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稀硫酸的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868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稀硫酸的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中和反应桶和固液分离腔;所述中和反应桶内部为中空状,且中和反应桶顶部开设有一处进水口,并且中和反应桶安装在底座顶部内;所述混合电机位于中和反应桶顶部,且混合电机通过电源线与外部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玻璃刻度板安装在中和反应桶桶壁上;所述进料漏斗位于中和反应桶顶部,且进料漏斗底部与进料阀相连通,并且进料阀底部与中和反应桶顶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混合电机带动混合搅拌轴在中和反应桶内部转动,对中和反应桶所存储的稀硫酸废水和石灰石粉进行混合搅拌作业,使稀硫酸能够充分的与石灰石粉相互中和反应,生成中和反应浆液,降低稀硫酸废水对外部环境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稀硫酸的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稀硫酸废水处理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稀硫酸的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加工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稀硫酸废水,这些稀硫酸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不仅会使水体或土壤酸化,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可能还会造成资源浪费;稀硫酸废水处理装置可以参考CN205821059U号专利,其主要包括废水进料管,沿所述废水进料管依次连接的斜板沉降槽、中和反应池、压滤机、二反应池、过滤分离机和清酸槽,所述废水进料管上设有压力表,所述中和反应池上方设有石灰乳溶解槽,所述二反应池上方设有二个溶解槽,所述过滤分离机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上出料口和下出料口,所述上出料口与所述清酸槽连接,所述下出料口与所述中和反应池连接;现有类似的稀硫酸废水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对添加至稀硫酸废水内的中和反应物料计量控制效果较差,过少计量的中和反应物料容易导致稀硫酸废水无法充分中和反应,影响稀硫酸废水处理效果,过量计量的中和反应物料,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稀硫酸的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以解决现有类似的稀硫酸废水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对添加至稀硫酸废水内的中和反应物料计量控制效果较差,过少计量的中和反应物料容易导致稀硫酸废水无法充分中和反应,影响稀硫酸废水处理效果,过量计量的中和反应物料,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的问题。本技术基于稀硫酸的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基于稀硫酸的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中和反应桶,混合电机,玻璃刻度板,进料漏斗,排液阀和过滤网屉;所述中和反应桶内部为中空状,且中和反应桶顶部开设有一处进水口,并且中和反应桶安装在底座顶部内;所述混合电机位于中和反应桶顶部,且混合电机通过电源线与外部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玻璃刻度板安装在中和反应桶桶壁上;所述进料漏斗位于中和反应桶顶部,且进料漏斗底部与进料阀相连通,并且进料阀底部与中和反应桶顶部相连通;所述排液阀安装在中和反应桶底部,且排液阀底部与固液分离腔顶部相连通;所述固液分离腔内部为中空状结构,且固液分离腔安装在底座顶部,并且固液分离腔前侧开设有一处排水口;所述过滤网屉为方形结构,且过滤网屉与固液分离腔内部上下相通。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搅拌轴转动连接于中和反应桶内部,且混合搅拌轴顶部与混合电机转动连接,并且混合电机呈倒置状安装在中和反应桶顶部端面上。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漏斗外部设有刻度,且进料漏斗底部与进料阀相连通,并且进料漏斗底部通过进料阀与中和反应桶顶部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固液分离腔顶部通过排液阀与中和反应桶底部相连通,且过滤网屉安装于固液分离腔内部,过滤网屉内部滤网网径规格为四百目。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屉前端设有一处手柄,且过滤网屉滑动安插于固液分离腔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混合搅拌轴和中和反应桶的设置,有利于通过混合电机带动混合搅拌轴在中和反应桶内部转动,对中和反应桶所存储的稀硫酸废水和石灰石粉进行混合搅拌作业,使稀硫酸能够充分的与石灰石粉相互中和反应,生成中和反应浆液,降低稀硫酸废水对外部环境的危害;并且配合进料漏斗的使用,可根据中和反应桶内部稀硫酸废水储量,将对应比例数量的石灰石粉倒入进料漏斗内,通过进料漏斗外侧刻度对石灰石粉数量进行测量,避免倒入中和反应桶内部石灰石粉过少,影响中和反应桶内部稀硫酸废水中和反应效果,倒入中和反应桶内部石灰石粉过多,造成石灰石粉的浪费。2.固液分离腔和过滤网屉的设置,有利于通过过滤网屉内部过滤网,对排入固液分离腔内部的中和反应浆液进行过滤,去除中和反应浆液内部多余水分,使过滤后的工业石膏存留在过滤网屉内部,过滤出的水分通过固液分离腔底部排水口排入循环管道内重复使用,保障稀硫酸废水中和处理效果;并且配合过滤网屉滑动连接的设置,便于人员将过滤网屉从固液分离腔内部滑动拉出,对过滤网屉内部所过滤的工业石膏进行清洁,以便人员将工业石膏对外出售,避免过滤网屉内部工业石膏积攒过多,影响固液分离腔内部流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中和反应桶轴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中和反应桶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固液分离腔轴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固液分离腔内部过滤网屉滑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固液分离腔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中和反应桶;101、进水口;2、底座;3、混合电机;4、混合搅拌轴;5、玻璃刻度板;6、进料漏斗;7、进料阀;8、排液阀;9、固液分离腔;901、排水口;10、过滤网屉;1001、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稀硫酸的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中和反应桶1,混合电机3,玻璃刻度板5,进料漏斗6,排液阀8和过滤网屉10;中和反应桶1内部为中空状,且中和反应桶1顶部开设有一处进水口101,并且中和反应桶1安装在底座2顶部内;混合电机3位于中和反应桶1顶部,且混合电机3通过电源线与外部控制电路相连;玻璃刻度板5安装在中和反应桶1桶壁上;进料漏斗6位于中和反应桶1顶部,且进料漏斗6底部与进料阀7相连通,并且进料阀7底部与中和反应桶1顶部相连通;排液阀8安装在中和反应桶1底部,且排液阀8底部与固液分离腔9顶部相连通;固液分离腔9内部为中空状结构,且固液分离腔9安装在底座2顶部,并且固液分离腔9前侧开设有一处排水口901;固液分离腔9顶部通过排液阀8与中和反应桶1底部相连通,且过滤网屉10安装于固液分离腔9内部,过滤网屉10内部滤网1001网径规格为四百目,可通过过滤网屉10内部滤网1001,对排入固液分离腔9内部的中和反应浆液进行过滤,去除中和反应浆液内部多余水分,使过滤后的工业石膏存留在过滤网屉10内部,过滤出的水分通过固液分离腔9底部排水口901排入循环管道内重复使用,保障稀硫酸废水中和处理效果;过滤网屉10为方形结构,且过滤网屉10与固液分离腔9内部上下相通。其中,混合搅拌轴4转动连接于中和反应桶1内部,且混合搅拌轴4顶部与混合电机3转动连接,并且混合电机3呈倒置状安装在中和反应桶1顶部端面上;具体作用,可通过混合电机3带动混合搅拌轴4在中和反应桶1内部转动,对中和反应桶1所存储的稀硫酸废水和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稀硫酸的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和反应桶()1,混合电机(3),玻璃刻度板(5),进料漏斗(6),排液阀(8)和过滤网屉(10);所述中和反应桶(1)内部为中空状,且中和反应桶(1)顶部开设有一处进水口(101),并且中和反应桶(1)安装在底座(2)顶部内;所述混合电机(3)位于中和反应桶(1)顶部,且混合电机(3)通过电源线与外部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玻璃刻度板(5)安装在中和反应桶(1)桶壁上;所述进料漏斗(6)位于中和反应桶(1)顶部,且进料漏斗(6)底部与进料阀(7)相连通,并且进料阀(7)底部与中和反应桶(1)顶部相连通;所述排液阀(8)安装在中和反应桶(1)底部,且排液阀(8)底部与固液分离腔(9)顶部相连通;所述固液分离腔(9)内部为中空状结构,且固液分离腔(9)安装在底座(2)顶部,并且固液分离腔(9)前侧开设有一处排水口(901);所述过滤网屉(10)为方形结构,且过滤网屉(10)与固液分离腔(9)内部上下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稀硫酸的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和反应桶()1,混合电机(3),玻璃刻度板(5),进料漏斗(6),排液阀(8)和过滤网屉(10);所述中和反应桶(1)内部为中空状,且中和反应桶(1)顶部开设有一处进水口(101),并且中和反应桶(1)安装在底座(2)顶部内;所述混合电机(3)位于中和反应桶(1)顶部,且混合电机(3)通过电源线与外部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玻璃刻度板(5)安装在中和反应桶(1)桶壁上;所述进料漏斗(6)位于中和反应桶(1)顶部,且进料漏斗(6)底部与进料阀(7)相连通,并且进料阀(7)底部与中和反应桶(1)顶部相连通;所述排液阀(8)安装在中和反应桶(1)底部,且排液阀(8)底部与固液分离腔(9)顶部相连通;所述固液分离腔(9)内部为中空状结构,且固液分离腔(9)安装在底座(2)顶部,并且固液分离腔(9)前侧开设有一处排水口(901);所述过滤网屉(10)为方形结构,且过滤网屉(10)与固液分离腔(9)内部上下相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凤娟沈丙秀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南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