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式板材堆放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308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捷式板材堆放支架。包括可调节底座、立杆、支撑杆,可调节底座由横向方管和竖向方管焊接而成;沿板材长度方向,相邻竖向方管之间插接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沿板材宽度方向,两个横向方管之间设有伸缩方管,伸缩方管两端和横向方管上均设有一排调节螺栓孔,伸缩方管两端插入对应的横向方管内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竖向方管上间隔设有支撑方管,立杆分别插接在对应的支撑方管上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立杆上下间隔设有L型支撑托,L型支撑托与立杆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支撑杆的凹槽,支撑杆两端架在对应的两个凹槽内,用于支撑板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利用厂区、项目场地空间,提高堆放高度,降低运输成本,使用快捷、高效、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捷式板材堆放支架
本技术涉及板材生产
,具体是一种便捷式板材堆放支架。
技术介绍
在板材的加工厂中,板材一般直接在地面叠放,受到板材自身承重能力影响,一定层数后,不能继续叠放,部分厂家采用钢平台、混凝土平台的方式,虽然可有效利用空间,但是占地面积亦较大,且移动不方便,下层无法使用垂直吊装设备,在生产出来的板材不能及时运走的情况下,厂区无法堆放,影响产能;使用板材的项目部,解决那些材料堆场场地狭小,为满足施工需求必须储备部分板材;还有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板材自身承重能力影响,导致叠放层数受限,车辆不能满负荷装载,增加运输车辆,提高了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利用厂区、项目场地空间,提高堆放高度,降低运输成本,快捷、高效、方便的便捷式板材堆放支架。本技术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捷式板材堆放支架,包括可调节底座、立杆、支撑杆,可调节底座为分体式结构,由横向方管和竖向方管焊接而成;沿板材长度方向,相邻竖向方管之间插接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沿板材宽度方向,两个横向方管之间设置有伸缩方管,伸缩方管两端和横向方管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一排调节螺栓孔,伸缩方管两端插入对应的横向方管内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竖向方管上间隔设置有支撑方管,立杆分别插接在对应的支撑方管上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立杆上下间隔设置有L型支撑托,L型支撑托与立杆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支撑杆的凹槽,支撑杆两端架在对应的两个凹槽内,用于支撑板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①本架体所有组件为标准件,可批量生产,互调更换。②本架体为轻质散件组装,拆装、移动方便,组装不需要使用机械,散件存放占用空间非常小。③本架体可根据板材尺寸,调节架体尺寸,满足各种型号板材使用。④使用后提高堆放高度,有效节约场地。⑤在满足起吊范围内,板材可与架体整体移位、吊装。作为优选,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可调节底座包括一个基础节和若干附加节,基础节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竖向方管,每个竖向方管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支撑方管,两个竖向方管之间通过两组对应设置的横向方管连接,相对应的两个横向方管之间通过伸缩方管和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附加节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竖向方管,每个竖向方管上设置有一个支撑方管,竖向方管的一端设置有对接方管,对接方管用于插入对应的竖向方管内并且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两个竖向方管之间通过一组对应设置的横向方管连接,相对应的两个横向方管之间通过伸缩方管和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使用时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使用时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立杆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立杆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基础节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附加节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基础节或附加节沿板材宽度方向对接组装结构示意图;图中:竖向方管1;横向方管2;伸缩方管3;立杆4;L型支撑托5;支撑杆6;对接方管7;支撑方管8;紧固螺栓9;板材10;枕木11;基础节12;附加节13;凹槽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一种便捷式板材堆放支架,包括可调节底座、立杆4、支撑杆6,可调节底座为分体式结构,由横向方管2和竖向方管1焊接而成;沿板材长度方向,相邻竖向方管1之间插接并通过紧固螺栓9固定;沿板材宽度方向,两个横向方管2之间设置有伸缩方管3,伸缩方管3两端和横向方管2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一排调节螺栓孔,伸缩方管3两端插入对应的横向方管2内并通过紧固螺栓9固定连接,可根据板材10宽度,调整伸缩方管,进而调节对应的两个立杆4之间的距离;竖向方管1上间隔设置有支撑方管8,立杆4分别插接在对应的支撑方管8上并通过紧固螺栓9固定;立杆4上下间隔设置有L型支撑托5,L型支撑托5与立杆4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支撑杆6的凹槽14,支撑杆6两端架在对应的两个凹槽14内,用于支撑板材10。可调节底座包括一个基础节12和若干附加节13,基础节12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竖向方管1,每个竖向方管1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支撑方管8,两个竖向方管1之间通过两组对应设置的横向方管2连接,相对应的两个横向方管2之间通过伸缩方管3和紧固螺栓9固定连接在一起;附加节13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竖向方管1,每个竖向方管1上设置有一个支撑方管8,竖向方管1的一端设置有对接方管7,对接方管7用于插入对应的竖向方管1内并且通过紧固螺栓9固定,两个竖向方管1之间通过一组对应设置的横向方管2连接,相对应的两个横向方管2之间通过伸缩方管3和紧固螺栓9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便捷式板材堆放支架的整个架体采用方钢为主要材料,焊接(立杆4与支撑杆6节点)和螺栓连接(伸缩节点及立杆4与支撑方管8连接节点)相结合的方式。为了满足使用于更多种的材质、型号板材,根据生产板材10的模数及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叠放规范,设计可调节底座基础尺寸按照短边方向(可伸缩)最长2800mm,长边方向,两根立杆4间距不大于1600mm,根据板材10长度加接;立杆4高度根据场地、使用目的、吊装情况及车辆运输限高确定,立杆4上支撑杆6的支撑节点位置根据板厚、自重、起重设备参数确定方便吊装和运输为宜,确定好相关尺寸后即可制作。组件制作完成后,根据需要叠放的板材10尺寸,调节基础节底座宽度,调节至合适尺寸后,用紧固螺栓9紧固,放置四角的立杆4,用紧固螺栓9紧固,根据板材10长度,如果需要加接附加节,加设后用紧固螺栓9紧固,叠放首层板材10,达到叠放高度后,安装第二层支撑杆6,叠放第二层板材10,以此类推,直至叠放到目标高度,板材10之间放枕木11。如果需要运输,且在起吊范围内,也可直接将架体与板材10一同吊装至运输车上;也可在运输车上安装架体,分层吊装。如果需要可在立杆4顶端加放连接杆,防止架体不稳。使用完成后,将各部件拆卸,收放。本架体所有组件为标准件,可批量生产,互调更换;本架体为轻质散件组装,拆装、移动方便,组装不需要使用机械,散件存放占用空间非常小;本架体可根据板材10尺寸,调节架体尺寸,满足各种型号板材使用;使用后提高堆放高度,有效节约场地;在满足起吊范围内,板材10可与架体整体移位、吊装;本架体占地面积可根据板材10大小调节,有效利用空间,拆装、移动方便快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式板材堆放支架,包括可调节底座、立杆、支撑杆,其特征在于:可调节底座为分体式结构,由横向方管和竖向方管焊接而成;沿板材长度方向,相邻竖向方管之间插接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沿板材宽度方向,两个横向方管之间设置有伸缩方管,伸缩方管两端和横向方管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一排调节螺栓孔,伸缩方管两端插入对应的横向方管内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竖向方管上间隔设置有支撑方管,立杆分别插接在对应的支撑方管上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立杆上下间隔设置有L型支撑托,L型支撑托与立杆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支撑杆的凹槽,支撑杆两端架在对应的两个凹槽内,用于支撑板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板材堆放支架,包括可调节底座、立杆、支撑杆,其特征在于:可调节底座为分体式结构,由横向方管和竖向方管焊接而成;沿板材长度方向,相邻竖向方管之间插接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沿板材宽度方向,两个横向方管之间设置有伸缩方管,伸缩方管两端和横向方管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一排调节螺栓孔,伸缩方管两端插入对应的横向方管内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竖向方管上间隔设置有支撑方管,立杆分别插接在对应的支撑方管上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立杆上下间隔设置有L型支撑托,L型支撑托与立杆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支撑杆的凹槽,支撑杆两端架在对应的两个凹槽内,用于支撑板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飞王甲雷蒋泽佳王海强李斌向以川刘锋光田启明洪洋田旭李勇冯艾东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冀东发展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