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机负重试验用浮驳及负重试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负重试验
,特别是涉及一种起重机负重试验用浮驳及负重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在船用起重机安装调试完成后,需要对起重机的综合起重能力进行评估,负重试验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般负重重量从几吨到几百吨,甚至上千吨,对于小吨位的负重,起重机吊钩可直接挂压铁,对于几十上百吨的负重,可通过负重托架工装加压铁来实现。但是对于上千吨的负重,由于厂内负重托架工装承重能力有限,并且压铁数量也有限,实现该负重重量的配重比较困难。常规的做法是租用外公司的负重工装,但租用外公司的负重工装租金高,而且试验时间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负重试验用浮驳及负重试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起重机负重试验需租用负重工装而存在试验成本高、试验时间受限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海水提升泵塔的技术方案:一种起重机负重试验用浮驳,包括呈长方体状的浮驳主体,所述浮驳主体内设有呈网格状、相互独立的多个舱体,所述浮驳主体上设有与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机负重试验用浮驳,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方体状的浮驳主体,所述浮驳主体内设有呈网格状、相互独立的多个舱体,所述浮驳主体上设有与所述舱体一一对应连通的进水口,各所述舱体关于所述浮驳主体的中截面对称布置,关于所述浮驳主体中截面对称的两个舱体的容积相等,所述浮驳主体上设有于所述浮驳主体中截面对称、用于与起重机吊钩钩挂的吊耳。/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起重机负重试验用浮驳,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方体状的浮驳主体,所述浮驳主体内设有呈网格状、相互独立的多个舱体,所述浮驳主体上设有与所述舱体一一对应连通的进水口,各所述舱体关于所述浮驳主体的中截面对称布置,关于所述浮驳主体中截面对称的两个舱体的容积相等,所述浮驳主体上设有于所述浮驳主体中截面对称、用于与起重机吊钩钩挂的吊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负重试验用浮驳,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具有十五个,十五个所述舱体在所述浮驳主体宽度方向上呈三排布置,定义左右方向为船舶主体的长度方向,第一排舱体从右至左依次为前艏仓、第一前仓、第二前仓、第三前仓、前艉仓;第二排舱体从右至左依次为中艏仓、第一中仓、第二中仓、第三中仓、中艉仓;第三排舱体从右至左依次为后艏仓、第一后仓、第二后仓、第三后仓、后艉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负重试验用浮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艏仓、前艉仓、后艏仓以及后艉仓的容积均为14.8立方米。
技术研发人员:徐波,周华龙,冯仕清,练博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