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彩剑麻纱及其纺纱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742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彩剑麻纱及纺纱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新型多彩剑麻纱包括剑麻芯纱、包缠纱A纱、包缠纱B纱,剑麻芯纱规格为0.8‑1.6g/m,A纱为三角有光抗菌有色锦纶长丝144D/36F,B纱为扁平有光抗菌有色锦纶长丝144D/36F,A纱、B纱之间颜色不同,轮流包缠在剑麻芯纱的外表面,形成内外交叉双层包缠的独特结构,产生类似于段彩纱的多彩变化效果;A纱、B纱轮流包缠在剑麻芯纱表面,避免一根丝断裂后导致芯纱的松散、脱落,也有效降低了剑麻芯纱的表面毛刺,具有良好的吸湿、散热、抗菌等性能,拓展了剑麻纱在工艺品、地毯、床垫等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彩剑麻纱及其纺纱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剑麻纺纱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彩剑麻纱及其纺纱方法。
技术介绍
剑麻纤维本身具有较好的光泽,且自身弹性比较大,拉力也很强,再加上有较好的耐盐碱以及摩擦性能,在干湿环境之下都具有伸缩性不大的优点。剑麻纤维主要被广泛用于绳索,也有使用剑麻制造纸张、抛光布、飞镖靶、手工艺品、地毯、土工布、钢丝绳芯和床垫等,现在还使用剑麻纤维制作普通纱线和针织工艺品,也有使用剑麻纤维替代石棉、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剑麻加工品主要包括剑麻纤维、剑麻条、剑麻纱、剑麻地毯、剑麻抛光轮、钢丝绳芯、皂素、剑麻墙纸及其他剑麻制品等。目前国家各地兴建的大型水电站所使用的护网、防雨布、捕鱼网和编制的麻袋等等用品也应用到了剑麻纤维中作物。文献1:一种电梯用钢丝绳复合剑麻绳芯及其制备方法(201910088680.X),公开了一种电梯用钢丝绳复合剑麻绳芯及其制备方法;文献2:一种电梯用高强、轻量化钢丝复合绳芯及其制备方法(201910088684.8),公开了一种电梯用高强、轻量化钢丝复合绳芯及其制备方法;文献3:一种新型钢丝绳绳芯及生产方法(201910401818.7),公开了一种新型钢丝绳绳芯及生产方法;文献4:一种新型剑麻/合纤复合结构含油钢丝绳绳芯及其制备方法(201910401819.1),公开了一种新型剑麻/合纤复合结构含油钢丝绳绳芯及制备方法。文献5:剑麻纱一体化生产工艺(201710664680.0),公开了一种剑麻纱生产工艺。文献6:一种钢丝绳用复合纤维绳芯(201721391021.6),公开了一种钢丝绳用复合纤维绳芯,包括芯股,芯股由7-12根剑麻纱条捻制构成,芯股外周包捻有四根外股,外股由8-14根网状聚丙烯纱条捻制构成,钢丝绳用复合纤维绳芯捻距倍数为2.8~3.2,芯股和外股的捻距倍数均为9.2~9.8。文献7:一种钢丝绳复合纤维芯(201820378222.0),涉及一种钢丝绳复合纤维芯,其由多根复合纤维芯单股捻股而成;每根复合纤维芯单股均包括黄麻主芯和聚丙烯外芯,多根聚丙烯丝组成聚丙烯外芯并均匀包捻在黄麻主芯的外侧。以上参考文献介绍了剑麻纱及绳芯的生产方法。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绢麻纺概论》,介绍了绢纺工程、麻纺工程的基本知识,阐述了绢丝纺、紬丝纺、苎麻纺纱、亚麻纺纱、黄洋麻纺纱的原料各类和性能选配,加工工艺过程,工艺、设备、半制品质量控制及生产管理等内容,并列举一些工厂成熟的工艺实例。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彩剑麻纱及纺纱方法。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彩剑麻纱,所述新型多彩剑麻纱由剑麻芯纱、包缠纱A纱、包缠纱B纱组成,剑麻芯纱规格为0.8-1.6g/m,A纱为三角有光抗菌有色锦纶长丝144D/36F,B纱为扁平有光抗菌有色锦纶长丝144D/36F,A纱、B纱之间颜色不同,轮流包缠在剑麻芯纱的外表面,形成内外交叉双层包缠的独特结构,产生类似于段彩纱的多彩变化效果,形成花式双层包缠剑麻纱。一种根据所述的新型多彩剑麻纱的纺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剑麻纤维条从条桶引出,经过导条喇叭口喂入后罗拉,剑麻纤维条由后罗拉输送到前罗拉,在前罗拉与后罗拉之间,剑麻纤维条下方有两根导纱辊,在剑麻纤维条上方有三根压纱杆;剑麻纤维条经过集束器进入前罗拉,形成剑麻芯纱从前罗拉输出经过导纱管,然后垂直送入锭子,锭子转动完成纱线的加捻,锭子与筒管进行运动配合完成卷绕;步骤二、筒纱架上有包缠纱A纱、B纱两种纱,A纱、B纱分别经过引纱管在锭子顶部与导纱管之间,分上、下两层在加捻过程中包缠在剑麻芯纱的表面,形成内、外两层;A纱和B纱两根纱的引纱管之间有升降控制器,升降控制器控制A纱和B纱引纱管的高度,交互升降:a.当A纱在上,先包缠在剑麻芯纱形成内层,B纱在下,后包缠在剑麻芯纱形成外层;b.当B纱在上,先包缠在剑麻芯纱形成内层,A纱在下,后包缠在剑麻芯纱形成外层;c、A、B两根纱上下轮流变化包缠在剑麻芯纱的外层;A、B两根纱的颜色不同、原料不同,在纱线表面会产生循环变化的花式效果,纱线表面的性能也发生不断变化,因此剑麻纱受到A、B纱分别轮流包缠在外表面,形成多彩变色的双层包缠纱效果,形成花式双层包缠剑麻纱。作为优化:所述后罗拉分上罗拉和下罗拉,上罗拉为凸罗拉,下罗拉为凹罗拉。作为优化:所述前罗拉分上罗拉和下罗拉,上罗拉为前凸罗拉,下罗拉为前凹罗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剑麻纱采用两层纱线包缠,剑麻芯纱经过上面一根纱包缠后形成内层包缠,再经过下方一根纱再度包缠形成外层包缠,两根纱的位置上下轮流变化,两根纱交叉包缠在剑麻芯纱的外层,形成独特效果:两根纱轮流包缠在剑麻芯纱外层,避免一根纱包缠在剑麻芯纱表面,当这根纱断裂后,剑麻芯纱会松散、脱落,两根纱轮流包缠在剑麻芯纱外层,可以获得一定的花色效果。本专利技术既可以有效降低剑麻纱毛刺,又可以避免一根包缠纱断裂后剑麻芯纱会松散、脱落,两根纱轮流包缠在剑麻芯纱外层,可以提高包缠牢度,由于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锦纶丝,可以获得一定的花色效果,具有良好的吸湿、散热、抗菌等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罗拉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纱线结构示意图。其中,1、剑麻条桶;2、导条喇叭口;3、后罗拉;4、导条辊;5、压纱杆;6、集束器;7、前罗拉;8、芯纱筒纱架;9、芯纱升降控制器;10、导纱管;11、锭子;12、筒管;A、包缠纱A纱;B、包缠纱B纱;C、芯纱C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的界定。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中,剑麻条从条桶1引出,经过导条喇叭口2喂入后罗拉3,由后罗拉3输送到前罗拉7,前罗拉、后罗拉都分上罗拉和下罗拉,上罗拉为凸罗拉,下罗拉为凹罗拉,具体结构见图2。在前罗拉7与后罗拉3之间,剑麻条下方有两根导纱辊4,三根压纱杆5压在剑麻条上方。剑麻条经过集束器6进入前罗拉形成剑麻芯纱C纱,从前罗拉7输出进入导纱管10,然后垂直送入锭子11,锭子转动完成纱线的加捻,锭子11与筒管12进行运动配合完成卷绕。筒纱架8上有包覆纱A、B,包覆纱A、B分别经过引纱管在锭子顶部与导纱管10之间,分上下两层在加捻过程中包缠在剑麻芯纱C纱的表层。两根引纱管中间设置有升降控制器9,见图3所示,升降控制器9控制A、B两根包覆纱的引纱管交互升降,当A纱在上先卷绕在剑麻芯纱C纱表面,B纱在下后卷绕在剑麻芯纱C纱表面,形成A纱包缠在里层,B纱包缠在外层;当B纱在上先卷绕在纱线表面,A纱在下后卷绕在纱线表面,形成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彩剑麻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多彩剑麻纱由剑麻芯纱、包缠纱A纱、包缠纱B纱组成,剑麻芯纱规格为0.8-1.6g/m,A纱为三角有光抗菌有色锦纶长丝144D/36F,B纱为扁平有光抗菌有色锦纶长丝144D/36F,A纱、B纱之间颜色不同,轮流包缠在剑麻芯纱的外表面,形成内外交叉双层包缠的独特结构,产生类似于段彩纱的多彩变化效果,形成花式双层包缠剑麻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彩剑麻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多彩剑麻纱由剑麻芯纱、包缠纱A纱、包缠纱B纱组成,剑麻芯纱规格为0.8-1.6g/m,A纱为三角有光抗菌有色锦纶长丝144D/36F,B纱为扁平有光抗菌有色锦纶长丝144D/36F,A纱、B纱之间颜色不同,轮流包缠在剑麻芯纱的外表面,形成内外交叉双层包缠的独特结构,产生类似于段彩纱的多彩变化效果,形成花式双层包缠剑麻纱。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彩剑麻纱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剑麻纤维条从条桶引出,经过导条喇叭口喂入后罗拉,剑麻纤维条由后罗拉输送到前罗拉,在前罗拉与后罗拉之间,剑麻纤维条下方有两根导纱辊,在剑麻纤维条上方有三根压纱杆;剑麻纤维条经过集束器进入前罗拉,形成剑麻芯纱从前罗拉输出经过导纱管,然后垂直送入锭子,锭子转动完成纱线的加捻,锭子与筒管进行运动配合完成卷绕;
步骤二、筒纱架上有包缠纱A纱、B纱两种纱,A纱、B纱分别经过引纱管在锭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成吕洋刘梅城陈志华洪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达麻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