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保护器自动换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844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内置式保护器自动换向装置,其包括供料组件、换向组件、电控部以及机架,供料组件、换向组件均设置在机架上,电控部包括控制器;供料组件包括供料轨道;换向组件包括换向执行部、以及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姿态传感器;换向执行部包括换向旋转装置、设置有换向执行槽的换向执行块、以及设置有换向旋转槽的换向旋转块;换向旋转块与换向执行块铰接,换向旋转装置的输出端与换向旋转块固定连接,换向执行槽与供料轨道连接,姿态传感器正对供料轨道的尾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地、连续地输出正向的内置式保护器;可以保证供料轨道输出的内置式保护器为连续的、保证设备可靠性;可以节省人工、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置式保护器自动换向装置
本技术涉及内置式保护器自动换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对内置式保护器的上料、检测,都是依靠人工手工完成,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并工人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内置式保护器自动换向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地、连续地输出正向的内置式保护器。本技术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内置式保护器自动换向装置,其包括供料组件、换向组件、电控部以及机架,供料组件、换向组件均设置在机架上,电控部包括控制器;供料组件包括供料轨道;换向组件包括换向执行部、以及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姿态传感器;换向执行部包括换向旋转装置、设置有换向执行槽的换向执行块、以及设置有换向旋转槽的换向旋转块;换向旋转块与换向执行块铰接,换向旋转装置的输出端与换向旋转块固定连接,换向执行槽与供料轨道连接,姿态传感器正对供料轨道的尾端。进一步地,供料组件还包括在位检测部,在位检测部包括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在位传感器,在位传感器正对供料轨道。进一步地,在位检测部还包括在位检测块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在位检测动力件,在位检测动力件的输出端与在位检测块固定连接,在位检测块设置有在位检测块槽;在位检测块槽的长度等于内置式保护器的长度,在位检测块槽正对供料轨道,在位检测动力件的动力方向与供料轨道垂直,在位检测动力件与控制器连接,姿态传感器正对在位检测块槽的尾端。可以保证供料轨道输出的内置式保护器为连续的、保证设备可靠性。进一步地,供料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振动盘,供料轨道固定设置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直振送料器,振动盘的输出端与直振送料器的输入端连接。可以节省人工、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换向组件还包括换向移动部,换向移动部包括换向输入挡板、换向输出挡板、换向平移件以及换向升降件,换向平移件、换向升降件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换向升降件固定在机架上,换向升降件的输出端与换向平移件固定连接,换向输入挡板、换向输出挡板分别与换向平移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换向输入挡板、换向输出挡板分别正对换向执行槽。可以实现内置式保护器在换向执行槽内的连续移动,还提高设备可靠性。进步一地,换向输入挡板、换向输出挡板均开设有换向限位槽。可以保证内置式保护器不会从换向执行槽挑出、保证设备可靠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以实现自动地、连续地输出正向的内置式保护器;2)可以保证供料轨道输出的内置式保护器为连续的、保证设备可靠性;3)可以节省人工、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内置式保护器自动换向及检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换向组件2以及过渡组件3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在位检测部13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换向执行部23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在位检测部13以及换向执行部23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换向组件2、过渡组件3以及检测组件4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调校部42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检测组件4的立体示意图。图8中,检测块411的部分零件未画出。图9是检测组件4的立体示意图。图9中,机架台板91未画出。图10是良品固定块441处的放大的示意图。图10中,良品移动块443未画出。图11是检测组件4剖视示意图。图11中,剖面为穿过调校头421轴心的平面。图12是控制器输入端811的接线图。图13是控制器输入出端812的接线图。图14是调校升降件422的接线图。供料组件1;供料轨道11;直振送料器111;直振连接架112;振动盘12;在位检测部13;在位传感器131;在位检测块132;在位检测块槽133;在位检测动力件134;在位检测导向件135;换向组件2;姿态传感器21;换向执行部23;换向执行块231;换向执行槽232;换向旋转块233;换向旋转槽234;换向旋转装置235;换向移动部24;换向输入挡板241;换向输出挡板242;换向平移件243;换向升降件244;换向限位槽245;过渡组件3;过渡块31;过渡槽311;过渡移动部32;过渡移动挡脚321;过渡连接板322;过渡平移件323;过渡升降件324;检测组件4;检测部41;检测块411;检测槽412;检测电极413;检测升降件414;检测连接板415;检测导轨416;检测弹簧417;检测弹簧座418;调校部42;调校头421;调校升降件422;丝杆423;丝杆座424;调校连接块425;调校位置块426;调校上限传感器427;调校下限传感器428;调校导轨429;侧定位爪43;侧定位槽431;侧定位动力件432;良品排出部44;良品固定块441;良品固定轨442;良品移动块443;良品移动轨444;良品挡板445;良品移动件446;良品导屉447;良品排出口448;不良排出件45;电控部8;控制器81;控制器输入端811;控制器输出端812;机架9;机架台板91;内置式保护器W;顶端平面W1;顶端凹面W2;底端凸缘W3;底端电极W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为内置式保护器自动换向装置,其包括供料组件1、换向组件2、电控部8以及机架9,供料组件1、换向组件2均设置在机架9上,电控部8包括控制器81。控制器81通常为PLC控制器。供料组件1包括供料轨道11。供料轨道11可以为动力皮带、动力链板等装置、人工将内置式保护器W一一正向【即底端凸缘W3位于内置式保护器W的底端】摆放在供料轨道11上,也可以为其他用于输送正向的内置式保护器W的动力装置。换向组件2包括换向执行部23、以及与控制器81电性连接的姿态传感器21;换向执行部23包括换向旋转装置235、设置有换向执行槽232的换向执行块231、以及设置有换向旋转槽234的换向旋转块233;换向旋转块233与换向执行块231铰接,换向旋转装置235的输出端与换向旋转块233固定连接,换向执行槽232与供料轨道11连接,姿态传感器21正对供料轨道11的尾端,即内置式保护器W位于供料轨道11的尾端时【设置有在位检测部13时,供料轨道11的尾端为在位检测部13】,姿态传感器21位于内置式保护器W的顶端平面W1的正上方。通常,姿态传感器21为漫反射光纤探头。通常,换向旋转装置235为旋转气缸,也可以为步进电机等旋转动力装置。本实施例的内置式保护器自动换向装置的工作原理为:设备运行时,供料组件1输出连续的内置式保护器W至供料轨道11的尾端,此时,姿态传感器21对位于供料组件1尾端的内置式保护器W进行检测。当姿态传感器21检测到反射信号时,说明内置式保护器W的顶端平面W1正对姿态传感器21、位于姿态传感器21的正下方,内置式保护器W为正向;当正向的内置式保护器W通过换向执行槽232进入换向旋转槽234后【可以通过内置式保护器W相互抵持使换向执行槽232进入换向旋转槽234】,控制器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内置式保护器自动换向装置,其特征是,其包括供料组件(1)、换向组件(2)、电控部(8)以及机架(9),供料组件(1)、换向组件(2)均设置在机架(9)上,电控部(8)包括控制器(81);供料组件(1)包括供料轨道(11);换向组件(2)包括换向执行部(23)、以及与控制器(81)电性连接的姿态传感器(21);换向执行部(23)包括换向旋转装置(235)、设置有换向执行槽(232)的换向执行块(231)、以及设置有换向旋转槽(234)的换向旋转块(233);换向旋转块(233)与换向执行块(231)铰接,换向旋转装置(235)的输出端与换向旋转块(233)固定连接,换向执行槽(232)与供料轨道(11)连接,姿态传感器(21)正对供料轨道(11)的尾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置式保护器自动换向装置,其特征是,其包括供料组件(1)、换向组件(2)、电控部(8)以及机架(9),供料组件(1)、换向组件(2)均设置在机架(9)上,电控部(8)包括控制器(81);供料组件(1)包括供料轨道(11);换向组件(2)包括换向执行部(23)、以及与控制器(81)电性连接的姿态传感器(21);换向执行部(23)包括换向旋转装置(235)、设置有换向执行槽(232)的换向执行块(231)、以及设置有换向旋转槽(234)的换向旋转块(233);换向旋转块(233)与换向执行块(231)铰接,换向旋转装置(235)的输出端与换向旋转块(233)固定连接,换向执行槽(232)与供料轨道(11)连接,姿态传感器(21)正对供料轨道(11)的尾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保护器自动换向装置,其特征是,供料组件(1)还包括在位检测部(13),在位检测部(13)包括与控制器(81)电性连接的在位传感器(131),在位传感器(131)正对供料轨道(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保护器自动换向装置,其特征是,在位检测部(13)还包括在位检测块(132)以及安装在机架(9)上的在位检测动力件(134),在位检测动力件(134)的输出端与在位检测块(132)固定连接,在位检测块(132)设置有在位检测块槽(133);在位检测块槽(133)的长度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锦武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博利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