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修复用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867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河道修复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壳体的一侧下部开设有第二通孔,壳体的上端开设有凹槽,凹槽连通壳体,壳体内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壳体内固定连接有挡网,壳体的内部底端开设有第三通孔,壳体的底端连接有收集盒,第三通孔的底端开设有若干个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收集盒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用于锁紧转动板,壳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过滤网和挡网结构,挡网对污水中的垃圾进行拦截,过滤网插接在壳体上,方便取出对过滤网进行更换,不会发生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修复用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河道修复用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但是目前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面临一系列的水环境危机,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水并随着雨水冲刷流入地下最终汇入河流中,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的问题。河道污水处理主要是通过对通向河道的排污口进行处理,将污水处理后再排入河道内,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在处理的过程中,由于污水中的垃圾较多,容易发生堵塞,且处理装置内的过滤网不方便取出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容易发生堵塞和过滤网不方便取出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河道修复用污水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河道修复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壳体的一侧下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所述壳体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连通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内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底端与所述壳体相接触,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挡网,所述挡网与所述第二通孔分布在所述过滤网的两侧,所述挡网与所述过滤网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壳体的内部底端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挡网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所述壳体的底端连接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连通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底端开设有若干个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收集盒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用于锁紧所述转动板,所述壳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所述壳体。优选的,所述壳体上涂有防腐层。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挡块,所述挡块位于所述过滤网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所述挡块与所述过滤网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开设有凹口。优选的,所述转动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手柄。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河道修复用污水处理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过滤网和挡网结构,挡网对污水中的垃圾进行拦截,清除污水中的垃圾,将垃圾导入收集盒内,清除垃圾后的污水经过过滤网进行杀菌处理后排放,完成对污水的处理,过滤网插接在壳体上,方便取出对过滤网进行更换,不会发生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河道修复用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河道修复用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河道修复用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图中:壳体1、第一通孔2、第二通孔3、挡块4、凹槽5、固定板6、凹口7、过滤网8、挡网9、第三通孔10、收集盒11、第四通孔12、转动板13、手柄14、转动块15、固定块16、弹簧17、挂钩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河道修复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涂有防腐层,防腐层的作用是减缓壳体1被腐蚀的速度,壳体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2,第一通孔2的作用是排放污水,壳体1的一侧下部开设有第二通孔3,第二通孔3的作用是排放污水,使壳体1内不会积有污水,第二通孔3位于第一通孔2的下方,壳体1的上端开设有凹槽5,凹槽5的作用是放置固定板6,凹槽5连通壳体1,壳体1内放置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作用是固定过滤网8,固定板6的上端开设有凹口7,固定板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8,过滤网8为活性炭过滤网,对污水进行净化消毒,过滤网8的底端与壳体1相接触,壳体1内固定连接有挡网9,挡网9的作用是对污水中的垃圾进行拦截,挡网9与第二通孔3分布在过滤网8的两侧,挡网9与过滤网8之间存在间隙。壳体1的内部底端开设有第三通孔10,第三通孔10的作用是将垃圾导入收集盒11内,第三通孔10位于挡网9远离第一通孔2的一侧,壳体1的底端连接有收集盒11,收集盒11的作用是收集污水中的垃圾,壳体1和收集盒11为一体结构,收集盒11连通第三通孔10,第三通孔10的底端开设有若干个第四通孔12,第四通孔12的作用是沥干垃圾中的水分,第四通孔12内固定连接有杀菌网,第四通孔1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3,转动板13的作用是方便打开收集盒11,对收集盒11内的垃圾进行处理,转动板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手柄14,收集盒1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5,转动块15的作用是固定转动板13,转动块15用于锁紧转动板13,壳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用于固定壳体1。实施例2参照图1-3,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壳体1内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挡块4,挡块4的作用是支撑过滤网8的底端,在过滤的过程中,使得过滤网8不会弯折,挡块4位于过滤网8与第一通孔2之间,挡块4与过滤网8相接触。实施例3参照图1-3,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16,固定块16的作用是固定弹簧17,固定块16固定在壳体1上,固定块16上固定连接有弹簧17,弹簧17的作用是连接挂钩18,弹簧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18,挂钩18的作用是与外部的排水口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修复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2),所述壳体(1)的一侧下部开设有第二通孔(3),所述第二通孔(3)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的下方,所述壳体(1)的上端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连通所述壳体(1),所述壳体(1)内放置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8),所述过滤网(8)的底端与所述壳体(1)相接触,所述壳体(1)内固定连接有挡网(9),所述挡网(9)与所述第二通孔(3)分布在所述过滤网(8)的两侧,所述挡网(9)与所述过滤网(8)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端开设有第三通孔(10),所述第三通孔(10)位于所述挡网(9)远离所述第一通孔(2)的一侧,所述壳体(1)的底端连接有收集盒(11),所述收集盒(11)连通所述第三通孔(10),所述第三通孔(10)的底端开设有若干个第四通孔(12),所述第四通孔(1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3),所述收集盒(1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5),所述转动块(15)用于锁紧所述转动板(13),所述壳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所述壳体(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修复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2),所述壳体(1)的一侧下部开设有第二通孔(3),所述第二通孔(3)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的下方,所述壳体(1)的上端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连通所述壳体(1),所述壳体(1)内放置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8),所述过滤网(8)的底端与所述壳体(1)相接触,所述壳体(1)内固定连接有挡网(9),所述挡网(9)与所述第二通孔(3)分布在所述过滤网(8)的两侧,所述挡网(9)与所述过滤网(8)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端开设有第三通孔(10),所述第三通孔(10)位于所述挡网(9)远离所述第一通孔(2)的一侧,所述壳体(1)的底端连接有收集盒(11),所述收集盒(11)连通所述第三通孔(10),所述第三通孔(10)的底端开设有若干个第四通孔(12),所述第四通孔(1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3),所述收集盒(1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5),所述转动块(15)用于锁紧所述转动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江龙时尚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叁山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