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回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74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矿山回填机,其结构包括驾驶室、液压举臂、液压杆、矿土回铲装置、车轮、辅梯、车架,驾驶室与辅梯相焊接,液压杆与矿土回铲装置活动连接,液压杆与车架固定连接在一起,驾驶室与车架相焊接,车架前后设有两组一大一小的车轮且前轮偏小,液压举臂与矿土回铲装置相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刚性套爪对大型石块产生冲击的过程中,通过弹套与刚性套爪的错位安装,同时滑撑球受到侧撑机构展开的牵制,能够朝向外部突出,令刚性套爪与石块在上表面的接触面摩擦力降低,从而得以脱离,即使在铲推的过程中与大石块出现直接冲击也能够保持完整的形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回填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矿石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矿山回填机。
技术介绍
矿山在进行开采时,会随着开采的深入产生矿坑,而在矿坑需要进行回填,需要通过矿山回填机将原先开矿过程中的废弃石料和土料进行搬运回填,从而对高区域的山体能够得以恢复。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矿山回填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比如:由于在矿山回填机进行推土石对矿坑进行回填的过程中,由于在矿石挖掘的过程中,其废弃土石中会存在较大的石块,而回填机中的铲推机构上具有齿状结构,当其冲击在较大的石块上时,容易出现齿条断裂的情况,由于其能够在铲推的过程中,对于较大石块具有引导和承底的作用,一旦出现断裂对于大石块的推铲过程会变得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矿山回填机,以解决现有由于在矿山回填机进行推土石对矿坑进行回填的过程中,由于在矿石挖掘的过程中,其废弃土石中会存在较大的石块,而回填机中的铲推机构上具有齿状结构,当其冲击在较大的石块上时,容易出现齿条断裂的情况,由于其能够在铲推的过程中,对于较大石块具有引导和承底的作用,一旦出现断裂对于大石块的推铲过程会变得较为困难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一种矿山回填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矿山回填机,其结构包括驾驶室、液压举臂、液压杆、矿土回铲装置、车轮、辅梯、车架,所述驾驶室与辅梯相焊接,所述液压杆与矿土回铲装置活动连接,所述液压杆与车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驾驶室与车架相焊接,所述车架前后设有两组一大一小的车轮且前轮偏小,所述液压举臂与矿土回铲装置相焊接。所述矿土回铲装置包括护条、铲套、加强条、刚性冲调机构,所述护条焊接在铲套外侧面,所述铲套内部焊接固定有加强条,所述刚性冲调机构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铲套下端侧面。作为优选,所述刚性冲调机构包括侧撑机构、刚性套爪、内分片、弹套、导杆,所述侧撑机构活动安装在刚性套爪内部,所述内分片与刚性套爪相焊接,所述弹套固定安装在刚性套爪内部,所述导杆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刚性套爪内部,弹套内部设有通过弹簧钢制成的弹条,通过与刚性套爪错位安装,从而能够令其受到压迫力后在形变的状态具有反向作用弹力。作为优选,所述侧撑机构包括滑条、撑柄、旋片、滑撑球、软胶套、底撑杆,所述滑条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底撑杆上侧面,所述底撑杆与撑柄活动连接,所述软胶套固定在撑柄尾部,所述撑柄通过旋片与刚性套爪侧面相连接,所述滑撑球与撑柄固定连接在一起,底撑杆与撑柄中间通过轴杆活动连接,并且在底撑杆的连接位置存在朝向内部凹陷的凹槽。作为优选,所述滑撑球包括底撑条、侧向锁扣、牵引条、软套片、滑球,所述侧向锁扣共设有两个且位于滑球左右两侧,所述软套片与滑球外侧面贴合,所述牵引条与软套片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底撑条嵌入在滑球底部,底撑条通过牵引条的牵引拉动,能够通过滑动进而将滑球垂直撑起。作为优选,所述滑球包括球体、顶向线、滑片、通槽,所述球体中间设有通槽,所述顶向线通过通槽贯穿于球体,所述滑片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球体底部,球体在朝向外部撑出的状态下,能够对外部的石头的接触面降低其之间的摩擦力,令整体装置能够脱离该角度的石头。作为优选,所述底撑条包括锁孔、斜向撑片、导条,所述斜向撑片下方固定安装有导条,所述导条左侧设有锁孔,斜向撑片一侧偏低一侧偏高,并且其中的高度差通过弧形曲线进行过度。作为优选,所述软套片共设有三个并且其仅仅贴合附着在球体外侧面,其采用橡胶薄片制成,主要用来隔离外部的细沙防止其进入内部。作为优选,所述软胶套内侧具有褶皱,能够通过褶皱的展合对撑柄产生辅助,其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在展开形变后仍然具有回弹的复位拉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刚性套爪对大型石块产生冲击的过程中,通过弹套与刚性套爪的错位安装,进而令刚性套爪能够朝向内部滑动嵌入并对于弹套进行施压,进而减缓冲击力,同时侧撑机构会朝向侧面展开,在刚性套爪左右两侧形成加强筋,同时滑撑球受到侧撑机构展开的牵制,能够朝向外部突出,令刚性套爪与石块在上表面的接触面摩擦力降低,从而得以脱离,即使在铲推的过程中与大石块出现直接冲击也能够保持完整的形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矿山回填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矿土回铲装置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刚性冲调机构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图4为侧撑机构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图5为滑撑球结构示意图。图6为底撑条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图7为滑球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图中:驾驶室-1、液压举臂-2、液压杆-3、矿土回铲装置-4、车轮-5、辅梯-6、车架-7、护条-a1、铲套-a2、加强条-a3、刚性冲调机构-a4、侧撑机构-a41、刚性套爪-a42、内分片-a43、弹套-a44、导杆-a45、滑条-a411、撑柄-a412、旋片-a413、滑撑球-a414、软胶套-a415、底撑杆-a416、底撑条-a441、侧向锁扣-a442、牵引条-a443、软套片-a444、滑球-a445、球体-qq1、顶向线-qq2、滑片-qq3、通槽-qq4、锁孔-aa1、斜向撑片-aa2、导条-aa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矿山回填机,其结构包括驾驶室1、液压举臂2、液压杆3、矿土回铲装置4、车轮5、辅梯6、车架7,所述驾驶室1与辅梯6相焊接,所述液压杆3与矿土回铲装置4活动连接,所述液压杆3与车架7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驾驶室1与车架7相焊接,所述车架7前后设有两组一大一小的车轮5且前轮偏小,所述液压举臂2与矿土回铲装置4相焊接。所述矿土回铲装置4包括护条a1、铲套a2、加强条a3、刚性冲调机构a4,所述护条a1焊接在铲套a2外侧面,所述铲套a2内部焊接固定有加强条a3,所述刚性冲调机构a4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铲套a2下端侧面。其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山回填机,其结构包括驾驶室(1)、液压举臂(2)、液压杆(3)、矿土回铲装置(4)、车轮(5)、辅梯(6)、车架(7),其特征在于:/n所述驾驶室(1)与辅梯(6)相焊接,所述液压杆(3)与矿土回铲装置(4)活动连接,所述液压杆(3)与车架(7)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驾驶室(1)与车架(7)相焊接,所述车架(7)前后设有两组一大一小的车轮(5)且前轮偏小,所述液压举臂(2)与矿土回铲装置(4)相焊接;/n所述矿土回铲装置(4)包括护条(a1)、铲套(a2)、加强条(a3)、刚性冲调机构(a4),所述护条(a1)焊接在铲套(a2)外侧面,所述铲套(a2)内部焊接固定有加强条(a3),所述刚性冲调机构(a4)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铲套(a2)下端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回填机,其结构包括驾驶室(1)、液压举臂(2)、液压杆(3)、矿土回铲装置(4)、车轮(5)、辅梯(6)、车架(7),其特征在于:
所述驾驶室(1)与辅梯(6)相焊接,所述液压杆(3)与矿土回铲装置(4)活动连接,所述液压杆(3)与车架(7)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驾驶室(1)与车架(7)相焊接,所述车架(7)前后设有两组一大一小的车轮(5)且前轮偏小,所述液压举臂(2)与矿土回铲装置(4)相焊接;
所述矿土回铲装置(4)包括护条(a1)、铲套(a2)、加强条(a3)、刚性冲调机构(a4),所述护条(a1)焊接在铲套(a2)外侧面,所述铲套(a2)内部焊接固定有加强条(a3),所述刚性冲调机构(a4)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铲套(a2)下端侧面。


2.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回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冲调机构(a4)包括侧撑机构(a41)、刚性套爪(a42)、内分片(a43)、弹套(a44)、导杆(a45),所述侧撑机构(a41)活动安装在刚性套爪(a42)内部,所述内分片(a43)与刚性套爪(a42)相焊接,所述弹套(a44)固定安装在刚性套爪(a42)内部,所述导杆(a45)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刚性套爪(a42)内部。


3.如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山回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撑机构(a41)包括滑条(a411)、撑柄(a412)、旋片(a413)、滑撑球(a414)、软胶套(a415)、底撑杆(a416),所述滑条(a411)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底撑杆(a416)上侧面,所述底撑杆(a416)与撑柄(a412)活动连接,所述软胶套(a415)固定在撑柄(a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