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920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护栏,其涉及一种护栏,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护栏杆受到车辆撞击后容易变形脱落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底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两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立板远离所述底座一侧的连接环,相邻所述连接环之间设有用于减缓冲击力的防撞栏杆,相邻所述连接环内设有用于加强防撞栏杆连接稳定性的连接组件;当车辆撞击到防撞栏杆时,通过防撞栏杆对撞击力进行缓冲,并通过连接组件加强防撞栏杆和连接环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此可以减少防撞栏杆发生断裂的可能性,从而可以减少车辆从桥梁上坠落的可能性,减少引发重大事故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护栏
本技术涉及一种护栏,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撞护栏。
技术介绍
桥梁护栏是指设置于桥梁上的护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失控车辆越出桥外,具有使车辆不能突破、下穿、翻越桥梁以及美化桥梁建筑的功能。授权公告号为CN20712181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桥梁护栏,包括:多个固定连接在桥梁边沿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均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主护栏杆,所述主护栏杆的表面均设有荧光涂层,所述立柱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中护栏杆,所述立柱的底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均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立柱靠近桥梁内的一侧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底部支撑杆,所述立柱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向下弯曲的弧形杆,所述弧形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顶部护栏杆,最内侧的所述顶部护栏杆上通过悬挂绳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种植盆,所述种植盆内种植有绿植。本技术可以增加夜间辨识度、结构牢固、可以防止人为故意翻越护栏、美化环境。当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桥梁护栏时,由于桥梁护栏呈栅栏状,在两立柱之间安装若干个护栏杆,护栏杆是由金属管制成,当在桥梁上发生车祸,车辆撞击护栏时,由于护栏杆的强度有限、变形能力小且几乎没有柔韧性,而且护栏杆与立柱刚性连接,所以护栏杆受到剧烈撞击后,护栏杆容易发生变形甚至脱落的现象发生,导致车辆容易从桥上坠落,引发重大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护栏,其优势在于防撞杆可以对撞击进行缓冲,减少车辆从桥梁上坠落的可能性。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撞护栏,包括底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两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立板远离所述底座一侧的连接环,相邻所述连接环之间设有用于减缓冲击力的防撞栏杆,相邻所述连接环内设有用于加强防撞栏杆连接稳定性的连接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撞击到防撞栏杆时,通过防撞栏杆对撞击力进行缓冲,并通过连接组件加强防撞栏杆和连接环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此可以减少防撞栏杆发生断裂的可能性,从而可以减少车辆从桥梁上坠落的可能性,减少引发重大事故的可能性。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栏杆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环内侧壁上的塔状弹簧以及若干节防撞杆,相邻所述防撞杆的端壁之间设有若干个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中心线与所述防撞杆的轴线方平行,所述防撞杆远离连接弹簧的一端伸入所述连接环内并与所述塔状弹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撞击到防撞杆后,车辆推动防撞杆前移,通过塔状弹簧连接防撞杆和连接环,通过连接弹簧连接相邻防撞杆,塔状弹簧和连接弹簧受力前移,将撞击力进行缓冲,代替防撞杆与连接环刚性连接方式,以此可以减少防撞杆受到撞击脱落的可能性,降低车辆从桥上坠落的可能性。进一步地,相邻所述防撞杆的端壁上均设有环槽,所述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相邻所述环槽的槽底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弹簧安装在相邻环槽内,以此可以减少弹簧裸露在空气中的可能性,减少弹簧生锈的可能性。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环的靠近其开口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橡胶波纹防尘套,所述橡胶波纹防尘套的侧壁上设有供防撞杆插入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橡胶波纹防尘套,有利于减少雨水和灰尘进入连接环中,减少雨水侵蚀塔状弹簧的可能性。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穿设在所述防撞杆内的链条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环内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轴线与所述防撞杆的轴线垂直,所述链条伸出所述防撞杆的一端盘绕在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撞击防撞杆时,车辆推动防撞杆前移,相邻防撞杆分离,同时推动链条伸长,带动转动杆转动,以此可以减少防撞杆受到撞击后从连接环上脱离的可能性,减轻塔状弹簧和连接弹簧的受力负担,增加防撞杆与防撞杆之间、防撞杆与连接环之间的连接的牢固性。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环的内侧壁上且位于转动杆的两端设有安装座,所述转动杆伸入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撞击防撞杆时,撑开防撞杆,将链条拉长,驱动转动杆,扭簧展开蓄力,对撞击力进行缓冲,当停止撞击时,扭簧复位,拉动链条卷上转动杆上,同时拉动防撞杆复位,以此有利于方便链条和防撞杆复位。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环设有两限位板,两所述限位板相对设置,两所述限位板之间留有供所述链条盘绕的空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板对链条进行限位,有利于增加链条绕在转动杆侧壁上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杆、所述连接环以及所述立板的外侧壁上涂覆有反光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反光层在夜间提醒驾驶员,增加驾驶员在桥梁上开车的安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防撞栏杆对车辆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并通过连接组件加强防撞栏杆和连接环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可以减少防撞栏杆发生断裂的可能性,有利于减少车辆从桥梁上坠落的可能性,减少引发重大事故的可能性;2、将连接弹簧安装在相邻环槽内,以此可以减少连接弹簧承受风雨侵蚀,减少缩短连接弹簧寿命的可能性;3、利用扭簧,便于链条和防撞杆复位。附图说明图1为体现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体现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和防撞栏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体现图1中A-A向剖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立板;3、连接环;4、防撞栏杆;40、塔状弹簧;41、防撞杆;42、连接弹簧;43、环槽;44、橡胶波纹防尘套;45、通孔;5、连接组件;50、链条;51、转动杆;52、安装座;53、扭簧;54、限位板;55、空间;6、螺杆;60、螺母;7、反光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防撞护栏,其包括底座1、设置底座1上的两立板2以及设置在立板2远离底座1一侧的连接环3,底座1上设有螺杆6,螺杆6远离底座1的一端穿过立板2的底板并螺纹连接有螺母60。参照图2,相邻连接环3之间设有用于减缓冲击力的防撞栏杆4,相邻连接环3内设有用于加强防撞栏杆4连接稳定性的连接组件5;当车辆撞击防撞栏杆4时,通过防撞栏杆4对撞击力进行缓冲,同时通过连接组件5连接防撞栏杆4和连接环3,增加防撞栏杆4和连接环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此可以减少防撞栏杆4与连接环3之间发生断裂脱落的可能性,有利于降低车辆冲出桥梁的可能性,减少重大事故发生率。参照图2和图3,防撞栏杆4包括设置在连接环3内侧壁上的塔状弹簧40、若干节防撞杆41以及若干个连接弹簧42,优选五节防撞杆41,相邻防撞杆41的端壁上均设有环槽43,连接弹簧4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相邻环槽43的槽底壁上,连接弹簧42的中心线与防撞杆41的轴线方平行,防撞杆41远离连接弹簧42的一端伸入连接环3内并与塔状弹簧40连接;当车辆撞击防撞杆41时,车辆推动防撞杆41向桥梁外侧移动,通过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护栏,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两立板(2)以及设置在所述立板(2)远离所述底座(1)一侧的连接环(3),相邻所述连接环(3)之间设有用于减缓冲击力的防撞栏杆(4),相邻所述连接环(3)内设有用于加强防撞栏杆(4)连接稳定性的连接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护栏,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两立板(2)以及设置在所述立板(2)远离所述底座(1)一侧的连接环(3),相邻所述连接环(3)之间设有用于减缓冲击力的防撞栏杆(4),相邻所述连接环(3)内设有用于加强防撞栏杆(4)连接稳定性的连接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栏杆(4)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环(3)内侧壁上的塔状弹簧(40)以及若干节防撞杆(41),相邻所述防撞杆(41)的端壁之间设有若干个连接弹簧(42),所述连接弹簧(42)的中心线与所述防撞杆(41)的轴线方平行,所述防撞杆(41)远离连接弹簧(42)的一端伸入所述连接环(3)内并与所述塔状弹簧(4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防撞杆(41)的端壁上均设有环槽(43),所述连接弹簧(4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相邻所述环槽(43)的槽底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3)的靠近其开口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橡胶波纹防尘套(44),所述橡胶波纹防尘套(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奇友吴翠萍曾庆峰吴鑫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深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