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暗挖隧道的密网式超前支护系统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暗挖隧道的密网式超前支护系统以及一种暗挖隧道的密网式超前支护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建设,地下工程规模迅速扩张并连接成网。为避免对地面环境及交通造成影响,暗挖隧道工程逐渐成为城市地下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城市中进行暗挖隧道施工,经常会遇到下穿重要建构筑物、既有地铁线路、名胜古迹等情况,这就对地层沉降控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暗挖下穿前需对下穿范围做出超前预支护实现沉降控制。目前,现有的暗挖超前预支护措施主要有两种:1、大管棚支护,大管棚支护施工的一般方法为:使用地质钻机在隧道掘进前,于其拱顶区域,按设计孔数、间距和深度钻探水平孔,埋设管壁预钻有孔眼的钢管,之后注入水泥浆以提高钢管的刚度和加固土体;2、超前小导管支护,超前小导管支护施工与大管棚支护施工相似,适用于暗挖矿山法隧道,在超前小导管支护施工中,根据设计要求每隔几榀钢架,就在拱顶打设超前注浆钢管。上述的两种超前支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暗挖隧道的密网式超前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隧道的开挖断面上设计有隧道开挖轮廓线和全断面深孔预注浆外轮廓线,所述隧道开挖轮廓线位于所述全断面深孔预注浆外轮廓线内;/n所述支护系统包括:/n注浆袖阀管,所述注浆袖阀管的一端位于开挖断面上、另一端向所述隧道的掘进方向延伸,若干所述注浆袖阀管的一端分布在所述隧道开挖轮廓线内;/n管棚,若干根所述管棚位于所述隧道开挖轮廓线与所述全断面深孔预注浆外轮廓线之间并形成密网式管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暗挖隧道的密网式超前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隧道的开挖断面上设计有隧道开挖轮廓线和全断面深孔预注浆外轮廓线,所述隧道开挖轮廓线位于所述全断面深孔预注浆外轮廓线内;
所述支护系统包括:
注浆袖阀管,所述注浆袖阀管的一端位于开挖断面上、另一端向所述隧道的掘进方向延伸,若干所述注浆袖阀管的一端分布在所述隧道开挖轮廓线内;
管棚,若干根所述管棚位于所述隧道开挖轮廓线与所述全断面深孔预注浆外轮廓线之间并形成密网式管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挖隧道的密网式超前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超前小导管,若干根所述超前小导管位于所述隧道开挖轮廓线与所述全断面深孔预注浆外轮廓线之间,用于对靠近所述隧道的内侧面的岩土进行加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挖隧道的密网式超前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多个所述管棚于隧道拱部圆弧的外周进行布置并形成单排管棚;
在所述单排管棚中,各个所述管棚至所述隧道拱部圆弧的距离相同;
所述单排管棚设置有至少两组,且各个所述单排管棚中的所述管棚至所述隧道拱部圆弧的距离相异,相邻的两组所述单排管棚中的所述管棚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挖隧道的密网式超前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止浆墙,所述止浆墙设置在每一个掘进段落的起始端;
优选地,所述管棚的一端与所述止浆墙固定连接,所述管棚的轴线与所述隧道中线之间具有1°至3°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暗挖隧道的密网式超前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钢架,所述钢架在开挖好的隧道内沿隧道的掘进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超前小导管的一端位于开挖断面上并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韬,郭洋洋,张冀,蒲东均,有智慧,陈健,杜林,曹亚博,李坤哲,谢凯,杜志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