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分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38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分类箱,包括,箱体;第一盛放柜,所述第一盛放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左上部;第二盛放柜,所述第二盛放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右上部;第三盛放柜,所述第三盛放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左下部;第四盛放柜,所述第四盛放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左下部;所述第一盛放柜、第二盛放柜、第三盛放柜以及第四盛放柜,均设置有IC卡感应区、拉槽以及称重装置,所述IC卡感应区用于获取持IC卡的用户的身份,并,打开相应的盛放柜的柜门,用户拉动所述拉槽辅助进行所述柜门的开闭;所述IC卡感应区以及所述称重装置电连接PLC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对部分垃圾进行重新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分类箱
本技术涉及垃圾分类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垃圾分类箱。
技术介绍
生活中的垃圾大多数往往还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但是需要对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拣,按照分拣出的种类对废弃垃圾进行再次利用。当今市场对垃圾的分类往往依靠人们的自觉性,因为缺乏奖励机制,导致实行垃圾分类导致的收获较低,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当今市场需要一种垃圾分类箱,能够对分类的垃圾进行称重,并根据用户投放的垃圾类型以及投放的重量给予用户奖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垃圾分类箱。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垃圾分类箱,包括,箱体;第一盛放柜,所述第一盛放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左上部;第二盛放柜,所述第二盛放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右上部;第三盛放柜,所述第三盛放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左下部;第四盛放柜,所述第四盛放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左下部;所述第一盛放柜、第二盛放柜、第三盛放柜以及第四盛放柜,均设置有IC卡感应区、拉槽以及称重装置,所述IC卡感应区用于获取持IC卡的用户的身份,并,打开相应的盛放柜的柜门,用户拉动所述拉槽辅助进行所述柜门的开闭;所述IC卡感应区以及所述称重装置电连接PLC控制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称重装置包括一对支架,所述支架与盛放柜的底板焊接固定,所述支架上端螺钉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的上端面与称重平台贴合固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重力传感器的最大承重为200KG。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对所述垃圾分类箱进行监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还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万向轮还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块以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可旋转地与所述万向轮的固定座固定,转动所述支撑杆至竖直方向时,所述支撑块与地面抵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四个带有称重装置的盛放柜能够对分类的垃圾进行称重,从而根据用户投放的垃圾类型以及投放的重量给予用户奖励,能够有效地对部分垃圾进行重新利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垃圾分类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垃圾分类箱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区结构放大图;图4是称重装置的结构原理图;图5是称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一种板材打孔生产线用定位装置,包括,箱体100;第一盛放柜110,所述第一盛放柜110设置于所述箱体100的左上部;第二盛放柜120,所述第二盛放柜120设置于所述箱体100的右上部;第三盛放柜130,所述第三盛放柜130设置于所述箱体100的左下部;第四盛放柜140,所述第四盛放柜140设置于所述箱体100的左下部;所述第一盛放柜110、第二盛放柜120、第三盛放柜130以及第四盛放柜140,均设置有IC卡感应区200、拉槽300以及称重装置,所述IC卡感应区200用于获取持IC卡的用户的身份,并,打开相应的盛放柜的柜门,用户拉动所述拉槽300辅助进行所述柜门的开闭;所述IC卡感应区200以及所述称重装置电连接PLC控制装置。本方案中所使用的PLC控制装置为市售的单片机,另外,本方案中的PLC控制装置设置于箱体100的顶部。具体的,在使用时,分别定义第一盛放柜110用于投放金属类垃圾,并设置相应的转换比例为1kg金属换1kg大米;定义第二盛放柜120用于投放纸类垃圾,并设置相应的转换比例为1kg纸换500g大米;定义第三盛放柜130用于投放纺织物类垃圾,并设置相应的转换比例为1kg纺织物换300g大米;定义第四盛放柜140用于投放塑料类垃圾,并设置相应的转换比例为1kg塑料换800g大米;接着拿出之前注册领取的代表个人身份信息的IC卡至IC卡感应区200进行刷卡打开对应的柜门进行垃圾投放即可,称重装置会将投放垃圾后关上柜门的重量示数减去投放垃圾前的重量示数得到投放垃圾的重量,并根据转换比例奖励用户大米。集合图4以及图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称重装置包括一对支架410,所述支架410与盛放柜的底板420焊接固定,所述支架410上端螺钉固定设置有安装板430,所述安装板430的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重力传感器440,所述重力传感器440的上端面与称重平台450贴合固定,本实施方式中的重力传感器440与称重平台450以及安装板430通过螺钉阵列460固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重力传感器440的最大承重为200KG。考虑到盛放柜的容积等信息,选用最大承重为200KG的重力传感器440,确保投放的垃圾重量不会超过重力传感器440的最大承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100的顶部设置有摄像头600,所述摄像头600用于对所述垃圾分类箱进行监控。考虑到可能会存在某些用户存在违规行为,故设置摄像头600进行监控,摄像头600自带通信模块,能够与控制中心进行通信,实时传递监控画面。结合图2以及图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100还包括万向轮500,所述万向轮500设置于所述箱体100的底部。所述万向轮500还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块511以及支撑杆512,所述支撑杆512可旋转地与所述万向轮500的固定座520固定,转动所述支撑杆512至竖直方向时,所述支撑块511与地面抵接。考虑到在使用本垃圾分类箱时,可能会需要对本垃圾分类箱进行移动,故设置了万向轮500,并辅助设置了一个支撑件,在使用万向轮500时,将支撑件收纳于所述万向轮500中,当已经将垃圾分类箱移动至目标位置时,将该支撑件转动至竖直方向,维持箱体100的稳定。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分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n第一盛放柜,所述第一盛放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左上部;/n第二盛放柜,所述第二盛放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右上部;/n第三盛放柜,所述第三盛放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左下部;/n第四盛放柜,所述第四盛放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左下部;/n所述第一盛放柜、第二盛放柜、第三盛放柜以及第四盛放柜,均设置有IC卡感应区、拉槽以及称重装置,所述IC卡感应区用于获取持IC卡的用户的身份,并,打开相应的盛放柜的柜门,用户拉动所述拉槽辅助进行所述柜门的开闭;/n所述IC卡感应区以及所述称重装置电连接PLC控制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分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第一盛放柜,所述第一盛放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左上部;
第二盛放柜,所述第二盛放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右上部;
第三盛放柜,所述第三盛放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左下部;
第四盛放柜,所述第四盛放柜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左下部;
所述第一盛放柜、第二盛放柜、第三盛放柜以及第四盛放柜,均设置有IC卡感应区、拉槽以及称重装置,所述IC卡感应区用于获取持IC卡的用户的身份,并,打开相应的盛放柜的柜门,用户拉动所述拉槽辅助进行所述柜门的开闭;
所述IC卡感应区以及所述称重装置电连接PLC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装置包括一对支架,所述支架与盛放柜的底板焊接固定,所述支架上端螺钉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乃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智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