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存储系统、文件存储和读取方法及终端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介质多盘存储系统、文件存储和读取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终端设备中通常都内置有存储器件,以扩大终端设备的存储空间。通过配置存储器件的不同介质类型,对应的不同存储区域,且不同存储区域用于存储不同的数据类型,从而在终端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实现混合介质的多盘存储,提高终端设备的存储性能。例如,对于个人电脑(personalcomputer,PC)等固定终端,通常是内置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SSD)或者机械硬盘(harddiskdrive,HDD)等多个存储器件,通过存储器件之间的性能差异实现混合介质的多盘存储,从而提高存储性能。对于手机等移动终端,一般内置有如通用闪存存储(universalflashstorage,UFS)或者内嵌式多媒体存储卡(embeddedmultimediacard,EMMC)等单一存储器件。由于手机等移动终端具有轻薄、精小、便携的特点,结构空间狭窄,一般只能内置单个存储器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用闪存存储器UFS的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n配置所述UFS的第一逻辑单元的数据存储形态为第一存储形态,第二逻辑单元的数据存储形态为第二存储形态,所述第一逻辑单元和所述第二逻辑单元挂载在文件系统的同一目录下,所述第一存储形态和所述第二存储形态相异,且所述第二存储形态的读写性能大于所述第一存储形态的读写性能;/n响应于新文件的创建请求,确定第一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选择所述第一逻辑单元或者所述第二逻辑单元,并在选择的逻辑单元中创建所述新文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用闪存存储器UFS的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配置所述UFS的第一逻辑单元的数据存储形态为第一存储形态,第二逻辑单元的数据存储形态为第二存储形态,所述第一逻辑单元和所述第二逻辑单元挂载在文件系统的同一目录下,所述第一存储形态和所述第二存储形态相异,且所述第二存储形态的读写性能大于所述第一存储形态的读写性能;
响应于新文件的创建请求,确定第一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选择所述第一逻辑单元或者所述第二逻辑单元,并在选择的逻辑单元中创建所述新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新文件的文件类型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新文件所属目录的信息;或者当所述新文件作为目录文件时,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目录文件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新文件所属的应用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文件所属的应用的信息包括所述新文件所属的应用对应的应用包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处理器对所述文件系统的文件的访问热度,将所述第一逻辑单元的文件迁移到所述第二逻辑单元;和/或将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文件迁移到所述第一逻辑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处理器访问所述第一逻辑单元的文件的频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将所述第一逻辑单元的文件迁移到所述第二逻辑单元;和/或
当所述处理器访问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文件的频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文件迁移到所述第一逻辑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已安装的应用程序的数量信息;
当所述用户已安装的应用程序的数量小于第二阈值时,将所述第一逻辑单元的文件迁移到所述第二逻辑单元;
当所述用户已安装的应用程序的总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将用户已安装的应用程序按照用户使用频率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根据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容量大小,确定用户使用频率从大到小的前K个应用程序的热点文件,将所述前K个应用程序的热点文件迁移到所述第二逻辑单元,K为正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已安装的应用程序中前K个应用程序的热点文件已经创建在所述第二逻辑单元且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容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安装的应用程序中前K个应用之外的N个应用,遍历所述N个应用的不同文件,确定M个文件集合,所述M个文件集合中的每个文件集合包括所述N个应用的至少一个文件;
计算将所述M个文件集合分别创建到所述第二逻辑单元对应的M个时间收益,所述时间收益为相对时间收益或者绝对时间收益;
根据所述M个文件集合和对应的所述M个时间收益,确定所述M个文件集合的M个影响系数;
将所述M个影响系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根据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容量和所述M个文件集合的大小,从所述M个影响系数中确定前S个影响系数,并将所述S个影响系数对应的S个文件集合创建到所述第二逻辑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逻辑单元的文件迁移到所述第二逻辑单元,和/或将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文件迁移到所述第一逻辑单元的发生时机为:
所述电子设备当前为空闲态;和/或
接收到用户的系统优化请求;和/或
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容量大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配置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存储形态转换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存储形态转换模式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所述第二逻辑单元固定为所述第二存储形态;或者
当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存储空间小于第五阈值时,所述第二逻辑单元从所述第二存储形态单向转化为所述第一存储形态;或者
当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存储空间小于所述第五阈值时,所述第二逻辑单元从所述第二存储形态转化为所述第一存储形态,并且当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存储空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五阈值时,所述第二逻辑单元从所述第一存储形态转化为所述第二存储形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存储形态包括三层存储单元TLC,所述第二存储形态包括单层存储单元SLC;或者
所述第一存储形态包括双层存储单元MLC,所述第二存储形态包括SLC;或者
所述第一存储形态包括四层存储单元QLC,所述第二存储形态包括SLC;或者
所述第一存储形态包括TLC,所述第二存储形态包括MLC;或者
所述第一存储形态包括QLC,所述第二存储形态包括MLC;或者
所述第一存储形态包括QLC,所述第二存储形态包括TLC。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所述UFS包括第一逻辑单元和第二逻辑单元,包括:
所述处理器向所述UFS的控制器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包括所述UFS多个逻辑单元的起始地址和终止地址;
响应于所述第一指令,所述UFS的控制器根据所述UFS多个逻辑单元的起始地址和终止地址,确定所述第一逻辑单元和所述第二逻辑单元;
所述处理器向所述UFS的控制器发送第二指令,响应于所述第二指令,所述UFS的控制器配置所述第一逻辑单元的数据存储形态为所述第一存储形态,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数据存储形态为所述第二存储形态;
其中,所述第一逻辑单元映射为系统普通盘,所述第二逻辑单元映射为系统快盘,且所述系统普通盘和所述系统快盘的文件挂载在所述文件系统的同一目录下。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所述UFS的第一逻辑单元的数据存储形态为第一存储形态,第二逻辑单元的数据存储形态为第二存储形态,所述第一逻辑单元和所述第二逻辑单元挂载在文件系统的同一目录下,所述第一存储形态和所述第二存储形态相异,且所述第二存储形态的读写性能大于所述第一存储形态的读写性能;
处理单元,用于响应于新文件的创建请求,确定第一信息,根据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恩博,童娟娟,周喜渝,杜维,张智伟,易见,周未来,李家欣,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