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笔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04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笔套,包括套管、调节装置和螺杆,套管包括书写部、套管中部和调节部,书写部和调节部分别位于套管中部的两端,调节装置设置在调节部的外圆弧面上,调节装置通过滚轮装置和调节部转动连接,螺杆设置在套管内部,螺杆位于套管内的一端设有圆形挡板,套管中部设有第二凹槽;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滚轮中间设有第一轴,第一滚轮两侧端对称设有第一齿轮,第一滚轮的圆弧面上设有螺纹,螺纹和螺杆配合,第二滚轮内壁上对称设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齿配合;调节部上设有第一凹槽,调节部上对称设有圆孔,第一轴和圆孔转动连接,第一滚轮和第一凹槽配合,调节部内壁上设有轴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笔套
本技术涉及教学用具
,具体是指一种粉笔套。
技术介绍
在现在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粉笔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备的教学工具,粉笔在使用时会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用手直接捏住粉笔使用,粉笔灰粘在手上,需要清洗比较麻烦,而且粉笔的主要成分为石灰石和石膏,长期用手直接握住粉笔,容易使手被粉笔污染、腐蚀,不利于教师的身体健康,二是使用过程中用力过大时粉笔会折断造成浪费,三是粉笔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变短,剩下的粉笔由于不好捏而被扔掉,造成浪费,粉笔的利用率相对较低;针对这种问题设计一种粉笔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粉笔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粉笔套:包括套管、调节装置和螺杆,所述套管包括书写部、套管中部和调节部,所述书写部和调节部分别位于套管中部的两端,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调节部的外圆弧面上,所述调节装置通过滚轮装置和调节部转动连接,所述螺杆设置在套管内部,所述螺杆位于套管内的一端设有圆形挡板,所述圆形挡板和套管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套管中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通过齿连接,所述第一滚轮中间设有第一轴,所述第一滚轮两侧端对称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滚轮的圆弧面上设有螺纹,所述螺纹和螺杆配合,所述第二滚轮内壁上对称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齿配合;所述调节部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调节部上对称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位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轴和圆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一凹槽配合,所述调节部内壁上设有轴承,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轴承并延伸出轴承,所述螺杆和轴承配合。作为改进,所述书写部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弹簧和弧形板,所述弹簧的一端和弧形板的凸起面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和书写部内壁连接,所述限位装置围绕书写部内壁设有六个。作为改进,所述套管中部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环绕套管中部设有四个。作为改进,所述第二滚轮呈U型,所述第二滚轮的外圆弧面上设有防滑纹。作为改进,所述圆形挡板上设有螺杆端的相对一端设有限位槽。作为改进,所述滚轮装置包括第三滚轮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和调节部的外圆弧面连接,所述第三滚轮中间设有第二轴,所述第二轴的一端和支撑板的侧端上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数量有两个,所述滚轮装置围绕调节部设有三个。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书写部设有限位装置可以对粉笔进行限位,防止粉笔晃动,还能对粉笔进行夹持,能够使得短粉笔得到继续使用,设置有调节装置和螺杆,当露出书写部的粉笔用完时,可以很方便的调节出粉笔,套管中部设有第二凹槽,粉笔用完时可以很方便的往粉笔套内放入粉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粉笔套的右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粉笔套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粉笔套的套管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粉笔套的套管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粉笔套的调节装置和螺杆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粉笔套的调节装置和螺杆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粉笔套的调节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粉笔套的调节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1、套管,2、调节装置,3、螺杆,4、书写部,5、套管中部,6、调节部,7、滚轮装置,8、圆形挡板,9、第二凹槽,10、第一滚轮,11、第二滚轮,12、第一轴,13、第一齿轮,14、螺纹,15、第二齿轮,16、第一凹槽,17、圆孔,18、轴承,19、弹簧,20、弧形板,21、第三凹槽,22、防滑纹,23、限位槽,24、第三滚轮,25、支撑板,26、第二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粉笔套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10,一种粉笔套,包括套管1、调节装置2和螺杆3,所述套管1包括书写部4、套管中部5和调节部6,所述书写部4和调节部6分别位于套管中部5的两端,所述调节装置2设置在调节部6的外圆弧面上,所述调节装置2通过滚轮装置7和调节部6转动连接,所述螺杆3设置在套管1内部,所述螺杆3位于套管1内的一端设有圆形挡板8,所述圆形挡板8和套管1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套管中部5设有第二凹槽9;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第一滚轮10和第二滚轮11,所述第一滚轮10和第二滚轮11通过齿连接,所述第一滚轮10中间设有第一轴12,所述第一滚轮10两侧端对称设有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滚轮10的圆弧面上设有螺纹14,所述螺纹14和螺杆3配合,所述第二滚轮11内壁上对称设有第二齿轮15,所述第一齿轮13和第二齿轮15通过齿配合;所述调节部6上设有第一凹槽16,所述调节部6上对称设有圆孔17,所述圆孔17位于第一凹槽16内,所述第一轴12和圆孔1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轮10和第一凹槽16配合,所述调节部6内壁上设有轴承18,所述螺杆3的一端穿过轴承18并延伸出轴承18,所述螺杆3和轴承18配合。所述书写部4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弹簧19和弧形板20,所述弹簧19的一端和弧形板20的凸起面连接,所述弹簧19的另一端和书写部4内壁连接,所述限位装置围绕书写部4内壁设有六个。所述套管中部5设有第三凹槽21,所述第三凹槽21环绕套管中部5设有四个。所述第二滚轮11呈U型,所述第二滚轮11的外圆弧面上设有防滑纹22。所述圆形挡板8上设有螺杆3端的相对一端设有限位槽23。所述滚轮装置7包括第三滚轮24和支撑板25,所述支撑板25下端和调节部6的外圆弧面连接,所述第三滚轮24中间设有第二轴26,所述第二轴26的一端和支撑板25的侧端上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25的数量有两个,所述滚轮装置7围绕调节部6设有三个。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使用时,首先用手转动调节装置2,使螺杆3和圆形挡板8向套管1的调节部6方向移动,直到第二凹槽9完全露出,这时拿一根粉笔从第二凹槽9放入套管1内,粉笔放入后,用手转动调节装置2,因为第二滚轮11和调节部6之间通过滚轮装置7转动连接,所以第二滚轮11和第三滚轮24就会转动,第二滚轮11转动会通过第二齿轮15带动第一齿轮13转动,这时第一齿轮13就会带动第一滚轮10以第一轴12为转动轴转动,因为第一滚轮10上设有的螺纹14和螺杆3配合,所以第一滚轮10就会带动螺杆3转动,这时螺杆3和圆形挡板8就可以在套管1内移动,同时轴承18会对螺杆3有限位作用,防止螺杆3在移动中倾斜,螺杆3和圆形挡板8在套管1内向书写部4移动,就会慢慢推动粉笔向书写部4移动,粉笔穿过限位装置,露出书写部4适当长度时,就可以书写使用,同时限位装置一方面会对粉笔有限位支撑作用,因为套管1内径会比粉笔直径大,限位装置可以防止粉笔在书写过程中晃动,这样粉笔就不会折断,其次会对粉笔有夹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笔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调节装置(2)和螺杆(3),所述套管(1)包括书写部(4)、套管中部(5)和调节部(6),所述书写部(4)和调节部(6)分别位于套管中部(5)的两端,所述调节装置(2)设置在调节部(6)的外圆弧面上,所述调节装置(2)通过滚轮装置(7)和调节部(6)转动连接,所述螺杆(3)设置在套管(1)内部,所述螺杆(3)位于套管(1)内的一端设有圆形挡板(8),所述圆形挡板(8)和套管(1)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套管中部(5)设有第二凹槽(9);/n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第一滚轮(10)和第二滚轮(11),所述第一滚轮(10)和第二滚轮(11)通过齿连接,所述第一滚轮(10)中间设有第一轴(12),所述第一滚轮(10)两侧端对称设有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滚轮(10)的圆弧面上设有螺纹(14),所述螺纹(14)和螺杆(3)配合,所述第二滚轮(11)内壁上对称设有第二齿轮(15),所述第一齿轮(13)和第二齿轮(15)通过齿配合;/n所述调节部(6)上设有第一凹槽(16),所述调节部(6)上对称设有圆孔(17),所述圆孔(17)位于第一凹槽(16)内,所述第一轴(12)和圆孔(1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轮(10)和第一凹槽(16)配合,所述调节部(6)内壁上设有轴承(18),所述螺杆(3)的一端穿过轴承(18)并延伸出轴承(18),所述螺杆(3)和轴承(18)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笔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调节装置(2)和螺杆(3),所述套管(1)包括书写部(4)、套管中部(5)和调节部(6),所述书写部(4)和调节部(6)分别位于套管中部(5)的两端,所述调节装置(2)设置在调节部(6)的外圆弧面上,所述调节装置(2)通过滚轮装置(7)和调节部(6)转动连接,所述螺杆(3)设置在套管(1)内部,所述螺杆(3)位于套管(1)内的一端设有圆形挡板(8),所述圆形挡板(8)和套管(1)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套管中部(5)设有第二凹槽(9);
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第一滚轮(10)和第二滚轮(11),所述第一滚轮(10)和第二滚轮(11)通过齿连接,所述第一滚轮(10)中间设有第一轴(12),所述第一滚轮(10)两侧端对称设有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滚轮(10)的圆弧面上设有螺纹(14),所述螺纹(14)和螺杆(3)配合,所述第二滚轮(11)内壁上对称设有第二齿轮(15),所述第一齿轮(13)和第二齿轮(15)通过齿配合;
所述调节部(6)上设有第一凹槽(16),所述调节部(6)上对称设有圆孔(17),所述圆孔(17)位于第一凹槽(16)内,所述第一轴(12)和圆孔(1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轮(10)和第一凹槽(16)配合,所述调节部(6)内壁上设有轴承(18),所述螺杆(3)的一端穿过轴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普洛文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