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新型喷煤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361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新型喷煤罐,属于高炉喷煤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煤粉仓,所述的煤粉仓的输出端通过下料管分别连接有第一中间罐和第二中间罐,第一中间罐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喷吹罐,第二中间罐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喷吹罐,第一喷吹罐与煤粉仓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并罐模式上料阀,第一喷吹罐的底部安装有流化器,第一喷吹罐与第二喷吹罐的输出端共同设置有混合器,混合器的输出端设置有分配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耦合高炉喷煤系统中串罐结构和并罐结构的模式,可以在喷煤作业不暂停的情况下实现串罐喷吹和并罐喷吹的自由切换,充分利用现有的厂房和设备基础,兼具串罐喷吹和并罐喷吹的优点,可根据生产需要自由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新型喷煤罐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炉喷煤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炉新型喷煤罐。
技术介绍
高炉喷煤主要由原煤储运、煤粉制备、煤粉喷吹、热烟气和供气等几部分组成,其中,喷吹系统是核心,目前,高炉喷煤主要由两种方式,即串罐喷吹和并罐喷吹。串罐喷吹是将煤粉仓、中间罐、喷吹罐由上到下依次布置,通过中间罐的调压及装料的过渡作用,实现喷煤连续生产。串罐系统的优点在于喷吹罐连续运行,高炉喷吹稳定,设备利用率高,厂房占地面积小,但缺点也非常明细,一旦设备需要检修,必须中断喷煤作业,给高炉操作带来困难,为了保证喷煤作业不中断,一般采用双系列,并罐模式是每座高炉在煤粉仓下设并列排布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喷吹罐,其中一个在压力状态下进行喷煤作业,其余的喷煤罐完成泄压,装煤等作业,彼此交替,这种布置的方式优点是投资小,需要的厂房高度低,可以实现设备维修而喷煤过程不中断,并罐模式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没有喷吹过程中需要在不同喷吹罐之间交替进行,换罐过程中经常导致喷煤量突变,出口压力波动,甚至造成炉温波动,影响炉况和铁水质量,统计显示,换罐波动时间占整个喷吹过程的10%左右,对高炉稳定顺行进十分不利。综上,单一串罐结构或单一并罐结构均存在缺陷,无法根据生产需要切换,考虑设计一种能够在串罐和并罐模式下实现自由切换的新型喷煤罐,本专利技术是在现有的串罐喷吹双系列结构的基础上,从煤粉仓引入下料管接入喷吹罐,结构改动小,投资小,充分利用现有的厂房和设备基础,基建投资非常小。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r>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炉新型喷煤罐,本专利技术通过耦合高炉喷煤系统中串罐结构和并罐结构的模式,可以在喷煤作业不暂停的情况下实现串罐喷吹和并罐喷吹的自由切换,在现有的双系列串罐喷吹模式基础上进行改造,充分利用现有的厂房和设备基础,基建投资非常小,兼具串罐喷吹和并罐喷吹的优点,可根据生产需要自由切换。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炉新型喷煤罐,包括煤粉仓,所述的煤粉仓的输出端通过下料管分别连接有第一中间罐和第二中间罐,第一中间罐与煤粉仓连接的下料管的管路上串联设置有中间罐事故上阀和中间罐上料阀,第一中间罐的外部间隔设置有中间罐放散阀、中间罐称重系统,第一中间罐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喷吹罐,第二中间罐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喷吹罐,第一中间罐与第一喷吹罐的外部共同连接有差压变送器,第二中间罐与第二喷吹罐的外部共同连接有第二差压变送器;所述的第一喷吹罐的输入端通过下料管与煤粉仓连通,第一喷吹罐与煤粉仓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并罐模式上料阀,第一中间罐与第一喷吹罐的连接管路上间隔设置有中间罐下料阀和中间罐事故下阀;所述的第一喷吹罐的表面间隔设置有喷吹罐称重系统和喷吹罐放散阀,第一喷吹罐的底部安装有流化器,第一喷吹罐与第二喷吹罐的输出端共同设置有混合器,混合器的输出端设置有分配器,混合器的输入端还设置有空压站,空压站与混合器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喷吹切断阀,第一喷吹罐与混合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喷吹罐下料阀和切断阀。进一步地,所述的煤粉仓的表面设置有煤粉仓称重系统。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中间罐与煤粉仓连接的下料管的管路上串联设置有第二中间罐事故上阀和第二中间罐上料阀,第二中间罐的外部设置有第二中间罐放散阀、第二中间罐称重系统。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中间罐的表面设置有中间罐压力计,第二中间罐的表面设置有第二中间罐压力计,第一喷吹罐的表面设置有喷吹罐压力计,第二喷吹罐的表面设置第二喷吹罐压力计。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喷吹罐的输入端通过下料管与煤粉仓连通,第二喷吹罐与煤粉仓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并罐模式上料阀,第二喷吹罐的表面间隔设置有第二喷吹罐称重系统和第二喷吹罐放散阀,第二中间罐与第二喷吹罐的连接管路上间隔设置有第二中间罐下料阀和第二中间罐事故下阀,第二喷吹罐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流化器,第二喷吹罐与混合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喷吹罐下料阀和第二切断阀。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中间罐的外部设置有充压切断阀,第二中间罐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充压切断阀,第二充压切断阀与充压切断阀之间通过管路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中间罐和第二中间罐之间连接有中间管路,中间管路与第一中间罐连接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补压阀、中间罐压力调节阀,中间管路与第二中间罐连接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第二补压阀、第二中间罐压力调节阀。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喷吹罐的外部设置有喷吹罐充压阀,第二喷吹罐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喷吹罐充压阀,喷吹罐充压阀与第二喷吹罐充压阀之间通过管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喷吹罐与第二喷吹罐之间连接有中间管路,中间管路与第一喷吹罐连接的一侧串联设置有流化调节阀和流化切断阀,中间管路与第二喷吹罐连接的一侧串联设置有第二流化调节阀和第二流化切断阀,中间管路的中部还连接有氮气站。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耦合高炉喷煤系统中串罐结构和并罐结构的模式,可以在喷煤作业不暂停的情况下实现串罐喷吹和并罐喷吹的自由切换,在现有的双系列串罐喷吹模式基础上进行改造,充分利用现有的厂房和设备基础,基建投资非常小,兼具串罐喷吹和并罐喷吹的优点,可根据生产需要自由切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中:1、煤粉仓;2、煤粉仓称重系统;3、中间罐事故上阀;301、第二中间罐事故上阀;4、中间罐上料阀;401、第二中间罐上料阀;5、中间罐放散阀;501、第二中间罐放散阀;6、中间罐称重系统;601、第二中间罐称重系统;7、差压变送器;701、第二差压变送器;8、喷吹罐称重系统;801、第二喷吹罐称重系统;9、喷吹罐放散阀;901、第二喷吹罐放散阀;10、中间罐下料阀;1001、第二中间罐下料阀;11、中间罐事故下阀;1101、第二中间罐事故下阀;12、流化器;1201、第二流化器;13、喷吹罐下料阀;1301、第二喷吹罐下料阀;14、切断阀;1401、第二切断阀;15、并罐模式上料阀;1501、第二并罐模式上料阀;16、中间罐压力调节阀;1601、第二中间罐压力调节阀;17、补压阀;1701、第二补压阀;18、充压切断阀;1801、第二充压切断阀;19、喷吹罐充压阀;1901、第二喷吹罐充压阀;20、流化调节阀;2001、第二流化调节阀;21、流化切断阀;2101、第二流化切断阀;22、空压站;23、喷吹切断阀;24、混合器;25、分配器;26、中间罐压力计;2601、第二中间罐压力计;27、喷吹罐压力计;2701、第二喷吹罐压力计;28、氮气站;29、第一中间罐;30、第二中间罐;31、第一喷吹罐;32、第二喷吹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一种高炉新型喷煤罐,包括煤粉仓1,煤粉仓1的表面设置有煤粉仓称重系统2,煤粉仓1的输出端通过下料管分别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新型喷煤罐,包括煤粉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粉仓(1)的输出端通过下料管分别连接有第一中间罐(29)和第二中间罐(30),第一中间罐(29)与煤粉仓(1)连接的下料管的管路上串联设置有中间罐事故上阀(3)和中间罐上料阀(4),第一中间罐(29)的外部间隔设置有中间罐放散阀(5)、中间罐称重系统(6),第一中间罐(29)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喷吹罐(31),第二中间罐(30)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喷吹罐(32),第一中间罐(29)与第一喷吹罐(31)的外部共同连接有差压变送器(7),第二中间罐(30)与第二喷吹罐(32)的外部共同连接有第二差压变送器(701);/n所述的第一喷吹罐(31)的输入端通过下料管与煤粉仓(1)连通,第一喷吹罐(31)与煤粉仓(1)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并罐模式上料阀(15),第一中间罐(29)与第一喷吹罐(31)的连接管路上间隔设置有中间罐下料阀(10)和中间罐事故下阀(11);/n所述的第一喷吹罐(31)的表面间隔设置有喷吹罐称重系统(8)和喷吹罐放散阀(9),第一喷吹罐(31)的底部安装有流化器(12),第一喷吹罐(31)与第二喷吹罐(32)的输出端共同设置有混合器(24),混合器(24)的输出端设置有分配器(25),混合器(24)的输入端还设置有空压站(22),空压站(22)与混合器(24)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喷吹切断阀(23),第一喷吹罐(31)与混合器(24)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喷吹罐下料阀(13)和切断阀(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新型喷煤罐,包括煤粉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粉仓(1)的输出端通过下料管分别连接有第一中间罐(29)和第二中间罐(30),第一中间罐(29)与煤粉仓(1)连接的下料管的管路上串联设置有中间罐事故上阀(3)和中间罐上料阀(4),第一中间罐(29)的外部间隔设置有中间罐放散阀(5)、中间罐称重系统(6),第一中间罐(29)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喷吹罐(31),第二中间罐(30)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喷吹罐(32),第一中间罐(29)与第一喷吹罐(31)的外部共同连接有差压变送器(7),第二中间罐(30)与第二喷吹罐(32)的外部共同连接有第二差压变送器(701);
所述的第一喷吹罐(31)的输入端通过下料管与煤粉仓(1)连通,第一喷吹罐(31)与煤粉仓(1)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并罐模式上料阀(15),第一中间罐(29)与第一喷吹罐(31)的连接管路上间隔设置有中间罐下料阀(10)和中间罐事故下阀(11);
所述的第一喷吹罐(31)的表面间隔设置有喷吹罐称重系统(8)和喷吹罐放散阀(9),第一喷吹罐(31)的底部安装有流化器(12),第一喷吹罐(31)与第二喷吹罐(32)的输出端共同设置有混合器(24),混合器(24)的输出端设置有分配器(25),混合器(24)的输入端还设置有空压站(22),空压站(22)与混合器(24)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喷吹切断阀(23),第一喷吹罐(31)与混合器(24)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喷吹罐下料阀(13)和切断阀(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新型喷煤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粉仓(1)的表面设置有煤粉仓称重系统(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新型喷煤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中间罐(30)与煤粉仓(1)连接的下料管的管路上串联设置有第二中间罐事故上阀(301)和第二中间罐上料阀(401),第二中间罐(30)的外部设置有第二中间罐放散阀(501)、第二中间罐称重系统(6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新型喷煤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中间罐(29)的表面设置有中间罐压力计(26),第二中间罐(30)的表面设置有第二中间罐压力计(2601),第一喷吹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权唐自全常凤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