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板组件和空调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96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风板组件和空调内机,导风板组件包括:导风板,可旋转地设置在导风板上且能够在出风时自动旋转的摆叶;其中,摆叶位于导风板的内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导风板组件中,摆叶能够在空调出风时自动旋转,则使得出风时摆叶无规律性旋转,则自摆叶排出的风也无规律性,增大了风的扩散流动,不再沿单一方向吹出风;而且,由于摆叶位于导风板的内侧,则经摆叶流出的风和经导风板流出的风在出风口处交汇,至少能够抵接部分风感。因此,上述导风板组件有效减小了直吹风感,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风板组件和空调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导风板组件和空调内机。
技术介绍
目前,挂机空调内机的导风板组件主要包括导风板和设置在导风板上的摆叶,导风板实现上下摆风,摆叶实现左右摆风。虽然吹出的风有方向的改变,但是吹出的风仍为延单一方向的风,用户有较强的直吹风感,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风板组件,以减小直吹风感,提升用户体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导风板组件的空调内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风板组件,包括:导风板,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导风板上且能够在出风时自动旋转的摆叶;其中,所述摆叶位于所述导风板的内侧。优选地,所述摆叶包括:至少两个交叉设置的叶片。优选地,所述叶片在中部相互交叉设置,且所述叶片为圆形叶片。优选地,所述摆叶为一体式结构。优选地,所述摆叶通过转轴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导风板上,且所述转轴与所述摆叶为一体式结构。优选地,所述转轴的末端开设有凹槽以使所述转轴插入所述导风板上的安装孔中并与所述安装孔转动配合,其中,所述转轴的末端为所述转轴远离所述摆叶的一端。优选地,所述转轴具有固定相连的插入轴段、转动配合轴段和安装轴段,且所述插入轴段的直径和所述安装轴段的直径均大于所述转动配合轴段的直径;其中,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插入轴段,或者,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插入轴段和所述转动配合轴段上;所述安装轴段与所述摆叶固定相连。优选地,所述插入轴段自其首端至其末端渐缩,所述插入轴段的首端与所述转动配合轴段相连。优选地,所述导风板包括固定相连的外层导风板和内层导风板,所述摆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内层导风板上,且所述摆叶位于所述内层导风板的内侧,所述外层导风板用于导风并位于所述内层导风板的外侧。优选地,所述外层导风板为沿其宽度方向弯曲的弧形板。优选地,所述内层导风板和所述外层导风板为一体式结构。优选地,所述外层导风板上的所述内层导风板至少为两个。基于上述提供的导风板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内机,空调内机包括导风板组件,所述导风板组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导风板组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风板组件中,摆叶能够在空调出风时自动旋转,则使得出风时摆叶无规律性旋转,则自摆叶排出的风也无规律性,增大了风的扩散流动,不再沿单一方向吹出风;而且,由于摆叶位于导风板的内侧,则经摆叶流出的风和经导风板流出的风在出风口处交汇,至少能够抵接部分风感。因此,上述导风板组件有效减小了直吹风感,提升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中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中摆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中摆叶的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中摆叶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机中导风组件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机中导风组件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包括:导风板100,可旋转地设置在导风板100上且能够在出风时自动旋转的摆叶200;其中,摆叶200位于导风板100的内侧。需要说明的是,导风板100的内侧,是指当导风板组件关闭时,导风板100朝向空调内机内部的一侧。摆叶200能够在出风时自动旋转,是指,摆叶200在气流作用下能够自动旋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中,摆叶200能够在空调出风时自动旋转,则使得出风时摆叶200无规律性旋转,则自摆叶200排出的风也无规律性,增大了风的扩散流动,不再沿单一方向吹出风;而且,由于摆叶200位于导风板100的内侧,则经摆叶200流出的风和经导风板100流出的风在出风口处交汇,至少能够抵接部分风感。因此,上述导风板组件有效减小了直吹风感,提升了用户体验。上述导风板组件中,摆叶200为多个,沿导风板10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对于摆叶200的数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为了增大摆叶200的扩散作用,上述摆叶200包括:至少两个交叉设置的叶片210。进一步地,上述叶片210在中部相互交叉设置。例如,叶片210为两个,且呈“十”字交叉。当然,若叶片210为三个,则呈星号交叉。具体地为,星号为“*”。为了最大程度的扩散气流,叶片210为圆形叶片。这样,当摆叶200旋转时可形成一个球形,保证了其各个摆叶200的旋转方向的无规律性进而保证了出风的不规律性,使风形成多股不同的方向的风,经摆叶200流出的风和经导风板100流出的风在出风口交汇,可实现风感相互抵接,最终实现无风感出风,消除了直吹风感,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对于叶片210的具体数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上述导风板组件中,也可选择摆叶200为一个球形件,为了减小重量,可选择摆叶200为空心件。上述摆叶200可为分体结构,也可为一体式结构。为了便于制造,优先选择上述摆叶200为一体式结构。为了便于安装,上述摆叶200通过转轴400可旋转地设置在导风板100上。进一步地,转轴400与摆叶200为一体式结构。为了简化安装,上述转轴400的末端开设有凹槽440以使转轴400插入导风板100上的安装孔中并与安装孔转动配合,其中,转轴400的末端为转轴400远离摆叶200的一端。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凹槽440,使得转轴400能够发生形变,利用转轴400的形变来装配转轴400,这样方便了将转轴400插入安装孔中,从而简化了安装。对于凹槽440的深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为了简化结构,优先选择上述转轴400与导风板100卡接。具体地,上述转轴400具有固定相连的插入轴段410、转动配合轴段420和安装轴段430,且插入轴段410的直径和安装轴段430的直径均大于转动配合轴段420的直径;其中,凹槽440开设在插入轴段410,或者,凹槽440开设在插入轴段410和转动配合轴段420上;上述安装轴段430与摆叶200固定相连。待转轴400和导风板100安装后,导风板100被卡在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板(100),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导风板(100)上且能够在出风时自动旋转的摆叶(200);其中,所述摆叶(200)位于所述导风板(100)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板(100),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导风板(100)上且能够在出风时自动旋转的摆叶(200);其中,所述摆叶(200)位于所述导风板(100)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叶(200)包括:至少两个交叉设置的叶片(2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10)在中部相互交叉设置,且所述叶片(210)为圆形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叶(200)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叶(200)通过转轴(400)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导风板(100)上,且所述转轴(400)与所述摆叶(200)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00)的末端开设有凹槽(440)以使所述转轴(400)插入所述导风板(100)上的安装孔中并与所述安装孔转动配合,其中,所述转轴(400)的末端为所述转轴(400)远离所述摆叶(200)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00)具有固定相连的插入轴段(410)、转动配合轴段(420)和安装轴段(430),且所述插入轴段(410)的直径和所述安装轴段(430)的直径均大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泽瑶荆涛刘娟高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