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炉洗炉底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炉炉底清洗方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炉洗炉底的方法。
技术介绍
转炉炼钢时由于炉渣碱度偏高,渣中MgO含量达到或超过饱和值,倒炉出钢后炉膛温度降低,部分高熔点物质(MgO、C2S、C3S)析出,炉渣粘度增加,溅渣时除部分炉渣链接在炉壁、炉衬上外,大部分留在炉底,与炉底的镁炭砖方镁石晶体结合,从而导致炉底上涨。炉底上涨后使得炉内反应空间变小,脱磷效果变差,同时还容易导致喷溅,增加炼钢成本的同时带来安全风险。随着留渣加料工艺的推广应用,炉底上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影响转炉生产顺行。现有技术中,为了控制炉底上涨,采用了一种控制转炉炉底上涨和炉壁积渣的调渣护炉方法,申请号:201110037848.8,提供一种控制炼钢转炉炉底上涨和炉壁积渣的调渣及溅渣护炉方法,解决目前采用传统溅渣护炉工艺后出现的炉底堆渣上涨和炉壁内衬炉渣堆积导致炼钢炉有效容积变小、炉体重心偏移等问题;采用两步调渣方法,第一次调渣是在出钢前,向炉内加入硼泥-镁砂调渣剂,降低渣粘度,可防止出钢过程中的单侧炉壁内衬炉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炉洗炉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获取转炉的实时炉底厚度;/n步骤S2:判断所述实时炉底厚度是否大于预设炉底厚度;/n步骤S3:当所述实时炉底厚度大于预设炉底厚度时,则在下一次冶炼出钢时,保留第一预设重量的钢水;/n步骤S4:向所述转炉内加入第二预设重量的硅铁,并进行吹氧工序;/n步骤S5:倒出所述钢水和炉渣;/n步骤S6:获取所述转炉的处理后炉底厚度,当所述处理后炉底厚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炉底厚度时,继续后续工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洗炉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转炉的实时炉底厚度;
步骤S2:判断所述实时炉底厚度是否大于预设炉底厚度;
步骤S3:当所述实时炉底厚度大于预设炉底厚度时,则在下一次冶炼出钢时,保留第一预设重量的钢水;
步骤S4:向所述转炉内加入第二预设重量的硅铁,并进行吹氧工序;
步骤S5:倒出所述钢水和炉渣;
步骤S6:获取所述转炉的处理后炉底厚度,当所述处理后炉底厚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炉底厚度时,继续后续工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洗炉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还包括:当所述处理后炉底厚度大于所述预设炉底厚度时,则重复所述步骤S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洗炉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具体为:
在每次出钢结束后,获取所述转炉的实时炉底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炉洗炉底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陈均,黄基红,梁新腾,张威,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