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针头刺绣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44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针头刺绣法,包括下列材料:大眼针1枚、小眼针1枚、绣布2片、描笔1根、染料20‑40份、细线1盘、粗线1盘。通过采用大针头和小针头两种针头同时将粗线和细线相互交织,使刺绣形成的图案充满体力效果,且通过两种丝线的交织使绣线更加牢固避免了松线的情况发生,通过双层绣布的印染使,丝线在得到保护的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印染不同的颜色,增加了刺绣的多样性,化纤面料的松弛状态较紧,便于绣针的穿透和过线交织,提高了刺绣的效率和效果,且将图案刺绣在化纤面料上后不会轻易脱落,当刺绣完成后完全通过蒸汽消毒处理,使绣布更加洁净,增加了刺绣工艺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针头刺绣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刺绣工艺,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双针头刺绣法。
技术介绍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分丝线刺绣和羽毛刺绣两种。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绣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刺绣的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等,刺绣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如服装、床上用品、台布、舞台、艺术品装饰,双针头刺绣是刺绣方法的其中一种。现有的刺绣普遍为单针头刺绣法,单针头刺绣法绣出的图案印花立体效果欠佳且容易松线头,导致丝线脱落,使图案逐渐脱落,降低了刺绣工艺品的质量,且现有的刺绣不便于根据自己想要的颜色印染不同的色彩,降低了刺绣的效果,且现有的刺绣大多数由植物纤维布料和动物纤维布料,这两种布料较为松软不便于刺绣,而且现有的刺绣过程时间较长,在反复的使用绣针和绣布后会讲大量的细菌带入绣布内,从而使直观上绣出的图案颜色不纯,且容易在布料中滋生细菌,接触后对皮肤容易造成感染,降低了现有刺绣技术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针头刺绣法,工艺成熟,通过采用大针头和小针头两种针头同时将粗线和细线相互交织,使刺绣形成的图案充满体力效果,且通过两种丝线的交织使绣线更加牢固避免了松线的情况发生,通过双层绣布的印染使,丝线在得到保护的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印染不同的颜色,增加了刺绣的多样性,使用化纤布料进行刺绣工艺,化学纤维的制备,通常是先把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物质或无机物制成纺丝熔体或溶液,然后经过过滤、计量,由喷丝头挤出成为液态细流,接着凝固而成纤维,化纤面料的松弛状态较紧,便于绣针的穿透和过线交织,提高了刺绣的效率和效果,且将图案刺绣在化纤面料上后不会轻易脱落,当刺绣完成后完全通过蒸汽消毒处理,使绣布更加洁净,增加了刺绣工艺品的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针头刺绣法,包括下列材料:大眼针1枚、小眼针1枚、绣布2片、描笔1根、染料20-40份、细线1盘、粗线1盘包括如下步骤:S1、用描笔将需要刺绣的图案描摹在一片绣布上,然后从图案的下侧向上开始刺绣,按顺时针将图案的外轮廓绣出,使用大眼针穿过线头轮廓线的左侧刺出引出全线,然后用小眼针从轮廓线的右侧刺出,针头露出一半;S2、将大眼针的粗线在小眼针上顺时针绕一圈;S3、拔出小眼针,在紧邻轮廓线的左侧刺入将粗线钉住,完成一小圈的刺绣;S4、将小眼针从针迹走向前方的顶端刺出,露出一半针体,将粗线顺时针绕小眼针一圈;S5、拔出小眼针引出细线的同时用左手稍稍压住粗线圈,以免在拔出小眼针时粗线圈变形;S6、将小眼针从第一个小圈中的下端刺入,钉住第二个线圈,从而完成第二个线圈的刺绣。S7、刺绣完成后将第一块绣布与未刺绣的绣布整体边框缝制在一起,将绣布放进30份的燃料中浸泡。S8、浸泡后取出布料使用烘干装置对绣布进行速干,即可使刺绣根据需要的颜色上色,完成双针头刺绣。优选的,浸泡染料的时间为30-40分钟。优选的,绣布为化纤布料。优选的,烘干的时间为10-20分钟。优选的,大眼针、小眼针和绣布皆通过蒸汽消毒。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工艺成熟,通过采用大针头和小针头两种针头同时将粗线和细线相互交织,使刺绣形成的图案充满体力效果,且通过两种丝线的交织使绣线更加牢固避免了松线的情况发生,通过双层绣布的印染使,丝线在得到保护的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印染不同的颜色,增加了刺绣的多样性,使用化纤布料进行刺绣工艺,化学纤维的制备,通常是先把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物质或无机物制成纺丝熔体或溶液,然后经过过滤、计量,由喷丝头挤出成为液态细流,接着凝固而成纤维,化纤面料的松弛状态较紧,便于绣针的穿透和过线交织,提高了刺绣的效率和效果,且将图案刺绣在化纤面料上后不会轻易脱落,当刺绣完成后完全通过蒸汽消毒处理,使绣布更加洁净,增加了刺绣工艺品的质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双针头刺绣法,包括下列材料:大眼针1枚、小眼针1枚、绣布2片、描笔1根、染料20-40份、细线1盘、粗线1盘包括如下步骤:S1、用描笔将需要刺绣的图案描摹在一片绣布上,然后从图案的下侧向上开始刺绣,按顺时针将图案的外轮廓绣出,使用大眼针穿过线头轮廓线的左侧刺出引出全线,然后用小眼针从轮廓线的右侧刺出,针头露出一半;S2、将大眼针的粗线在小眼针上顺时针绕一圈;S3、拔出小眼针,在紧邻轮廓线的左侧刺入将粗线钉住,完成一小圈的刺绣;S4、将小眼针从针迹走向前方的顶端刺出,露出一半针体,将粗线顺时针绕小眼针一圈;S5、拔出小眼针引出细线的同时用左手稍稍压住粗线圈,以免在拔出小眼针时粗线圈变形;S6、将小眼针从第一个小圈中的下端刺入,钉住第二个线圈,从而完成第二个线圈的刺绣。S7、刺绣完成后将第一块绣布与未刺绣的绣布整体边框缝制在一起,将绣布放进30份的燃料中浸泡。S8、浸泡后取出布料使用烘干装置对绣布进行速干,即可使刺绣根据需要的颜色上色,完成双针头刺绣。优选的,浸泡的时间为35分钟。优选的,绣布为化纤布料。优选的,烘干的时间为15分钟。优选的,大眼针、小眼针和绣布皆通过蒸汽消毒。采用上述方法所刺绣得到的布料,使用半年的期限,印花丝线没有明显的跑线情况,色泽呈正常状态,达到较高的质量。实施例2一种双针头刺绣法,包括下列材料:大眼针1枚、小眼针1枚、绣布2片、描笔1根、染料20-40份、细线1盘、粗线1盘包括如下步骤:S1、用描笔将需要刺绣的图案描摹在一片绣布上,然后从图案的下侧向上开始刺绣,按顺时针将图案的外轮廓绣出,使用大眼针穿过线头轮廓线的左侧刺出引出全线,然后用小眼针从轮廓线的右侧刺出,针头露出一半;S2、将大眼针的粗线在小眼针上顺时针绕一圈;S3、拔出小眼针,在紧邻轮廓线的左侧刺入将粗线钉住,完成一小圈的刺绣;S4、将小眼针从针迹走向前方的顶端刺出,露出一半针体,将粗线顺时针绕小眼针一圈;S5、拔出小眼针引出细线的同时用左手稍稍压住粗线圈,以免在拔出小眼针时粗线圈变形;S6、将小眼针从第一个小圈中的下端刺入,钉住第二个线圈,从而完成第二个线圈的刺绣。S7、刺绣完成后将第一块绣布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针头刺绣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材料:大眼针1枚、小眼针1枚、绣布2片、描笔1根、染料20-40份、细线1盘、粗线1盘包括如下步骤:/nS1、用描笔将需要刺绣的图案描摹在一片绣布上,然后从图案的下侧向上开始刺绣,按顺时针将图案的外轮廓绣出,使用大眼针穿过线头轮廓线的左侧刺出引出全线,然后用小眼针从轮廓线的右侧刺出,针头露出一半;/nS2、将大眼针的粗线在小眼针上顺时针绕一圈;/nS3、拔出小眼针,在紧邻轮廓线的左侧刺入将粗线钉住,完成一小圈的刺绣;/nS4、将小眼针从针迹走向前方的顶端刺出,露出一半针体,将粗线顺时针绕小眼针一圈;/nS5、拔出小眼针引出细线的同时用左手稍稍压住粗线圈,以免在拔出小眼针时粗线圈变形;/nS6、将小眼针从第一个小圈中的下端刺入,钉住第二个线圈,从而完成第二个线圈的刺绣;/nS7、刺绣完成后将第一块绣布与未刺绣的绣布整体边框缝制在一起,将绣布放进30份的燃料中浸泡;/nS8、浸泡后取出布料使用烘干装置对绣布进行速干,即可使刺绣根据需要的颜色上色,完成双针头刺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针头刺绣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材料:大眼针1枚、小眼针1枚、绣布2片、描笔1根、染料20-40份、细线1盘、粗线1盘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描笔将需要刺绣的图案描摹在一片绣布上,然后从图案的下侧向上开始刺绣,按顺时针将图案的外轮廓绣出,使用大眼针穿过线头轮廓线的左侧刺出引出全线,然后用小眼针从轮廓线的右侧刺出,针头露出一半;
S2、将大眼针的粗线在小眼针上顺时针绕一圈;
S3、拔出小眼针,在紧邻轮廓线的左侧刺入将粗线钉住,完成一小圈的刺绣;
S4、将小眼针从针迹走向前方的顶端刺出,露出一半针体,将粗线顺时针绕小眼针一圈;
S5、拔出小眼针引出细线的同时用左手稍稍压住粗线圈,以免在拔出小眼针时粗线圈变形;
S6、将小眼针从第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永江陆续江欧邦彦吴涛陆春美
申请(专利权)人:黎平县彦婷手工刺绣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