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旧城改造的可拼装式移动吊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860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旧城改造的可拼装式移动吊运装置,包括桁架吊臂、定滑轮、钢丝绳、卷扬机和行走导轨,所述桁架吊臂采用标准型钢焊接,前端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固定有定滑轮,后端通过螺栓组件安装有卷扬机,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在卷扬机的主轴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自然下垂,并连接有吊钩,桁架吊臂的尾部通过轴承与立柱连接在一起,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平台和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的滚轮与施工现场地面铺设的行走导轨相接触,整个吊运装置可沿行走导轨做直线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各构件制作后可重复周转使用,可大大降低装置维修作业的成本和劳动强度,且该吊运装置受交通和地理位置影响较小,不需额外占用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旧城改造的可拼装式移动吊运装置
本技术属于吊装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旧城改造的可拼装式移动吊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城建设如火如荼,虽为城市的扩展和再生提供了平台和依托,但存在盲目扩张、资源浪费、能源消耗及资本低效运转等缺点,与现阶段城市规划追求的生态、集约、高效的理念相违背,为了让旧城满足新时代人们对城市环境、城市道路系统、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一个全新的“旧城改造提升”理念应运而生,由于旧城改造提升与传统房建或基础设施等封闭式工地相比,战线长、范围广、施工周期短、交通占道需求大,前期吊篮材料、钢管、零星材料等只能在晚上用吊车占道进行吊运,夜间施工危险性较大、吊运时间受限且成本过大,这正是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旧城改造所用的吊车占道、吊运成本高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旧城改造的可拼装式移动吊运装置,各构件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拼装而成,行走轨道可随时在道路上铺设,各构件制作后可重复周转使用,可大大降低装置维修作业的成本和劳动强度,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旧城改造的可拼装式移动吊运装置,包括桁架吊臂、定滑轮、卷扬机、钢丝绳、立柱和行走导轨,所述桁架吊臂采用标准型钢焊接而成,前端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固定有定滑轮,后端通过螺栓组件安装有卷扬机,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在卷扬机的主轴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自然下垂,端头位置连接有吊钩,桁架吊臂的尾部通过轴承与立柱连接在一起,可绕立柱转动,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平台和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的滚轮与施工现场地面铺设的行走导轨相接触,整个吊运装置可沿行走导轨做直线移动。上述的一种用于旧城改造的可拼装式移动吊运装置,所述桁架吊臂采用标准方钢管焊接成框架结构,前端开设有螺栓孔,用来安装定滑轮。上述的一种用于旧城改造的可拼装式移动吊运装置,所述卷扬机的功率为2KW,钢丝绳的直径为6mm-10mm。上述的一种用于旧城改造的可拼装式移动吊运装置,所述行走装置通过螺栓与立柱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采用1台55KW的电机通过链条传动驱动底部滚轮行走。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用于旧城改造的可拼装式移动吊运装置结构简单,各构件均采用标准化结构,制作后可重复周转使用,可以拆卸后运输,在使用时又能够将构件化零为整,可大大降低装置维修作业的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了旧城改造施工现场的作业效率;2、该可拼装式移动吊运装置受交通和地理位置影响较小,不需占用额外通道,可以水平移动运输,大大增加了吊运范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旧城改造的可拼装式移动吊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桁架吊臂,2-定滑轮,3-卷扬机,4-钢丝绳,5-吊钩,6-立柱,7-配重平台,8-行走装置,9-行走导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旧城改造的可拼装式移动吊运装置,包括桁架吊臂1、定滑轮2、卷扬机3、钢丝绳4、立柱6和行走导轨9,桁架吊臂1采用标准型钢焊接而成,前端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固定有定滑轮2,后端通过螺栓组件安装有卷扬机3,钢丝绳4的一端缠绕在卷扬机3的主轴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2自然下垂,端头位置连接有吊钩5,桁架吊臂1的尾部通过轴承与立柱6连接在一起,可绕立柱6转动,立柱6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平台7和行走装置8,行走装置8的滚轮与施工现场地面铺设的行走导轨9相接触,整个吊运装置可沿行走导轨9做直线移动。该吊运装置中,卷扬机3的电机功率为2KW,钢丝绳的直径为6mm-10mm,保证卷扬机3具有一定的吊装能力,能够适应旧城改造施工现场大范围的吊装作业。行走装置8通过螺栓与立柱6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采用1台55KW的电机通过链条传动驱动底部滚轮沿行走导轨9行走。本技术在使用前,将各构件以及行走导轨9运输至旧城改造的施工位置,将拆分的吊运装置进行拼装,并根据房屋外轮廓调节好桁架吊臂1的外伸长度,空载移动调试,确保吊运装置正常运转,在立柱底部放入最大配重500kg,选用的配重为标准水泥试件,进行移动运转调试,调试没有问题后即可开始施工现场的吊装作业,待施工作业完成后,将吊运装置拆卸转移到下个楼栋,依次循环使用。本技术在具体制造时,单个拼装构件的重量都控制在100kg以内,以方便两个成年人能够搬动,同时也可在立柱6的两侧加入可拆卸式的护栏作为吊运作业的安全临边防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旧城改造的可拼装式移动吊运装置,包括桁架吊臂(1)、定滑轮(2)、卷扬机(3)、钢丝绳(4)、立柱(6)和行走导轨(9),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吊臂(1)采用标准型钢焊接而成,前端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固定有定滑轮(2),后端通过螺栓组件安装有卷扬机(3),所述钢丝绳(4)的一端缠绕在卷扬机(3)的主轴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2)自然下垂,端头位置连接有吊钩(5),桁架吊臂(1)的尾部通过轴承与立柱(6)连接在一起,可绕立柱(6)转动,所述立柱(6)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平台(7)和行走装置(8),所述行走装置(8)的滚轮与施工现场地面铺设的行走导轨(9)相接触,整个吊运装置可沿行走导轨(9)做直线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旧城改造的可拼装式移动吊运装置,包括桁架吊臂(1)、定滑轮(2)、卷扬机(3)、钢丝绳(4)、立柱(6)和行走导轨(9),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吊臂(1)采用标准型钢焊接而成,前端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固定有定滑轮(2),后端通过螺栓组件安装有卷扬机(3),所述钢丝绳(4)的一端缠绕在卷扬机(3)的主轴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2)自然下垂,端头位置连接有吊钩(5),桁架吊臂(1)的尾部通过轴承与立柱(6)连接在一起,可绕立柱(6)转动,所述立柱(6)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平台(7)和行走装置(8),所述行走装置(8)的滚轮与施工现场地面铺设的行走导轨(9)相接触,整个吊运装置可沿行走导轨(9)做直线移动。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犹宇王洁张植伟邓肖夫谭智杰权世某周东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