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式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85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套筒式控制阀,包括:主阀体:为直径不同的两级嵌入式筒状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小直径内筒和大直径外筒;固定锥体:固定安装在主阀体内部的轴线处;侧阀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前开口部和后直筒部,前开口部通过法兰与外筒后端固接,后直筒部的直流道与主阀体环形流道连通;外套筒:包括前端流道部和后端封闭部,在前端流道部表面开设有多圈复数的流道孔,所述的前端流道部外套在固定锥体后部,后端封闭部内套在后直筒部,并沿轴线前后往复移动实现流道的开启与闭合;驱动装置:安装在侧阀体上方,用以驱动外套筒前后往复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传动扭矩轻、流阻损失小、防止气蚀、可在线高效反冲洗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筒式控制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流调压控制阀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套筒式控制阀。
技术介绍
调流调压控制阀是实现流量及压力控制的首选阀门,现作为一种成熟产品在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广泛应用。喷孔式套筒阀利用多束水流中心对撞来减压消能的,从而使下游管道内的水体流态更趋平稳,运行更加安全,目前市场上的多喷孔式控制阀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输送原水在小开度运行时易堵塞;2、运动部件在阀体内,结构复杂且运行维护困难;3、稳定性差易卡阻。中国专利CN1405473A公布了一种多喷孔套筒轴流型控制阀,外阀体的内腔设有复数喷孔的圆形套体,该圆形套体的一端固设在外阀体一端面与法兰盘间,圆形套体的另一端固设一端盖,圆形套体的外表面套有圆形套筒,圆形套筒上设有驱动臂,驱动臂与驱动机构连接,通过调节装置控制驱动臂的前后移动,来带动圆形套筒在圆形套体上移动,该结构的缺陷在于带有喷孔的圆形套体是固定件,喷孔一旦堵塞就极容易造成移动件圆形套筒的卡阻,另外,马鞍形的驱动臂通过摆动带动圆形套筒前后移动,这对驱动臂和调节装置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误差大易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筒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阀体(1):为直径不同的两级嵌入式筒状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小直径内筒和大直径外筒;/n固定锥体(4):固定安装在主阀体(1)内部的轴线处,形成主阀体环形流道;/n侧阀体(2):为前大后小的阶梯状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前开口部和后直筒部,前开口部通过法兰与外筒后端固接,后直筒部的直流道与主阀体环形流道连通;/n外套筒(3):包括前端流道部和后端封闭部,在前端流道部表面开设有多圈复数的流道孔,所述的前端流道部外套在固定锥体(4)后部,后端封闭部内套在后直筒部,并沿轴线前后往复移动实现流道的开启与闭合;/n驱动装置:安装在侧阀体(2)上方,用以驱动外套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筒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阀体(1):为直径不同的两级嵌入式筒状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小直径内筒和大直径外筒;
固定锥体(4):固定安装在主阀体(1)内部的轴线处,形成主阀体环形流道;
侧阀体(2):为前大后小的阶梯状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前开口部和后直筒部,前开口部通过法兰与外筒后端固接,后直筒部的直流道与主阀体环形流道连通;
外套筒(3):包括前端流道部和后端封闭部,在前端流道部表面开设有多圈复数的流道孔,所述的前端流道部外套在固定锥体(4)后部,后端封闭部内套在后直筒部,并沿轴线前后往复移动实现流道的开启与闭合;
驱动装置:安装在侧阀体(2)上方,用以驱动外套筒(3)前后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道孔为锥形孔(5),所述的锥形孔(5)的外直径大于内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锥体(4)由相互连接的十字导流筋板和带有直筒边锥体组成,所述的十字导流筋板安装在小直径内筒内部,所述的外套筒(3)前端套设在带有直筒边锥体后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电动执行器(12)、Y型双伞状齿轮箱(11)以及分别与Y型双伞状齿轮箱(11)传动且左右对称设置两套驱动机构,每套驱动机构分别通过推力耳(6)与外套筒(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套筒式控制阀,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和春李政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冠龙阀门自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