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液压卧式劈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774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液压卧式劈木机,包括车架,车架上安装主梁,主梁两端分别安装劈刀装置、推木装置。车架下面安装两个车轮和一个支撑轮。劈刀装置包括十字交叉的立、横劈刀。推木装置包括推木液压缸,推木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推压板连接,推压板在推木液压缸的驱动下沿主梁的运动轨道做直线运动。车架上安装电力装置、燃油动力装置、液压装置和控制装置,电力装置向燃油动力装置和控制装置供电,燃油动力装置通过液压装置驱动推木液压缸,控制装置控制燃油动力装置和液压装置的运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移动,便于远距离转场,劈刀可更换,横劈刀高低可调,适用于不同直径木材的劈木作业,可自动上料,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液压卧式劈木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劈木机,尤指一种可移动液压卧式劈木机。
技术介绍
为防止病疫木的传播,森林中病疫木需要就近处理。对于直径较大的病疫木,粉碎设备无法将其粉碎,因而需要专业的设备将其劈裂,然后进行粉碎。现有的可移动劈木机都是用于劈柴的小型劈木机,劈木效率低,劈木直径小,并且其以汽油机为动力源,存在起火风险。而已有的大型劈木机都是固定式的,无法移动,不适于户外工作。另外,已有的劈木机自身不带有上料装置,均是人工上料,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液压卧式劈木机,其解决了林区大直径病疫木粉碎困难的问题,劈木效率高,省时省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液压卧式劈木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架,车架上安装有主梁,主梁两端分别安装劈刀装置、推木装置,其中:车架下面安装有两个车轮和一个支撑轮;劈刀装置包括十字交叉设置的立劈刀和横劈刀;推木装置包括推木液压缸,推木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推压板连接,推压板在推木液压缸的驱动下沿主梁上的运动轨道做直线运动;车架上安装有电力装置、燃油动力装置、液压装置和控制装置,电力装置向燃油动力装置和控制装置供电,燃油动力装置通过液压装置驱动推木液压缸,控制装置控制燃油动力装置和液压装置的运行。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一方面可移动,便于远距离转场、近距离移动,另一方面,横劈刀高低可调,适用于不同直径木材的劈木作业,且劈刀可更换,再一方面结构稳固可靠,确保劈木作业顺利进行。另外,本技术可实现自动上料,无需人力搬运,省时省力,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移动液压卧式劈木机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可移动液压卧式劈木机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主梁与推木装置、劈刀装置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示意图。图5是轮组安装板与轮组固定板、轮轴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6是劈刀装置的侧视放大示意图。图7是劈刀装置的俯视放大示意图。图8是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可移动液压卧式劈木机包括车架40,车架40上安装有作为料台的主梁10,主梁10两端分别安装劈刀装置20、推木装置30,其中:车架40下面安装有两个车轮41和一个支撑轮42,支撑轮42在前,两个车轮41在后;劈刀装置20包括十字交叉设置的立劈刀201和横劈刀203;推木装置30包括推木液压缸31,推木液压缸31的活塞杆与推压板33连接,推压板33在推木液压缸31的驱动下沿主梁10上的运动轨道做直线运动来执行劈木作业;车架40上安装有电力装置61、燃油动力装置、液压装置70和控制装置80,电力装置61向燃油动力装置和控制装置80供电,即电力装置61的电力输出端与燃油动力装置、控制装置80的电力输入端连接,燃油动力装置通过液压装置70驱动推木液压缸31,即燃油动力装置的高压油(液压油)出油口通过液压装置70与推木液压缸31的高压油(液压油)进油口连接,控制装置80控制燃油动力装置和液压装置70的运行,即燃油动力装置、液压装置70的控制端口分别与控制装置80的相应控制端口连接。如图1和图2,车架40下面安装有千斤顶43,车架40一端,即前端安装有牵引杆44。车轮41配合牵引杆44可用于长距离运输,支撑轮42用于短距离移动,千斤顶43主要用于劈木作业时的支撑固定。在实际设计中,主梁10一侧、靠近劈刀装置20的位置安装有到位感应开关90。当推压板33将木材推到位后,到位感应开关90感应到推压板33,从而通过控制装置80的PLC控制器控制推压板33自动返回复位。如图6和图7,立劈刀201可拆卸地安装在立劈刀座202上,立劈刀座202焊接在主梁10上,立劈刀201上开设有令横劈刀203穿过的矩形孔。横劈刀203可拆卸地安装在横劈刀座204上并上下可调,横劈刀座204安装在立劈刀座202上。立劈刀201和横劈刀203的可拆卸式安装便于更换劈刀,横劈刀203的上下可调便于对不同直径木材进行劈木作业。在实际设计中,立劈刀201的刃口突出超过横劈刀203的刃口,以使立劈刀201的刃口与横劈刀203的刃口错开,从而降低劈刀入木时的阻力。如图1和图2,立劈刀201下面安装有导向斜板205。导向斜板205的作用在于,当木材移至导向斜板205时会沿导向斜板205向上抬起,从而防止处于主梁10中间的空隙101位置的木材难以被劈开。如图1和图2,主梁10包括互相之间留有空隙101的两根钢材102,两根钢材102平行且相对的侧面均具有凹槽103,两根钢材102的凹槽103和空隙101形成运动轨道。在实际应用时,钢材102可为工字钢或槽钢。当钢材102为工字钢时,凹槽103即为工字钢一侧的上、下翼缘与腹板形成的凹槽,当钢材102为槽钢时,凹槽103即为槽钢自身的凹槽。如图1至图3,推木液压缸31的缸筒上安装有销轴321,销轴321与安装在两根钢材102上的滑动轴承322连接,销轴321保持不动但基于滑动轴承322的设计,其可随推木液压缸31的运动略微发生转动,从而确保推木液压缸31的运行安全,推木液压缸31的活塞杆上安装的推压板33与处于运动轨道内的滚动导向装置连接,从而借由滚动导向装置沿主梁10做直线运动,在实际中,推压板33与活塞杆可销轴连接。在实际设计中,滚动导向装置包括轮组安装板34,轮组安装板34两端分别开设有上槽口341、下槽口342,如图5,上槽口341高于下槽口342,上槽口341、下槽口342中均通过轮组固定板35固定安装有一轮轴36,轮轴36两端伸出轮组固定板35,安装在上槽口341中的轮轴36两端转动安装有上轨道轮37,安装在下槽口342中的轮轴36两端转动安装有下轨道轮38,其中:轮组安装板34处于两根钢材102之间的空隙101中并与推压板33固定连接,上轨道轮37沿钢材102侧面形成的凹槽103的上槽壁滚动,下轨道轮38沿钢材102侧面形成的凹槽103的下槽壁滚动。在本技术中,滚动导向装置的设计可以使得推木液压缸31沿主梁10上的运动轨道进行平稳的运动,避免推木液压缸31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前倾或后仰的现象。如图4,推压板33下部安装有两个导向板39,导向板39位于钢材102的内侧而靠近钢材102,也就是说,两个导向板39的宽度稍小于两个钢材102之间的空隙101的宽度,从而有效防止推压板33发生左右晃动。如图2,推压板33朝向木材的端面上焊接有多个固定钉330,固定钉330可为圆柱钉,各固定钉330在推压板33上呈倒三角状分布,固定钉330可在劈木的时候对木材起到固定作用,防止木材偏离运动轨道。如图8,本技术可移动液压卧式劈木机还包括上料装置50,其中:上料装置50包括分别安装在主梁10两侧的过渡梁51、防护挡板56,过渡梁51和防护挡板56相对设置且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液压卧式劈木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架,车架上安装有主梁,主梁两端分别安装劈刀装置、推木装置,其中:车架下面安装有两个车轮和一个支撑轮;劈刀装置包括十字交叉设置的立劈刀和横劈刀;推木装置包括推木液压缸,推木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推压板连接,推压板在推木液压缸的驱动下沿主梁上的运动轨道做直线运动;车架上安装有电力装置、燃油动力装置、液压装置和控制装置,电力装置向燃油动力装置和控制装置供电,燃油动力装置通过液压装置驱动推木液压缸,控制装置控制燃油动力装置和液压装置的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液压卧式劈木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架,车架上安装有主梁,主梁两端分别安装劈刀装置、推木装置,其中:车架下面安装有两个车轮和一个支撑轮;劈刀装置包括十字交叉设置的立劈刀和横劈刀;推木装置包括推木液压缸,推木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推压板连接,推压板在推木液压缸的驱动下沿主梁上的运动轨道做直线运动;车架上安装有电力装置、燃油动力装置、液压装置和控制装置,电力装置向燃油动力装置和控制装置供电,燃油动力装置通过液压装置驱动推木液压缸,控制装置控制燃油动力装置和液压装置的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液压卧式劈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下面安装有千斤顶,所述车架一端安装有牵引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液压卧式劈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梁一侧、靠近所述劈刀装置的位置安装有到位感应开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液压卧式劈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劈刀可拆卸地安装在立劈刀座上,立劈刀座焊接在所述主梁上;
所述横劈刀可拆卸地安装在横劈刀座上并上下可调,横劈刀座安装在立劈刀座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液压卧式劈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劈刀的刃口突出超过所述横劈刀的刃口,以使所述立劈刀的刃口与所述横劈刀的刃口错开;
所述立劈刀下面安装有倾斜的导向斜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液压卧式劈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梁包括互相之间留有空隙的两根钢材,两根钢材平行且相对的侧面均具有凹槽,两根钢材的凹槽和空隙形成所述运动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吴林峰董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绿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