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门的门锁开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674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盗门的门锁开启机构,包括:门锁面板;盒体;滑板,所述滑板设于所述盒体的背离所述门锁面板的一侧;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于所述装配腔内,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轴承座、转轴、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第三锥形齿轮、第四锥形齿轮、第一连杆、摇臂、第一滚轮、楔形块、第二连杆、第二滚轮、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三支板、第四支板、拉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以及锁定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新型的门锁开启机构,通过滑动滑板实现锁体的开闭锁功能,本申请的带动方头转动的方式与现有技术不同,是一种新颖的开锁模式,能丰富产品线,且现有技术中,不法份子是通过猫眼将执手扳下,本申请的开锁模式还有防止不法分子从猫眼开启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盗门的门锁开启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盗门
,特别是一种防盗门的门锁开启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防盗门的靠近室体的一侧通常是通过安装执手来开启,市场上的防盗门通常都会安装猫眼,也有犯罪份子会利用猫眼来将执手扳下后开启防盗门,这样对入住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胁,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盗门的门锁开启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盗门的门锁开启机构,包括:门锁面板,所述门锁面板安装于防盗门上,所述门锁面板的靠近所述防盗门的一侧安装有锁体;盒体,所述盒体固定于所述门锁面板的背离所述防盗门的一侧,所述盒体内形成有装配腔,所述装配腔于所述盒体的背离所述防盗门的一侧形成有开口;滑板,所述滑板设于所述盒体的背离所述门锁面板的一侧,所述滑板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滑板于对应所述开口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于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水平段、倾斜上升段和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一水平段和所述第二水平段连接于所述倾斜上升段的两端,所述第二水平段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水平段的高度;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形成有坡面;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于所述装配腔内,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轴承座、转轴、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第三锥形齿轮、第四锥形齿轮、第一连杆、摇臂、第一滚轮、楔形块、第二连杆、第二滚轮、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三支板、第四支板、拉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以及锁定盘,其中:所述轴承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轴承座对称设于所述装配腔的底面上,所述转轴转动设于两个所述轴承座之间,所述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以及锁定盘圈套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支板固定于所述装配腔的底面,所述第一连杆可转动的穿设过所述第一支板,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锥形齿轮连接,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摇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摇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滚轮连接,所述第一滚轮滚动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连杆可滑动的穿设过所述第一支板,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楔形块连接,所述楔形块的楔形面背离所述第二连杆设置,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滚轮连接,所述第二滚轮滚动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弹簧圈套于所述第二连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板抵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滚轮抵接;所述第二支板和所述第三支板固定于所述装配腔的底面,所述拉杆为L形结构,包括横杆段和纵杆段,所述拉杆的横杆段可滑动的穿设过所述第二支板和所述第三支板,所述楔形块的楔形面与所述拉杆的纵杆段相抵接,所述第二弹簧圈套于所述拉杆的横杆段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板抵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板抵接;所述锁定盘的盘面上开设有锁定孔,所述拉杆的横杆段的尾端可穿插过所述锁定孔内;所述第四支板固定于所述装配腔的底面,所述第四锥形齿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四锥形齿轮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可转动的贯穿过所述第四支板,所述支杆的尾端固定有用于带动所述锁舌工作的方头。如上所述的防盗门的门锁开启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盒体的背离所述门锁面板的一侧设有横向延伸的导向杆,所述滑板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杆形成导向配合的导向块。如上所述的防盗门的门锁开启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盒体的背离所述门锁面板的一侧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和所述滑板之间设有第三弹簧。如上所述的防盗门的门锁开启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盒体的背离所述门锁面板的一侧围设有防护框,所述滑板设于所述防护框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新型的门锁开启机构,通过滑动滑板实现锁体的开闭锁功能,本申请的带动方头转动的方式与现有技术不同,是一种新颖的开锁模式,能丰富产品线,且现有技术中,不法份子是通过猫眼将执手扳下,本申请的开锁模式还有防止不法分子从猫眼开启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轴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滑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驱动单元的轴测图一;图4是驱动单元的轴测图二;图5是隐藏滑板部件状态下的轴测图。附图标记说明:1-门锁面板,2-盒体,3-开口,4-滑板,5-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第一水平段,8-倾斜上升段,9-第二水平段,10-坡面,11-轴承座,12-转轴,13-第一锥形齿轮,14-第二锥形齿轮,15-第三锥形齿轮,16-第四锥形齿轮,17-第一连杆,18-摇臂,19-第一滚轮,20-楔形块,21-第二连杆,22-第二滚轮,23-第一支板,24-第二支板,25-第三支板,26-第四支板,27-拉杆,28-第一弹簧,30-第二弹簧,31-锁定盘,32-锁定孔,33-导向杆,34-凸块,35-第三弹簧,36-防护框,37-支杆,38-方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盗门的门锁开启机构,包括:门锁面板1,所述门锁面板1安装于防盗门上,所述门锁面板1的靠近所述防盗门的一侧安装有锁体(未示出);锁体内嵌入所述防盗门的主体内,通过其内锁舌(未示出)的伸缩,实现开锁闭锁的功能,锁体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的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室体内的开锁机构,现有技术中往常的是通过执手顺时针转动,继而带动方头38转动,方头38与锁体的执行部件连接,继而实现锁舌的伸缩。而本申请的带动方头38转动的方式与现有技术不同,是一种新颖的开锁模式,能丰富产品线,且现有技术中,不法份子是通过猫眼将执手扳下,本申请的开锁模式还有防止不法分子从猫眼开启的功能,具体结构如下:盒体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盒体2固定于所述门锁面板1的背离所述防盗门的一侧,盒体2为中空结构,所述盒体2内形成有装配腔,所述装配腔于所述盒体2的背离所述防盗门的一侧形成有开口3。滑板4,所述滑板4设于所述盒体2的背离所述门锁面板1的一侧,所述滑板4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滑板4于对应所述开口3设有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5和所述第二凹槽6于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凹槽5的高度高于第二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5和所述第二凹槽6均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凹槽5包括第一水平段7、倾斜上升段8和第二水平段9,所述第一水平段7和所述第二水平段9连接于所述倾斜上升段8的两端,所述第二水平段9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水平段7的高度;所述第二凹槽6的侧壁形成有坡面10。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于所述装配腔内,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轴承座11、转轴12、第一锥形齿轮13、第二锥形齿轮14、第三锥形齿轮15、第四锥形齿轮16、第一连杆17、摇臂18、第一滚轮19、楔形块20、第二连杆21、第二滚轮22、第一支板23、第二支板24、第三支板25、第四支板26、拉杆27、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盗门的门锁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门锁面板,所述门锁面板安装于防盗门上,所述门锁面板的靠近所述防盗门的一侧安装有锁体;/n盒体,所述盒体固定于所述门锁面板的背离所述防盗门的一侧,所述盒体内形成有装配腔,所述装配腔于所述盒体的背离所述防盗门的一侧形成有开口;/n滑板,所述滑板设于所述盒体的背离所述门锁面板的一侧,所述滑板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滑板于对应所述开口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于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水平段、倾斜上升段和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一水平段和所述第二水平段连接于所述倾斜上升段的两端,所述第二水平段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水平段的高度;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形成有坡面;/n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于所述装配腔内,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轴承座、转轴、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第三锥形齿轮、第四锥形齿轮、第一连杆、摇臂、第一滚轮、楔形块、第二连杆、第二滚轮、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三支板、第四支板、拉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以及锁定盘,其中:/n所述轴承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轴承座对称设于所述装配腔的底面上,所述转轴转动设于两个所述轴承座之间,所述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以及锁定盘圈套于所述转轴上;/n所述第一支板固定于所述装配腔的底面,所述第一连杆可转动的穿设过所述第一支板,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锥形齿轮连接,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摇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摇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滚轮连接,所述第一滚轮滚动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n所述第二连杆可滑动的穿设过所述第一支板,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楔形块连接,所述楔形块的楔形面背离所述第二连杆设置,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滚轮连接,所述第二滚轮滚动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弹簧圈套于所述第二连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板抵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滚轮抵接;/n所述第二支板和所述第三支板固定于所述装配腔的底面,所述拉杆为L形结构,包括横杆段和纵杆段,所述拉杆的横杆段可滑动的穿设过所述第二支板和所述第三支板,所述楔形块的楔形面与所述拉杆的纵杆段相抵接,所述第二弹簧圈套于所述拉杆的横杆段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板抵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板抵接;/n所述锁定盘的盘面上开设有锁定孔,所述拉杆的横杆段的尾端可穿插过所述锁定孔内;/n所述第四支板固定于所述装配腔的底面,所述第四锥形齿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四锥形齿轮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可转动的贯穿过所述第四支板,所述支杆的尾端固定有用于带动所述锁舌工作的方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盗门的门锁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锁面板,所述门锁面板安装于防盗门上,所述门锁面板的靠近所述防盗门的一侧安装有锁体;
盒体,所述盒体固定于所述门锁面板的背离所述防盗门的一侧,所述盒体内形成有装配腔,所述装配腔于所述盒体的背离所述防盗门的一侧形成有开口;
滑板,所述滑板设于所述盒体的背离所述门锁面板的一侧,所述滑板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滑板于对应所述开口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于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水平段、倾斜上升段和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一水平段和所述第二水平段连接于所述倾斜上升段的两端,所述第二水平段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水平段的高度;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形成有坡面;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于所述装配腔内,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轴承座、转轴、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第三锥形齿轮、第四锥形齿轮、第一连杆、摇臂、第一滚轮、楔形块、第二连杆、第二滚轮、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三支板、第四支板、拉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以及锁定盘,其中:
所述轴承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轴承座对称设于所述装配腔的底面上,所述转轴转动设于两个所述轴承座之间,所述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以及锁定盘圈套于所述转轴上;
所述第一支板固定于所述装配腔的底面,所述第一连杆可转动的穿设过所述第一支板,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锥形齿轮连接,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摇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摇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滚轮连接,所述第一滚轮滚动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国香何花吴继才石正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云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