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7437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催化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将聚合物溶于溶剂中,在室温~80℃温度下,搅拌3~12h,制成均匀透明的浓度为5~30wt%聚合物溶液A;将多巴胺溶于5~50mM的Tris‑HCl缓冲液中,制得浓度为0.5~10g/L的多巴胺溶液B,调节溶液B的pH为8.0~8.8;将所述溶液A和所述溶液B分别装入静电纺丝设备的容器A和容器B中,其中容器A的喷嘴纺丝,容器B的喷嘴喷雾,在收集器上得到多巴胺复合的纳米纤维网;将多巴胺复合纳米纤维网浸入催化剂水溶液中1~12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掉浮物,在20~70℃下干燥5~12h,即制得具有臭氧分解和甲醛分解的催化纳米纤维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催化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臭氧和甲醛催化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CN201310309595.4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锰/聚丙烯腈基氧化分解甲醛型纳米纤维膜的静电纺丝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高锰酸钾和环己醇通过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锰,纳米二氧化锰直径为50-600nm;(2)将聚丙烯腈(PAN)和纳米二氧化锰(MD)两者混合,然后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搅拌后得到分散均匀的静电纺丝溶液;其中,MD与PAN的质量比为0.01-0.5:1;(3)采用制得的静电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二氧化锰/聚丙烯腈(MD/PAN)基氧化分解甲醛型纳米纤维膜。该纳米纤维膜具有氧化分解甲醛的功能。但是,该纳米纤维膜将纳米二氧化锰直接添加在纺丝液中,不仅降低原纺丝液的可纺性,而且一部分Mn离子被包裹在纤维丝内部,有效利用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有效利用率高且既能去除颗粒物又能分解臭氧和甲醛的催化纳米纤维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催化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n1)制备多巴胺复合纳米纤维/n将聚合物溶于溶剂中,在室温~80℃温度下,搅拌3~12h,制成均匀透明的浓度为5~30wt%聚合物溶液A;/n所述聚合物选自聚丙烯腈、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砜PSF、聚苯乙烯、醋酸纤维素和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n所述溶剂选自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n将多巴胺溶于5~50mM的Tris-HCl缓冲液中,制得浓度为0.5~10g/L的多巴胺溶液B,调节溶液B的pH为8.0~8.8;/n将所述溶液A和所述溶液B分别装入静电纺丝设备的容器A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制备多巴胺复合纳米纤维
将聚合物溶于溶剂中,在室温~80℃温度下,搅拌3~12h,制成均匀透明的浓度为5~30wt%聚合物溶液A;
所述聚合物选自聚丙烯腈、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砜PSF、聚苯乙烯、醋酸纤维素和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溶剂选自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将多巴胺溶于5~50mM的Tris-HCl缓冲液中,制得浓度为0.5~10g/L的多巴胺溶液B,调节溶液B的pH为8.0~8.8;
将所述溶液A和所述溶液B分别装入静电纺丝设备的容器A和容器B中,其中容器A的喷嘴纺丝,容器B的喷嘴喷雾,在收集器上得到多巴胺复合的纳米纤维网;
2)制备催化纳米纤维
配制催化剂水溶液,所述水溶液中KMnO4浓度为0.005~0.5mol/L,金属盐浓度为0.005~0.05mmol/L;
所述金属盐为贵金属盐
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多巴胺复合纳米纤维网浸入催化剂水溶液中1~12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掉浮物,在20~70℃下干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小强刘戈郭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