10)与天线的导行波方向垂直,且与周期单元的第三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魁文姜浩王权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